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系統三國之我爹是袁術》第124章 使者
  袁耀帶著1200名克隆人從廬江回到了秣陵,他要在這裡用1000人建造書院,為的是完成系統規定的《教育制度》,以及準備激活在壽命屬性被強製激活時,顯露出來的神秘的人物屬性。

  鑒於壽命屬性的驚喜,袁耀對這個隱藏的人物屬性還是很期待的,雖然無法猜出有什麽用。

  剩余200克隆人,袁耀準備用來建造軍械所,因為穆棱臨近著名的馬鞍山鐵礦。

  馬鞍山鐵礦是內生鐵礦床,與銅礦共生,就在秣陵縣和蕪湖縣一帶。

  此礦區在漢末就已經不知道開采多久了,到兩千年後依然是中國的七大鐵礦區之一,鐵礦儲量都是以億噸來計算的,所以鬼知道它現在有多少噸儲量。

  對袁耀的壽命來講,馬鞍山就是一座無限儲量的鐵山。

  軍械坊是生產武器裝備的地方,消耗的主要資源就是鐵,所以他才選擇在這裡建造。

  至於建造軍械坊的原因,除了為自己的軍隊提升戰力以外,主要原因則是為丹陽的改革提供助力。

  《民兵令》把世家的私兵改革成民兵,這需要官府提供軍事裝備,當然不是無償提供,只是因為法律上只有官府才有權利鑄造兵器,想要獲取只能向官府購買,所以他得為這些世家造好足夠的軍備才行。

  還有個原因就是為了有效的利用已經擁有的資源,有了鐵礦及克隆人這種萬能工匠,袁耀生產鐵質裝備的成本就可能會有些違背常理。

  拿士兵的戰甲為例,戰甲分為四個等級,即戰袍;布甲;皮甲;鐵甲。

  這四種戰甲正常來講,越往上的製作難度越大,成本也越高。但對袁耀來講就未必了,因為有了馬鞍山鐵礦,鐵資源成本自然比較低;

  有了克隆人來當鐵匠,人工成本和技術成本就只是消耗糧食而已,那麽與其到處購買布匹或皮貨去製造低級的布甲、皮甲,那還不如直接上鐵甲劃算。

  能鑄造兵器的鐵匠民間是不多的,因為他們沒有什麽機會練習,所以造成兵器製造的時間成本,以及人工和技術的成本都很高,但這對袁耀來講就不是問題。

  只要他願意,把所有克隆人都拿來造鐵甲,那他在一兩年之內,就能把自己的五萬大軍都打造成重步兵。

  所以站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則上,袁耀決定先把自己擁有的資源有效利用起來,然後再去爭取自己沒有的,於是建造軍械坊就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至於民用鐵器,就繼續使用民間力量好了,袁耀暫時抽不出那麽多克隆人來,一個月後他還要用克隆人去吳郡的曲阿和丹徒附近,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建造上海港。

  孫策已經把曲阿和丹徒收入囊中,袁耀終於擁有了海岸線;總耗時共183天的科技《羅盤》,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就要完成!

  到時系統將開啟海岸設施的建設,以及建造全風帆海船,實現遠程航海的技術突破。

  對此,袁耀已經期待很久了。

  對袁耀來講,其他的都是次要,最重要的就是趕緊建造一艘帆船,開到中南半島去買佔城稻種,然後迎接華夏的第二次糧食革命,那時江東才會像後世一樣,糧食的生長周期將從兩年三熟突破到一年兩熟。

  到那時江東才有資格成為魚米之鄉的江南;才有可能出現“蘇湖熟,天下足”的盛況。

  當然,光有糧種是無法把“江東”變成“江南”的,還需要大量的人力把還很荒蕪的土地開發出來才行,

但是“佔城稻”絕對是關鍵因素,沒有它怎麽開發都白費。  袁耀現在要做的就是勤奮的乾活,耐心的等待,但很可惜,別人不打算讓他安安心心的過小日子……

  就在袁耀剛在秣陵開工幾天后,宛陵傳報:荊州任命的豫章太守諸葛玄遣使,到宛陵宣布三個消息,大概意思是——

  一、荊州牧劉表上表笮融繼承劉繇的官位,領揚州牧;振武將軍。

  二、荊州水軍大都督蔡瑁率水軍進駐笮融的領地,並且向征東軍宣告封鎖長江。

  三、要求袁耀無條件釋放荊州水軍副都督張允,以及所有荊州俘虜,並且歸還被袁耀無禮搶奪的荊州戰船,否則長江將無限期封鎖。

  ……

  “哎,到底還是來了……”袁耀拿著用宣紙書寫的書信心中感慨,這三個消息代表著荊州全面介入江東,不再只是任命個太守而已了。

  袁耀要是妥協,那麽豫章就會盡歸敵手,並且劉表肯定還會得隴望蜀,因為他的目標是整個江東,乃至整個揚州,最終實現大楚霸業;

  袁耀要是拒絕,那就代表雙方要在豫章開一場大型戰役,誰勝誰就會獲得江東的最終控制權。

  袁耀對這場戰役早有預料,一直希望這場大戰來得越晚越好,但可惜別人也不是傻子,任由你搶佔地盤不管不顧。

  他的盡快回宛陵才行!

  還好這幾天秣陵這邊的建造工作已經步入正軌,克隆人負責建造,秣陵縣長負責向固定地點補充原料,新出的克隆人直接投入到軍械坊的工作,一切都已經自動運行,短時間不需要變化,所以袁耀可以暫時離開,出現問題秣陵長會向他稟報。

  袁耀快馬加鞭的回到宛陵,魯肅和張昭已經在城外等待多時。

  一番迎接;一番客套後, 三人直接回到了郡守府,然後由魯肅向袁耀說明情況。

  因為書信上寫的比較簡單,只有事件的結果,卻沒說明具體怎麽回事,所以還要有人解釋一下才行……

  魯肅指著一副輿圖對袁耀解說道:“李郭任命的豫章太守朱皓,已經被笮融聯合諸葛玄剿滅了,現在兩方合兵一處,駐軍在臨近我們丹陽的彭澤和潘陽縣一代,防范我們在黟縣的太史將軍;

  蔡瑁水軍進駐緊鄰我們邊境的彭蠡津,一天之內的航程可以封鎖我們大半的長江水域,這代表左將軍調撥的50萬斛糧食將無法安全的送達丹陽。

  這一切都是在許劭逃到我們這幾天之內發生的事情,所以不太可能是臨時決定,很有可能是早有預謀。

  屬下甚至認為劉繇的死都跟荊州有關。”

  袁耀驚訝道:“你是說笮融被荊州收買,然後才謀害的劉繇?”

  魯肅點頭道:“以笮融的習性,若荊州答應表奏他為揚州牧,並派兵支持他,我認為他絕對不會拒絕,而劉繇的身份相對而言就沒那麽好控制。”

  袁耀點點頭表示認同魯肅的推斷,然後又問道:“荊州使者呢,諸葛玄派誰來的?”

  魯肅答道:“使者安排在驛館,主公隨時都可以召見。此人倒是屬下的舊識,乃諸葛玄的子侄,單名瑾,表字子瑜,正在給其叔父做幕僚……”

  “諸葛瑾……”袁耀聞言一愣,然後驚訝的道,“你是說諸葛玄派來的使者是諸葛瑾?”

  “正是。”魯肅雖然驚訝於袁耀的驚訝,但還是點頭答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