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發表此文整整一個月了,雖然是本人的消遣之作,但也希望能多少有點成就感!呵呵!希望各位讀者君能將你手中的票票投給在下,定當感激不盡!)
可是不太可能啊!就憑王川剩下的那百十個殘兵敗將,根本就掀不起什麽大風浪啊!這樣的癬疥之疾,張勃應該會處理的了。
即便遇到小股敵人的騷然,他也只會在第二天再向我致信稟報,而絕對不會半夜三更的前來打擾我休息的。
難道…難道王川糾集了蜀國的軍隊前來攻打?也不應該啊!
王川本就是是漢、蜀兩國緝拿的要犯,而且蜀國一直與我們大漢交好,怎麽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犯險相助王川這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呢?
到底發生了什麽重大變故呢?
李翊不敢再想,還是向何守傑問個明白吧!
帶著滿腹的疑問,拿著宛如遞過來的一把雨傘,馬上隨著林環,冒著滂沱大雨向前面的議事廳疾步走去。
一進議事廳,就看見何守傑和值班的司庫參軍向忠坐在廳上,正在那裡低頭沉吟的何守傑,一見到李翊進來,連忙起身迎了上來。
舉著手裡的一封已經拆開的書信,急促的道:“大帥,值宿的向參軍剛才接到白霧關張將軍的快馬來報,說是白霧關前來了無數衣衫襤褸的百姓,根本看不清到底有多少人,據說都是川南的饑民,請求到我們雲南來謀求生路,希望我們能開關放他們進來。”
“張勃見茲事體大,不敢擅作主張,所以馬上派人前來稟報大帥,聽候大帥吩咐。”
“哦!北邊來的無數災民?”李翊的腦筋一轉,馬上聯想到了川南的大旱。
是啊!這還是有可能的啊,川南已經大旱兩年了,雖然中國老百姓向來經得住折騰,只要有口飯吃、能活下命來也就與世無爭了。
但現在想來,應該是那邊的情況已經嚴重到無法生存的地步,現在應該不是人呆的地方了。
這些饑民冒死來到了我們雲南討口飯吃,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應該不像是蜀國派來的軍隊。
因為蜀國和大漢一直交好,而且中間大部分地方還隔著大漢鎮雄節度使的領地,應該不是蜀國為了賺取雲南布下的迷魂陣。
再者說了,雲南這麽荒僻貧弱的地方,除了死心不改、妄圖反攻倒算的王川外,還有哪個不開眼的打它的主意啊!
李翊接過信來,細細的看了一遍,略一沉吟,就拿定了主意。
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定災民的數目,但這一次事關重大,無論如何,自己都應該親自到那裡看一看,到時根據情況再做決定吧。
這時候,郭準、連駿等人都得到消息趕了過來,錢士塘、簡錚和林易住的比較遠,何守傑已經派人去請了,相信這時候已經在路上了。
李翊坐在帥案後邊有點犯愁。
要說不犯愁才是假的,這麽多數不清的老百姓,一下子湧到雲南這裡來,勢小力薄的雲南能承受的起嗎?
若真是逃難來的川南百姓,雲南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了,要靠著外購糧食才能勉強度日,若再加上這麽多張吃飯的嘴,僅僅糧食這方面,雲南就應付不過來。
而若是再混進來王川的余黨就中取事,指不定興起什麽大風浪。
這些都是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不由自己不好好掂量掂量啊!
正考慮間,錢士塘、簡錚、林易等人帶著一身泥水,陸續的走了進來。
李翊站了起來,歎了口氣,將手中的信遞給了他們傳看。
錢士塘看完信,轉遞給簡錚等人,略一猶豫後,這才開口道:“大帥,我看…我看咱們不能開這個口子啊!這麽多難民,雖然具體數目不詳,但是雲南本身已無余力了,哪有能力再接納這麽多的難民啊!”
“依下官看來,這已經超出了我們雲南可以承受的極限。若是再混進來大批王川的余黨,麻煩可就更大了。”
李翊沒有說話,眼睛望向簡錚和林易,想再聽聽他倆的意見。
簡錚看完信後,也是沒有絲毫的猶豫,鄭重其事的說道:“大帥,末將也覺得錢大人說的有理,雖然災民的數量沒有查清,但想必是不少。”
“川南連續兩年大旱,咱們雲南也好不到哪裡去,再添上這麽多張嘴,咱們雲南根本承受不了這麽大的壓力。”
“再說我們雲南剛剛平複叛亂,,自顧尚且不暇,最怕再出什麽意外了,哪有余力再幫助他們啊!林大人,你說呢?”
林易點了點頭,頗有感觸的接口道:“是啊!災民人數眾多,若是貿然接收,勢必會使雲南背上沉重的負擔,恐怕雲南今後的情況會更加嚴重。”
“不過,這些遠道而來的難民已是陷入了絕境,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得到我們的接濟幫助,並在雲南這個地方生存下去。”
“我們若是再不予以接收,將會讓他們更加走投無路。 面對這樣困難的情況,我們若是見死不救也是說不過去。”
“唉!這樣的局面可真是讓人左右為難啊!”
大家輪流說完後,俱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情況是明擺著的,此事確實非常棘手,他們的想法還是差不多的,不管怎麽說,雲南都已經無力承受了,若是再貿然接收這麽多難民,雲南也將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但李翊對他們的想法卻不敢苟同。
這些人做逍遙自在的官做久了,大都抱著明哲保身的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來沒有人是願意接收這些難民的。
他們這樣做也許和這個時代輕賤草民生命的一貫做法可以聯系的上。
可是這種人命關天的事情,自己又怎麽狠下心來,坐視不理呢!
佛祖說的好: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麽多條鮮活的生命,隨時都可能因為我們的不作為而從此消逝,雲南也是要負上主要責任的。
現如今情況緊急,救人如救火,一點也不能耽誤了,這是大造功德的事情,不由自己有絲毫的猶豫和輕慢。
李翊迅速的下定了決心,要盡其所能的救助他們,能救多少就救多少。
雖然雲南自身的力量有限,但是做這種事情沒有任何借口。
而且還要通過自身的行為,爭取改變官員們這種不負責任的思想和消極無為的官僚作風,以及視人命如草芥的陋習。
說起來,這其實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從這件事上抓起,爭取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想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