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系統三國之我爹是袁術》第14章 步騭
  門外人馬見到營門大開,當頭一人便策馬而來,臨進門前便翻身下馬,小步快跑向袁耀而來,待來到跟前,拍了拍身上灰塵,納頭拜道:“淮陰步騭,步子山。奉召前來,拜見征東將軍。”

  袁耀親切的上前扶起步騭道:“子山來了就好,以後就是自家人就不要多禮了!”

  “謝將軍!”步騭施了一禮才起身,又拿出一個禮盒道,“鄙家主書信一封;禮單一份。請將軍垂閱。”

  袁耀見步騭沒推遲和客套,頓時覺得有戲,接過禮盒笑道:“本將軍愧領了。子山一路辛苦,快隨我進帳敘話。”

  “諾。”步騭禮道。

  袁耀吩咐小校安排營外兵馬糧草,又介紹劉曄給步騭認識後,便拉著兩人一起回到主將大帳中。

  三人落座,袁耀拿出禮盒打開書信,一目十行很快看完,都是客氣話,有誇步騭才能;誇袁耀年少英雄;還誇了袁術一堆好聽話,最後表示支持袁家統治。禮單也掃了一眼,主要就是兵和糧。

  袁耀看完後,抬頭對步騭道:“貴家主真是客氣了,其實能讓子山前來我就心滿意足了,以後一定得好好謝謝步家才是。”

  “子山替步家多謝將軍抬愛。”步騭拱手禮道。

  袁耀對步騭印象很好,不卑不亢,氣度不凡,感覺比劉曄架子小很多,而且還帶有一些英武氣,貌似當個武官好像也能勝任。

  客氣完畢,袁耀準備說些正事了,於是便對步騭道:“此次招募子山前來,一是征戰江東之事,所以參軍之事子山是跑不了了。

  二是治理江東之事,我正想先發布招賢令招募人才,以圖治理江東,不如子山先順便負責此事如何?”

  “招賢令?”步騭聽了臉色有些尷尬,面露沉吟。

  袁耀本以為隻是項任命,自己說了,步騭領了,大家走個過場就算確定關系了,不成想人家卻露出為難之色。

  劉曄見步騭為難便插言道:“啟稟主公,這招賢令怕是不妥,請主公三思。”

  “請將軍三思!”步騭也挺身禮道。

  “嗯,什麽情況?”

  袁耀有些不解的道:“招賢令怎麽了,不是善政麽?我聽說曹操剛頒布了招賢令,我才打算跟他搶人的,為何不妥?”

  劉曄見步騭低頭不語,知其不便明言,便接道:“招賢令本意招募天下賢才,確實是善政,但在此時卻不適用。

  請主公試想,若名言向外招募人才,那麽至本土世家士子於何地?豈不是名言嫌棄他們沒用!

  主公正準備攻略江東,正該重用江東世家之時,正如左將軍重用江東孫家一樣,若頒布招賢令則得罪了他們,豈不是自找苦吃。”

  袁耀不解道:“怎麽還有這種說法,那曹操怎敢頒布招賢令,而且我記得歷史上好像秦王和燕王一些君主都頒布過招賢令啊,為何他們沒事?”

  劉曄耐心的又解釋道:“曹操敢頒布招賢令是因為兗州世家已經跟他決裂,引了呂布入主兗州,而曹操已經用武力掃清了障礙;古時秦王,燕王在當時都是地處邊陲,國力低下人才匱乏;而本朝自光武之後,世家大興,前古未有,可以說是皇帝與世家共治天下。所以很多政令都不得不考慮世家態度,正是此一時彼一時也。”

  袁耀聽了總算明白為何步騭尷尬不語了,因為人家剛剛通過世家前來任職,你就讓人家去打世家臉,這不是強人所難麽,而且也顯得太白癡了點,怪不得人家半天沒有不吭聲,

其實要尷尬的應該是袁耀才對。  袁耀不好意思的道:“原來是這樣啊,子山勿怪,就當我沒說。”

  步騭回禮連道不敢。

  但招募人才的事必須要解決,於是袁耀又問道:“如果不明著頒布政令,而是私下暗訪如何,就如我招募二位這般可行否?”

  “這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步騭搶先答道。

  “那就好!”袁耀高興的起身,從旁邊一個木箱中捧出三卷竹簡放到步騭面前道,“這是我收集的一些賢才信息,有已經出仕的,也有沒出仕在野的,大概一兩百人。我既然無法頒布招賢令,那我就新設一個‘招賢令’官職,專門負責招募賢才之事,秩六百石。此職就交於子山吧,這些竹簡我也搜集了很長時間了,就給你做參考用。”

  步騭聽言鄭重的接過竹簡,躬身道:“謝主公賞識,屬下願效犬馬之勞。”

  “好好!”袁耀見步騭領了職,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高興的連連叫好。

  步鷲落座,打開竹簡,只見第一行便寫著――劉曄,劉子揚。漢室宗親:步騭,步子山。步氏子弟。二人皆在淮南附近。在野。有曹參之才……

  “曹參之才???”步騭看到這裡頓時愣住。

   “嗯?”袁耀聽到步騭的呢喃,愣了一下問道,“子山剛才說什麽?”

  步騭聞言回過神,神色激動的放下竹簡來到袁耀面前,突然噗通一下跪伏在地道:“主公召請,就已經讓屬下懺愧不已,但不曾想主公對屬下的評價竟然如此之高,這讓屬下如何敢當!屬下以後定當竭心盡力,絕不辜負主公錯愛,否則無顏面對主公矣。”

  “這,子山這是何意?快快請起……”袁耀被步騭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一跳。

  劉曄不解,拿起竹簡看過之後,也驚訝道:“主公竟然將我二人比作曹參,這怕是真的高看屬下了,如此高的評價,屬下怎敢當得。”

  袁耀看到竹簡才明白怎麽回事,因為看三國時覺得曹操說的“吾之子房”之類的話很牛叉,所以在記錄這些三國人才時,就一時興起的加入了類似的評價,之後也沒多在意。如今當事人看到被比作古之大賢,這就難免會有些激動了。

  雖然二人現在的年紀和閱歷肯定是無法比擬曹參的,但底子是絕對沒有問題,所以袁耀很有自信的道:“我相信我的眼光,你二人在我眼中都是‘比曹參,追蕭何’的大才,缺的隻是機會而已,而我的任務就是給你們創造足夠發揮才能的舞台,讓後世之人也有感以‘才比劉曄,能比步騭’為傲,讓你們的大名也能如曹參、蕭何一般流芳百世。”

  蕭何和曹參便是典故“蕭規曹隨”的主人公,乃是漢初的兩位丞相,都是大漢的開國功臣,能力自然是國士無雙,否則怎能名留青史。

  劉曄步騭聽袁耀竟然對他二人有如此期許,頓時有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感覺,一起躬身禮道:“主公知遇之恩,吾等定當銜環以報。”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