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系統三國之我爹是袁術》第86章 3個選擇
  袁耀聽到劉勳說此時正是進軍江東之機,也是興奮的直點頭道:“這也正是我這麽焦急召集你們的原因,就是想問問你們,我們能否馬上組織一場進攻,現在確實是最好的機會,否則日後待劉表軍反應過來,恐怕再想過江又將是一番麻煩。”

  魯肅皺起眉頭解答道:“若要強攻的話,我們可以盡快組織一場兩萬人的登陸戰,但是前提必須要解決一個麻煩,那就是俘虜!屬下大致估測了一下,我們這一仗俘虜二劉的士兵總數差不多近3萬人,跟我們本來的士兵人數差不多,不解決這件事情,我們是無法有任何行動的。”

  袁耀也皺起眉頭點頭道:“我也是在擔心此事,我們有什麽辦法盡快搞定這些俘虜?收編的話需要用多久?”

  魯肅答道:“若只是收編的話,那幾天便可。但如不訓練,只不過是一群烏和之眾,而且因為是降軍,士氣可想而知。”

  袁耀連忙問道:“那如果要恢復戰力需要多久?”

  魯肅道:“若想恢復到之前的戰力,恐怕……需要一個月。”

  “一個月?”袁耀嚇了一跳,“為什麽要這麽長時間?荊州水可未必會給我們這麽長時間準備!”

  魯肅答道:“因為荊州降兵的家人還都在荊州,並不在我方治下,為主公效命對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無法免役,也無法減賦,萬一要是戰死,家人甚至連撫恤都拿不到,所以想收服他們的心是件很難的事情,只能用高壓手段強迫他們為我方所用,這就是需要高強度訓練,直到將他們練麻木為止,所以很耗時間。屬下說一個月,已經是保守的估計了。”

  袁耀聞言不甘心的道:“沒想到這麽麻煩,還有沒有別的辦法,要不就把他們都放了吧,反正我們左將軍府不缺這點兵馬。”

  魯肅接道:“屬下聽子揚說過,主公曾經提過一句話叫:‘賊過如梳,兵過如篦。’想必主公應該知道兵災的危害了。若是把這三萬多人放出去,那盧江的百姓就會面臨家破人亡的危險。除非我們派大兵押解出境,但來來回回浪費的時間至少需要十日左右,這樣恐怕也錯過了最佳進攻時間……”

  魯肅說到此處,見袁耀臉色已經陰沉下來,便話鋒一轉,繼續道:“想要馬上解決俘虜的麻煩,辦法還是有一個的……”

  袁耀聞言眼睛一亮,連忙問道:“快說,到底什麽辦法?”

  袁耀對過江這件事情已經急不可耐了,恨不得馬上飛過去不可,若有辦法馬上解決俘虜的事,那明天就可以組織一場過江之戰,而且勝率很高,所以聽到魯肅說有辦法自然是興奮不已,連忙追問。

  魯肅雖然見到袁耀十分急切的表情,但還是猶豫了半天,直到袁耀馬上要再次張口詢問,他才面色無奈的道:“想馬上解決俘虜麻煩的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坑殺!”

  “!!!”

  “什麽???”

  “坑殺???”

  坑殺這兩個字,瞬間讓袁耀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愣了半天才呐呐的道:“你說的坑殺……難道是……活埋……這三萬人?”

  “正是。”魯肅以十分確定的口氣回答後,便低頭閉目不語,靜等袁耀決斷。

  其余人各自對視一眼,表情都慢慢陰沉下來,也都將頭低下,不再吭聲。

  整個議事廳突然安靜下來,心跳可聞。

  ……

  “殺一人為罪,屠萬者為雄。秦國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兵,

結果落下個殺神的名號;黃埔嵩坑殺十數萬黃巾降卒,最後還不是官拜三公!我們今日雖殺三萬降卒,但若能換來登陸江東,下官覺得還是值得的。況且僅憑廬江一地的產糧根本養不起這麽多兵馬,還是殺了為妙!”  待眾人一陣寂靜後,劉勳見袁耀沒有馬上下令的意思,便忍不住出言慫恿道。

  要說在場最希望打過江東的人,除了袁耀本人以外,可能就是面前這位劉勳劉太守了,因為那樣他就可以馬上從袁耀那裡拿回廬江的太守大權了,所以他便顯得有些急不可耐。

  魯肅見狀道:“糧草之事,府君若覺為難,下官可以私人的身份想辦法解決幾萬斛。”

  劉勳聞言,臉上露出不悅之色,卻沒有吭聲。

  這時,老將張勳出聲言道:“今日一戰,我軍死殘減員者,怕是要超過五千之數,輕傷無算。就算是報仇,殺了這三萬多降兵也不無不可。況且還能震懾周邊宵小,免得總以為我們左將軍府好欺負。”

  劉曄插言道:“既然損失這麽多兵馬,不正是應該拿降兵進來補充麽!”

  “用降兵補充,不還是要重新訓練!這不是浪費時間,錯過的時機了麽?”劉勳辯道。

  “我們若是損失如此慘重,若不休整便馬上開啟戰端,是能否打得過劉繇軍?”

  “那劉繇軍不是比我們損傷更重?況且我們將軍不是有辦法說服張英作為內應嗎?這樣打過長江自然沒有問題!”

  “劉繇乃是善用權術之人,在張英跟主公聯合打敗荊州水軍之後,你認為那劉繇還會信任張英?劉府君未免把敵人想的太簡單了點。”

  “那不正好加緊進攻,趁了劉繇還沒反應過來之前,趕緊利用張英拿下當利口,否則悔之晚矣。”

  “荒唐,你以為策反一人這麽簡單,你這邊說起兵就起兵,他那邊說反就反?”

  “不試試怎麽知道!”

  “可你這一試就是三萬條人命!”

  “我說劉令君,你是否因為跟劉繇同為漢室宗親,不想我們征東將軍打過長江,所以才找這麽多借口啊?”

  “你,簡直無理取鬧!”

  “哼哼,我看……”

  “好了,不要吵了!”劉勳還要再言,結果被袁耀打斷。

  前面劉勳和劉曄爭論的還算言之有物,現在就是存粹的吵架了,再讓他們說下去也沒意義了。

  不過袁耀也算明白了,他現在正面臨著三個選擇——

  一:坑殺俘虜,馬上率領全部剛打完勝仗,士氣正旺的老兵進攻江東。若拋開感性和道德來講,此策時機最佳,可為上策;

  二:收編俘虜,然後幾天后率領五萬多烏合之眾進攻江東。此策錯過了最佳時機,但卻換來了眾多炮灰,也是可行之策,所以可為中策。

  三:訓練俘虜,一個月後率領五萬多可戰之兵進攻江東。此策最為穩妥,但太過被動,有被荊州水軍趁機而入的危險,所以可為下策。

  袁耀低頭仔細思索一番,然後深深喘了口氣,最終下定決心的對眾人道:“我覺坑殺降兵之事不妥,不是都說殺俘不祥麽,還是先行收編,然後馬上視機進攻。荊州水軍號稱十萬眾,就算被我們俘虜兩三萬還有一大半,我不認為他們會給我們磨蹭的時間,所以,過江需盡快!”

  袁耀在下令不殺俘之後,頓時覺得心情一松,眼前也清亮了不少。

  他不知道在這亂世之中,自己幾年之後會是個什麽樣的人,會不會像白起那樣殺人不怎眼,視人命如芻狗,但至少現在讓他下令坑殺幾萬人,弄個萬人坑什麽的,是絕對辦不到的,所以袁耀最後還是決定放棄這一次絕好的進攻時機。

  在人命和機會之間,袁耀最終還是選擇了前者。

  “若是主公知道公子為了幾萬降軍,放棄一次打入江東的機會的話,恐怕會怪罪公子婦人之仁的。”

  老將張勳突然不閑不淡的說道,甚至連袁耀的稱呼都故意從將軍變成公子了,很明顯是對袁耀的決定很不滿。

  袁耀聞言眉頭一皺,脫口而出道:“都是中國人, 內鬥還殺的那麽狠幹什麽!”

  即便沒讀過《左傳》裡的“華夏為中國也”,漢朝人對中國這兩個字也是能理解的,但對於把諸侯之爭比作內鬥就未必認可了,因為在他們眼裡沒什麽中外之分。

  後世有人說華人是“內鬥內行,外鬥外行”。

  袁耀覺得“外鬥外行”這個評語或許有些草率,最多是個外鬥新手而已,因為中國古代地理環境太封閉了,沒什麽機會跟老外打,經驗不足。

  不過“內鬥內行”袁耀覺得確實是實打實的,這世上屠殺漢人最多的就是漢人自己。

  不過跟漢朝人討論這個話題有點早了,袁耀決定等以後有機會帶他們乾老外的時候再說吧,至於現在,只能強製執行。

  “……”

  袁耀起身,莊重而又斬釘截鐵的下令道:“不光是俘虜,以後凡是漢人、華夏人、中國人,皆不可隨意屠殺!這是軍令,不得有違!”

  “……”

  眾人一開始沒有反應過來漢人、華夏人和中國人的區別,搞不懂這條軍令的意義,但馬上就意識到袁耀是認真的了,那麽不管有什麽意義,他們也只能應諾。

  魯肅突然站起身來到袁耀面前,鄭重的對其行了個大禮道:“屬下先代這數萬荊揚生靈,謝過主公仁慈!”

  坑殺之策雖然是魯肅提出來的,但那是他作為屬臣應盡的責任,不代表他想這麽做。

  “主公(將軍)仁慈!”

  所有人都得跟著魯肅一起恭維道,不管他們心理同不同意袁耀的決定,這是禮貌。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