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系統三國之我爹是袁術》第146章 孤身偷城
  “幹什麽的?”

  裝扮成獵人的太史慈,步行至鄱陽城門還有十余步時,便遭到了城門守將的大聲質問,即便他只是背著一柄弓箭而已。

  太史慈不打算廢話,揚了揚手中獵物,表示了獵人的身份後,便開始觀察守門士兵的布局,然後準備出手搶奪一件兵器就直接控制城門。

  在沒有戰馬的情況下,一名武將面對數百兵卒很容易被包圍,這樣即便是太史慈也是必死無疑的,不然有惡來之稱的典韋就不會戰死宛城了。

  不過在城門洞這種一夫當關的地形就可能出現例外,這也是太史慈決定孤身偷城的原因,只是要原地堅持一盞茶時間就顯得難度太大,但考慮現實情況,太史慈還是覺得這樣比在敵人追上來之前,現造登城梯強攻城池要靠譜一些……

  太史慈面對城門守將的淡然態度,讓其感覺受到了冒犯,因為沒有普通老百姓敢這麽無視他。

  “你給我站住!”守將拔出樸刀,準備嚇唬嚇唬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野人,而他身邊的十幾名守門士兵,也都配合的抬起長槍對準了太史慈。

  太史慈沒有搭理守將,眼睛瞄向了離他最近的一名士兵,因為相對於樸刀,長槍更加適合用於封鎖門洞。

  “好膽!”又被無視的守將大喝一聲,怒氣衝衝的迎向太史慈,而太史慈只是瞄了他一眼,便開始準備動手!

  但就是因為這一瞄,讓太史慈突然看到了城門上竟然吊著的一道鐵閘門,這個發現一下讓他渾身汗毛直立,一時之間竟然愣在當場忘記了出手,因為這道鐵閘門會讓他的打算付諸東流!

  鐵閘門俗稱千斤閘,是一種用絞盤起降的防禦設施,遇到緊急情況可以快速的放下,將敵人阻擋在城門之外。

  中國古代人用詞喜愛誇大,但千斤閘這個名詞就顯得有些謙遜了,因為它的重量可不止一千斤而已,其中木製包鐵的就有數千斤重;直接用生鐵鑄造而成的上萬斤都不止。

  太史慈完全沒想到這麽一個小破縣城竟然會有這種防禦設施,這樣就相當有兩座城門要搶奪,對於孤身而來的太史慈來講,就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且控制千斤閘的絞盤都是在城門裡面,太史慈要想控制它就得離開一夫當關的城門洞,那樣就很容易被人包圍……

  “敵襲!”就在太史慈短暫的愣神間,城門上突然響起了警鍾,讓那想來找太史慈麻煩的守將都嚇了一跳。

  “不好!”太史慈意識到發生了什麽問題,他跟隱藏在林中的丹陽兵約定的是看到他動手就向城門衝鋒,越快越好。

  如今城門守將拿著兵器衝向他,估計離遠看就是已經打起來了,所以丹陽兵開始出擊,這樣自然會被城牆上的守軍發現!

  這種狀況下,陌生人是不可能被允許進城的,太史慈沒了選擇……

  那名守將聽到警報嚇了一跳,顧不得再找太史慈麻煩,轉身就要往城內跑,但這時太史慈還哪能容他跑了,乾掉此人敵軍沒了指揮就更利於他下面的行動。

  於是他便不再猶豫,一個箭步衝向了上去,奪刀在手,一劈而下,瞬間頭顱翻飛……

  那守將至死還沒弄清怎麽回事!

  “啊!城下敵襲!!”敵兵被突發狀況嚇了一跳,下意識的大叫報警;太史慈緊接著棲身而上,又連砍兩人後,敵人才反應過來驚叫連連的向城門內退去!

  太史慈一刀飛出,又刺中一人,再奪過長槍,

也跟著衝了進去,在敵兵還沒意識到之前,就已將兩扇大門隔斷在其身後!  這時敵人再想關上城門,恐怕就得先越過他的屍身才行了。

  按之前的想法,此時太史慈的任務就已經算是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在敵人的衝擊中,守住城門10分鍾,等待丹陽兵衝過來接應。

  以太史慈的武藝,雖然不敢保證肯定成功,但還是有希望的,至少失敗了還可以退出城門在做其他。

  但現在就不行了,多了一道千斤閘,光守城門就沒有意義了,所以太史慈還要繼續向前突擊,要衝進城內尋找控制千斤閘的絞盤位置,至於剩下該怎麽做,他還沒來得及考慮……

  ……

  吳郡,丹徒縣。

  這一夜,袁耀一直沒睡,等待著凌晨那一刻的到來,因為今天是系統研究《羅盤》科技的最後一天……

  其實袁耀完全沒必要等待的,即便要選擇下一個要研究的科技,也可以等睡醒在做,完全沒有任何影響,但他就是興奮的睡不著,因為這是系統研究完成的第一項科技,袁耀想親眼看著完成……

  月明星稀,夜幕低垂。時間如水凝冰,仿佛寂靜不動……

  系統提示:羅盤科技研究完畢。

  “……”

  袁耀有些呆愣,他雖然沒指望科技研究完畢會有什麽特殊效果, 但這麽平靜的還是感覺心裡空落落的。

  “要不要整點火藥慶祝一下!”袁耀自嘲了一下,便平複心情,開始查看《羅盤》科技激活後的信息……

  科技在沒研究完畢之前,只有粗略的信息提示,而《羅盤》也只是提示了可以升級海岸設施,建造遠洋海港和風帆海洋船隻。

  現在研究完畢之後,袁耀又發現了一些隨著海岸設施的升級,而一起激活的經濟類工藝,如人工培育珍珠、插竹養牡蠣和藻類養殖等……

  不過相對於這些錦上添花的工藝,有一個海岸設施吸引了袁耀的注意,那就是——曬鹽場。

  鹽——是對人類生存最重要的物質之一,在食物當中,可以說是除了糧食和水以外,最不可或缺;同時也是消耗最大的食品。

  消耗大,代表著需求大;需求大,就代表著利益。所以漢朝自武帝始,便實行了鹽鐵官營制度,食鹽的收入,也成為了朝廷主要財政收入之一。

  連國家這種體量都忍不住眼饞,可想而知鹽的利益有多大了!

  漢朝的製鹽技術還是“煎”“煮”法,用盤為煎,用鍋為煮,也就是所謂的“煮海為鹽”。

  從使用工具上,就可以想象出此時鹽的生產效率有多差,曬鹽場正是改變這一現狀的劃時代工藝。而這個工藝,現在被系統的《羅盤》技術激活了!

  袁耀有了遠高於這個時代產量的製鹽技術,並且江東還是擁有廣袤海岸線的地方,海水將成為他取之不竭的財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