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系統三國之我爹是袁術》第105章 糧行
  “如何讓世家把存糧自願放到我的倉庫裡存儲?”

  袁耀向魯肅問了一個關鍵而又直接的問題,所以魯肅有些傻眼。

  漢朝處於糧本位時代,不然官員俸祿就不會按“石”來分級了,袁耀這句話放在後世就好像是問“如何把別人的錢放我這”一樣無理取鬧,即便加上一句“別怕,我還!”也不行,沒人信的。

  國家信用在這個時代沒什麽應用,至少在貨幣上是如此,因為現在的貨幣都是硬通貨銅和金,本身就自帶價值,無需附加信用。

  白銀因為華夏大地產量少,所以還不是主流貨幣,要等到大航海時代大量白銀湧入才能登上歷史舞台。

  而且袁耀代表的還不是一個國家,只是一個諸侯而已,如何建立信用是個難題。

  除了信用以外,還有需求,需要理清楚人家為什麽會把糧食給你才行。

  古代銀行的雛形很早就有了,據說是在唐宋時期便已存在,在明朝誕生錢莊,起源於銀錢兌換,其後逐漸發展為辦理存放款項和匯兌。

  到清朝發展成了票號,是網絡化的金融機構,又實現異地存取的功能。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當時的商人,免除了押銀的種種艱難與危險。

  若是將銀行的經驗運用到糧行上,兌換就沒有意義了,因為市場本來就具備貨幣兌換糧食的功能,用不著袁耀再來多此一舉。

  異地存取對於漢朝的商業規模來講需求不高,只有像魯肅這樣的糧商會有點興趣,但袁耀面對的客戶群體是擁有存糧的世家,而世家的存糧主要是滿足本地市場的消耗,賣給那些被他們剝削的平民,利用糧食來剪羊毛而已。

  那麽袁耀能考慮的就剩存取功能了,至於貸款、投資什麽的功能都是吃飽了撐到以後才能考慮的事情。

  想道這裡,袁耀又思索了半天,然後突然想到什麽似的對魯肅問道:“糧食存儲有沒有損耗的?”

  魯肅笑道:“這自然是有的,潮濕發霉;乾燥失水;蛇蟲鼠蟻;陳年變質等等都會造成存糧損耗……”

  袁耀聞言眼睛一亮,插言道:“年損耗多少?”

  魯肅略一思考道:“這要看倉儲工藝了,江東比北方潮濕多雨,相對而言倉儲較難,而且稻米比粟米難以儲存,若刨除大的失誤或災害,正常平均估算的話,大概年損耗三到五分左右。”

  三到五分也就是3%-5%,袁耀對這個損耗率比較無感,但對這個數值就有點在意了,若拿他現在擁有糧食30萬斛來算的話,那就是一年正常損失9000-15000斛糧食。

  “竟然這麽多?”袁耀有些驚訝。

  魯肅點點頭道:“屬下所言的損耗還只是分量上的損失,若算價值還得從新估算,因為陳糧越久,價值越低。不過按現在這個世道來看,倒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袁耀對這個損耗率有些擔心,於是又查看了系統的糧倉建築,竟然發現上面標注的年損耗是1%,也就是說這個數值是可以通過系統技術來減少的,那袁耀就比較放心了。

  “如此我們向世家提供無損耗存放糧食如何?讓他們把糧食交給我們儲存,我們提供一個官方認證的票據,然後不管他們什麽時候拿票來取,我們都一粒不少的還給他們!”

  袁耀有些興奮的對魯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魯肅一怔道:“這對我們有何好處?難道主公想暗中挪用?”

  “好處多了!”袁耀雙眼放光的道,

“挪用當然可以,只不過要看數量,不能亂來,需要保留隨時應對大規模擠兌的能力,多余的就可以暫時借用了!  這些糧食可以暫時拿來給軍隊使用,等拿下其他領地掠奪到糧食或增加田賦之後再補上,當然需要算利息,要雙方都有好處才會形成穩定供求關系。

  還可以拿來借雞生蛋,例如放貸,或者直接投資屯田,手工作坊等等這些能夠收回成本的行當。

  甚至可以把原糧加工成粗糧和精糧賺取差價,還可以直接釀酒販賣等等,總之不會虧本就是了!

  還有最重要的,我們可以借機推行糧本位貨幣,掌控鑄幣權,通過技術降低鑄幣成本……

  呃,算了,這個以後再說!”

  袁耀有些興奮過頭,在這個超前的話題上,再說一些還沒譜的話就會讓魯肅蒙圈的,所以袁耀馬上閉嘴打住。但盡管如此,還是讓魯肅的眉頭已經深鎖上了!

  “簡單一點說吧……”

  袁耀見魯肅琢磨半天沒有說話,袁耀忍不住繼續解釋道,“你就說我們開一間糧行提供免費倉儲服務,並且無損耗,還可隨時存取,隨著我們地盤擴大,還可以逐漸異地存取,這樣的行當我們乾不乾的了?世家會不會把糧食交給我們保存?”

  “未必!”魯肅直接搖頭道。

  “呃……”袁耀心中一涼,“為何?”

  魯肅答道:“免去倉儲損耗確實可以佔些小便宜,但直接把糧食全交給別人這未免太大膽了一點。”

  “……”

  魯肅雖然沒有明言,但袁耀已經知道他的意思,袁氏在江東本來就是被本土世家排斥,還要人家把糧食資產交給你保存,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其實說來說去又回歸到信用問題,看來這是開設金融單位繞不過去的關鍵因素。

  建立信用這個問題袁耀一點想法都沒有,後世票號的信用是先從商人內部開始的,因為開設票號的東家都是大商人,對於商人階級是很有說服力的。

  若是在中原,袁耀也許可以學習一下,讓袁氏出面建立糧行, 以本族的信譽做保障,或許依然困難重重,但至少有機會起步。

  但在江東就有點麻煩了,此地恐怕沒人願意給袁氏面子,甚至都未必有魯肅的面子好使。

  難道要邀請江東世家聯合參股?但這個超前的理念怎麽看都有點像要空手套白狼的感覺。

  若無法讓人自願,那就只剩強迫一法了。

  當然,袁耀不會強搶的。

  “子敬,幫我參考一下看看可行否,”袁耀慎重的說道,“我欲製造一種新錢名曰:‘糧錢’。

  這種‘糧錢’只能在糧行裡儲存原糧換取,也就是我之前說的存糧票據,然後頒布政令發全民告示:在我們領地內所有稅收都需要用這種糧錢支付,否則人貨就進不了城;商鋪就開不了門。違者按逃稅罪論處;

  鹽鐵官府專營制度裡加設:凡在我領地夠買鹽鐵器具者,只能使用‘糧錢’支付,其他一概不收,並且可無限量購買;

  暫時禁止民間釀酒,飲酒只能到糧行用‘糧錢’換取;

  以後我還會加大官營買賣的建設力度,一切產品都用‘糧錢’換取,如絲織、陶瓷、茶葉、造紙等等;

  還有,子敬,我恐怕要用用你的臉面了,去跟你那些合作過的世家說,凡支持我們開設糧行者,當地糧行主事直接由他家族指任,糧倉依然有他們家自己保管,不必擔心我暗中竅取,甚至當地縣官給他也沒有問題。

  這些,子敬以為如何?”

  袁耀為了糧行算是發了狠了,完全拋棄了個人的感情因素,只要事情能成,怎麽都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