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雄秦崛起》第301章 宣政殿對問(上)
不多時,便是有著內侍將那些策論通過考核的士子請了進來。

馮簡見到了范宣,亦是拱手稱賀道:“范宣兄的法家學說看來是說服了大秦的國相,看來此番大秦的招賢試之中定然是范宣兄乃是魁首了!”

范宣聞言,連忙推辭道:“馮兄乃是鄭國的上卿,此番因緣際會來到了大秦求仕,乃是依仗自身真才實學故此這般有信心的,某在宛城驛站狹居一偶之室,便是聽聞了馮兄在宛城購置了屋產,這份自信,宣拍馬不及!”

林玧琰走在兩人身後,看著兩人相互吹噓,倒是不覺得有些自大,較之其他人,這兩人的待遇無疑是好了太多,有內侍親自引路不說,甚至之前還是封賞了最為精美的點心和精心準備的茶水,秦人貧困,即便是林玧琰的君父,亦是不可能這般輕易的接觸這些奢侈之物的。

馮簡亦是笑著說道:“看來某在宛城那座屋產是買錯了,新秦宮這邊一旦是投入使用,那處屋產就沒有用了,本想著趁著物價不高的情況購置一所的,誰能想到,這周圍的十裡土地皆是不允許兜售給私人,真是看不透!”

范宣沒有說話,他不似馮辭先前在鄭國出仕上卿,雖然乃是稷下學宮出身,但乃是出身寒門,即便是身上的衣物亦是單薄,這還是冬歲的時候,秦公賞賜給前來大秦求仕的士子的,不過范宣並不在意這些,法家士子向來務實,那些高宅美服,有則有,沒有則沒有,只要能夠一展心中所學,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這有能夠算得了什麽!

“士子們,進殿吧,君上可是等著許久了!”一位內侍點著頭說道。

眾位士子才是一一進入大殿之中,這才發現,這新秦宮宣政殿之中已經是擺下來了桌案,桌案上已經是呈上來肉食,還是美酒,坐在大座上的秦公亦是伸出來了手,笑道:“孤的臣僚們,入席安坐吧,想來在殿前耽擱了許久,半日都沒有吃飯了!”

“謝秦公!”諸侯士子以士子面見諸侯的禮節對秦公叩謝道,方才秦公一句“孤的臣僚們”亦是讓這些士子心中落定,看來秦公已經是許諾他們入仕大秦為官了。

韓悝亦是出身說道:“諸子所學,皆是百家流派,難以較之長短,亦皆是對某大秦有所重用,故此,悝敬諸子一爵!”

“同飲!”秦公亦是舉起來了酒爵,對著諸士子說道。

諸位士子舉起來了酒爵,看著秦公和韓悝,亦是謝道:“某等謝秦公,謝秦相!”

一爵酒,一飲而盡,韓悝自然是將話題引到了正題上面說道:“悝求學多處,但見鍾鳴鼎食之地,皆是以文會友,今日大秦不講究那些俗套,諸士子不妨在秦公面前一展心中所學,也不妨辯論一些,如何?”

“國相高見,某等願!”諸士子應道。

韓悝見狀,才是對秦公回復道:“還請君上出題。”

秦公聞言,想了想才是說道:“諸位皆是來大秦求仕的,眼下大秦因為諸多原因,吏治不清,此亦是諸位關切的問題,孤看諸士子的學說策論之中,不乏有吏治清明的策論,暫且便是說一說,大秦的吏治當如何改善,此亦是關鍵!”

范宣面色稍變,因為他所擅長的乃是法家刑名學說,至於吏治,並不是范宣的擅長之處,故此才是將視線看向了馮簡,雖說秦相韓悝和秦公已經明說,諸子所學不同,不會定【魁首】,但范宣還是想要比一比這鄭國上卿的才能。

場中多位士子將視線亦是落到了馮簡的頭上,因為就是方才議論究竟是何人能夠定下魁首的時候,便是已經知曉,

這位昔日的鄭國上卿,便是以一篇吏治策論,可以問鼎魁首的位置。韓悝見狀,亦是看向了馮簡,說道:“馮簡兄,你乃是此中行手,不妨拋出來一些高見!”

馮簡笑了笑:“既然如此,簡便是拋磚引玉了,簡觀大秦的吏治,韓相之前,隻設上卿,上大夫,大夫三層,或有實權,或無實權,韓相任後,雖說設置了一些新官稱,大多數針對的乃是大秦治下的南陽地方,至於朝堂之上,似乎依舊還是……能者多勞。”

說到此處,馮簡戛然而止,似乎是覺得失言,當下對秦公以及韓悝告罪道:“簡妄言了,還請君上和韓相恕罪……”

韓悝笑笑,秦公亦是笑了笑,馮簡此時察覺到失言可並不是真的是認為自己失言了,而是一種試探, 看看真正站在大秦朝堂頂端的掌權者能夠接納他的學說。

韓悝沒有說話,秦公笑道:“馮卿不必多慮,有益於大秦的學說,孤接受,不利於大秦的學說,孤亦是不排斥!”

此話一出,眾多士子亦是看向了秦公,覺得後者乃是一代恩主,躲在角落裡的林玧琰,亦是感受到了周圍這些士子的感情變化,有些腹誹,三言兩語之間便是將這些素未蒙面的士子籠絡了人心,這份本事他林玧琰可還沒有!

馮簡這才是暢所欲言,說道:“簡在鄭國,對於那些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員,稱之為【冗官】!冗官的產生,其實已經不是其本身的貪利忘義所導致的,相當一部分乃是當朝者的縱容導致的,簡亦是常常自問,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位冗官……”

“身居上卿,敵寇入境不能領兵迎敵,朝堂權爭卻是不能獨善,甚至是主權旁落而不敢發言!”

馮簡言語之間極為激昂,抑揚頓挫,讓眾人皆是有所動容,紛紛感覺到馮簡刻在骨子裡的愧疚之情,只是這愧疚之情似乎是有些迷茫。

馮簡道:“簡前為鄭臣,便是拿鄭國的朝堂和秦國相論,鄭國與秦國朝臣之製上相差不多,然君上獨攬朝權遠勝於鄭公大權旁落,問鄭公大權旁落的原因,至關重要不過一處,便是吏治不清!”

“無論是宗府,亦或是國律,皆是賦予了臣僚的官稱,卻是沒有規定臣僚的職責,臣僚要負責的職務向來是主公指派,正是如此,父傳子,子承父,期間權臣攏權,寡臣失權,終有一日主少國疑,臣奪主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