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狩獵好萊塢》第七百八十六章 瘋了
1995年的情人節之後,很快流傳開來的財經或者公眾新聞,無疑是新型互聯網科技公司伊格瑞特的大規模員工持股計劃。

總計涉及250億美元的巨額獎勵方案,即使提前很多媒體已經有所預料分析,還是驚爆了一地眼球。這樣一筆擁有巨額價值的股份,已經直追去年福布斯榜單排行第二名的比爾·蓋茨的個人身家數字,一旦全部兌現,等於將直接創造數以百計的億萬級或百萬級富豪。

難道西蒙·維斯特洛這是瘋了不成?

好吧,西蒙·維斯特洛,曾經,確實瘋狂過,不過,這次的絕對,誰也不會覺得這位年輕過分的超級富豪是因為陷入瘋狂才做出的決定。

當越來越多的內部信息流出,外界也越發確認這一點。

因為這價值250億美元的股票,絕對不是毫無條件地免費分發給短短幾年時間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瘋狂擴展到超過2.5萬名員工手中,而是伴隨著各種各樣的限制性條款。

最受關注的伊格瑞特四巨頭,蒂姆·伯納斯·李、傑夫·貝佐斯、卡羅爾·巴茨和愛麗絲·弗格森,據說想要拿到他們合約中許諾的股票份額,首先就必須簽署一份全新的雇傭合約,而且,因為本來的合約沒有到期,三人總計17%的股票獎勵份額中,還有一部分將會放在他們接下來五年任期內分別兌現,而且依舊有著業績增長要求。

剩余面向其他管理層和普通員工的股票雖然只剩下8%,但這也是價值80億美元。即使不可能平均,算到全部2.5萬名員工身上,每人的份額也達到32萬美元。現階段人才需求非常饑渴的矽谷,平均年薪已經快速增加到8萬美元,平均32萬美元的獎金,也相當於很多程序員4年時間的薪資。

而且,所有人都清楚,這其中必然有很多人拿走較大份額,哪怕是拿走這8%份額中的1.25%,按照帳面價值,就能達到億萬富翁的標準。

因此這批股票同樣不是外人想象的那麽容易入手,其中大半都還不是免費獎勵,而是低價認購。參與獎勵和認購計劃的大部分員工,先決條件都是簽下至少三年時間的競業協議。

隨著新科技浪潮的越發洶湧,其他想要進軍互聯網產業的資本,往往首先瞄準的就是已經形成了多項可持續商業模式的伊格瑞特公司,從這家公司挖人,無論是門戶網站、搜索引擎、社交網站還是網絡社區等等,想要複製這些商業模式,都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可以說,最近幾年,伊格瑞特幾位高層最頭疼的問題,就是核心內部員工的持續流失。

這次的總計250億美元的員工持股計劃,等於直接在未來至少少年內給其他很多競爭對手關掉了這扇門,對於日新月異的互聯網產業來說,至少三年的競業協議限制,而且拿得越多的管理層競業協議限制期限也越長,一旦離職,規定期限內就不能再從事相關職業,那麽,競業協議期限過後,對方掌握的無論是技術還是經驗,都基本上將會過時。

顯而易見,以伊格瑞特公司千億美元級別的巨額估值,西蒙·維斯特洛在四巨頭的合約之外,只是拿出了80億美元的股票就能保持這家公司至少三年時間的各方面優勢,相對來說依舊非常劃算。

要知道,進入二月份,思科的市值已經輕松突破1500億美元,直奔2000億而去。

發展勢頭和壟斷格局絲毫不亞於思科的伊格瑞特,上市估值就已經達到千億,上市之後,或許也將是一家2000億美元級別的超級巨無霸。

相比這份收益,哪怕是全部的250億美元獎勵計劃,其實也完全值得。紛紛擾擾的討論中,自然也不缺少質疑。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來說,大家最大的疑惑就是,伊格瑞特公司真的價值1000億美元嗎?

媒體總是最能擅長發覺公眾疑惑並給予解答的一批人。

很快有消息傳出。

東海岸的紙媒巨頭《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根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伊格瑞特公司1994年度的營收,將達到恐怖的百億美元級別。

相比伊格瑞特的成立期限,五年時間從零開始創造百億美元營收,只要稍微對此有些概念的公眾都應該明白這是多麽可怕的一項數據。現階段,很多世界五百強企業都還沒有達到百億美元的營收級別。

就拿業務領域相對有些重合的微軟來說。

上一個財年,成立已然20年的微軟,全年營收也只有56.3億美元,全年淨利潤為12.9億美元。

這份數據,其中營收只是與伊格瑞特去年54.1億美元的營收相當,而且,微軟過去一個財年的營收增長只有31%,相比起來,今年突破百億美元營收的話,相當於伊格瑞特的年增長率依舊達到恐怖的100%左右水準。

根據去年的公開數據,伊格瑞特1993年度的虧損為3.9億美元,但這只是因為企業發展初期需要巨額研發營銷等成本投入的緣故。

仔細審視伊格瑞特的業務就不難發現,除了一直在燒錢的電子商務,另外的核心軟件業務、數據中心業務、廣告業務等等,毛利率都非常高,綜合起來,至少也能達到與微軟相當的水準。按照微軟上一個財年23%的淨利潤率計算,伊格瑞特百億美元級別的營收,理論上可以輕松做到超過20億美元的淨利潤。

之所以暫時沒有如此,主要也是因為伊格瑞特更看中未來成長因此不惜成本進行各方面投入的員工。

即使這樣,根據《紐約時報》文章的分析,伊格瑞特的賺錢速度,明顯已經超過了花錢的速度,相比1993年,剛剛過去的1994年,很可能將會有不錯的利潤產生。

當《紐約時報》的文章發布,五年時間實現百億美元級別的營收,哪怕是一些專業的財經媒體都不得不對此產生質疑。

然而,事實似乎確實如此。

關鍵還是壟斷。

伊格瑞特公司聯合思科和美國在線三巨頭,在過去五年內一手將美國推入了信息時代,這一點無人質疑。

因為先期優勢,思科計劃壟斷了專業路由器和交換機市場,美國在線在ISP領域的市場份額也遠超哪怕是AT&T這樣的老牌巨頭,至於伊格瑞特,不僅壟斷優勢更強,而且涉及領域更多。

首先,伊格瑞特幾乎掌握了所有互聯網基礎工具軟件,而且因為提前築起的完善專利壁壘,現階段依舊完全只是獨家生意別無分店。

新科技浪潮如此洶湧,只要你想要進入這一領域,只要你想要創建網站,就離不開伊格瑞特的一系列互聯網基礎工具軟件。顯而易見,這完全就是巴菲特設想中最理想的‘收費橋梁’,而且是面向全球市場獨此一家的收費橋梁。

而且,隨著伊格瑞特在軟件業務上采取‘收租’式的訂閱模式進行收費,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盜版損害。

哪怕是一家躲在非洲犄角旮旯裡的網站,你是不是使用了盜版軟件,只要查詢一下訂閱信息即可,沒有訂閱軟件的,首先你的網站不可能出現在伊格瑞特門戶等推薦系統當中,其次,還可能將面臨伊格瑞特隨時而來的訴訟。

於是,只要是想要在互聯網領域有所作為的企業,都必須向伊格瑞特公司的‘收費橋梁’繳費。

過往幾年,全球范圍內整個互聯網產業已經瘋狂湧現了數以十萬計的新公司,只是這些企業,不知不覺中就為伊格瑞特的軟件業務貢獻了數十億美元的營收進帳。

稍微簡單計算一下,這方面就不存在水分。

此外,還有廣告業務。

憑借記憶中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不需要進行太坎坷的摸索,幾年時間,伊格瑞特公司的廣告業務已經非常完善地分為門戶網站廣告、社交網絡廣告、搜索引擎廣告和廣告聯盟計劃四部分。

因為IE瀏覽器給伊格瑞特公司帶來的絕對行業優勢,維斯特洛體系之外的企業,想要獲得更多流量,就只能向伊格瑞特投放廣告。

這其實也相當於又一個‘收費橋梁’。

而且,廣告客戶已經不止局限於互聯網公司,傳統產業新科技浪潮的崛起,也紛紛開始試水這一領域。

伊格瑞特去年公開的1993年度財報中,廣告營收就已經達到11.5億美元,以1994年度整個產業的瘋狂程度,這方面業務的增長,顯然只會更加瘋狂。

已經有一些敏銳地媒體意識到,只是軟件和廣告兩項業務,1994年的營收總和,可能就要超過1993年度伊格瑞特的全年營收。

對於知曉內幕的人而言,這其實也是事實。

軟件和廣告兩大核心之外,伊格瑞特還擁有YWS數據中心業務、電子商務業務、應用商店業務、在線遊戲乃至專業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授權等等業務,這些普遍都具備著行業內其他競爭對手所遠遠落後的行業優勢。

其他不說,只是其中的在線遊戲一項,去年風靡全球的《開心農場》,截止1994年年底,上線7個月時間,就給伊格瑞特這個運營方帶來了2.5億美元的巨額收入,而這款遊戲的開發成本只有區區150萬美元,回報率達到一百多倍。

還有數據中心業務。

隨著此前幾年行業競爭對手的不斷挖牆腳,伊格瑞特的雲計算技術方案也逐漸泄露,不過,其他競爭對手短期內也不可能擁有伊格瑞特相關的各種優勢。

過去一年,伊格瑞特在北美、歐洲和亞洲陸續投入開建了多達11個投資過億美元的大型數據中心,這種手筆遠超亞馬遜網上商城隻限於北美本土的七座物流配送中心的投入。可以想見,如果其中沒有足夠的利益驅使,伊格瑞特公司根本不會這麽做。

因為數據中心業務的門檻相對較低,不談伊格瑞特核心的雲計算技術,這一領域並非伊格瑞特獨佔,過往幾年,IBM、惠普乃至微軟等老牌巨頭都紛紛進軍這一領域,還有很多中小型的獨力數據中心企業開張,因此,根據行業內的一些統計,伊格瑞特的YWS業務,市場佔有率只有50%左右。

但只是這50%,相對於過往一年行業整體接近5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大概也可以想象伊格瑞特在這項業務方面的營收體量。

最後的電子商務。

隨著亞馬遜在美國各地的七座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陸續啟用,相比陸續進場的同行,伊格瑞特的電子商務業務明顯處在一騎絕塵狀態。西蒙記憶中關於電子商務的很多信息,同樣大大避免了亞馬遜不必要的摸索嘗試。

雖然電子商務的給伊格瑞特帶來的虧損最大,但眼看著最近幾年的高速增長,誰也不會懷疑這一領域的巨大商業潛力。

可以說,伊格瑞特現有的各項業務,如果單獨來做,每一項都很難做到太多的規模。

然而,所有這些業務集中在一起,立刻就讓伊格瑞特產生的強大的協同效應和壟斷優勢。

基本上,當其他同類型企業還做艱難的摸索著商業模式或者千方百計追求更多市場份額的時候,依靠自身的種種優勢和西蒙這位老板根據記憶提供的成熟商業模式,伊格瑞特輕松地將相關領域的大部分營收都輕松攬入了自己的懷中。其中份額最低的數據中心業務也達到50%以上的份額,廣告營收也佔據了90%以上,而軟件業務更是幾乎獨佔。

簡單而言,整個行業為了瓜分互聯網這塊迅速崛起的大蛋糕而瘋狂燒錢,而這些燃燒的資金,很大一部分都進入了伊格瑞特手中。

根據行業大致年初的估計,1994年度,只是投向新科技領域的風投資金就達到了170億美元,其中美國國內佔據了70%的份額,這些風投的投資目標,大部分都是矽谷初創的互聯網企業,這些企業無論是創建網站、開發產品或者進行市場營銷,基本上都繞不開伊格瑞特公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