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在百萬年後考古》一十六 論文寄出
  “現在我們顧古齋,算是有一樣拿得出手的鎮店之寶了。”

  “賣出去就發了,不過鎮店之寶,才不能夠拿出去賣。咱們就用這架蘋果8,作為模版,做模型機出來,保證能夠大賺一筆。”

  顧古齋,顧名思義就是顧家的古董店。

  位於大熊市的古董一條街,有一家不大不小的店鋪,開了很多年,但名頭不算響亮。

  顧大富相信,現在隻要拿著蘋果8,出去露露臉,相信就能夠打響顧古齋的招牌。

  不過顧大富可沒有,想要把蘋果8出手。

  如果把蘋果8出手的話,就隻能給店裡帶來一陣熱度,雖然能夠賺一大筆,但這明顯無法滿足顧大富的追求。他想要把蘋果8留在店裡,隻要在店裡一日,顧古齋的名頭就響亮一天,人人都知道,顧古齋裡有一架真的蘋果8。

  至於賺錢的事情,做這行的當然自有門路。

  拿著真品造假,自然是最賺錢的事情。

  而史前手機造假的贗品,在行業就被稱為“模型機。”

  模型機的外表一般都和正品很像,專門用來騙那些外行人。一般只會出現在小的古董店裡,或者乾脆在地攤上,作為紀念品販賣。

  不過“模型機”當中,也有一種“史前模型機”。就是在史前製作的模型機,據說也是史前騙子用來騙人的,這雖然本質上也是贗品,但實際上卻成為了另一種古董,行話叫做“仿古”。曾經就有人在小攤子上撿漏,用五十買了一個史前模型機,最後轉手賣出了五十萬的價格。

  現在顧大富就打算先用做模型機賺錢,一般人做模型機,都隻有新聞上圖片作為參考。所以經常錯漏百出,隻要是稍有研究的行家,一眼就能夠辨別真偽。

  不過顧大富有著真品在手,自信無論是重量,外形,還是尺寸,乃至是材料。他都能夠做的分毫不差,到時候有著這種模型機在手,簡直跟真的毫無分別。畢竟買家,也不可能在交易的時候,要求把機身打開。所以顧大富也不準備大規模生產這類模型機,隻要搞出一些,全部按照賣真品的方式去賣,就一定能夠大賺。

  顧真對此也沒有意見,他不會親自去造假,做文物騙子,但也不會阻攔別人。因為製作贗品,本來就是古玩行當裡的一個重要分支。甚至說整個行當,基本上都是在靠贗品稱起來的。至於究竟算是贗品,還是算藝術品,各人都有各人的看法。

  何況顧大富本來就是吃這碗飯的,這麽做沒毛病。

  賺到的錢,顯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顧真就說的很明白,蘋果8如果要賣出去的話,他要拿走八成的款子。至於製作出來以後,販賣模型機的收益,顧真就要拿走五成。

  雖然大家都說一家人,信任這方面就不用說了,不過利益分配還是需要提前說清楚的。

  顧大富聽見顧真提出的要求,沒有任何猶豫就答應了。在他看來,賺來的錢,不管怎麽分,都是在自家人的口袋裡。而且對於顧真的合約意識,顧大富非常的欣賞,暗道這兩天的書,沒有讓他白讀啊。

  不管在史前還是現在,考古系都是在社會上很難就業的專業。

  顧大富願意讓顧真讀這個專業,心裡也存著讓顧真繼承家裡店鋪的想法。

  但就怕讀書讀傻了,某一天把店鋪裡的東西都搬光,喊著要上交偉大的聯邦。

  現在看來這書真是讀對了,不僅搞來了一部蘋果8,顧真更是連商人的合約精神,

現在都培養出來了。  以後把顧古齋,交到顧真這個科班出來的孩子受傷,應該可以發揚光大了吧!

  顧大富壓抑不住心裡的興奮,草草的吃了幾口飯,就忙活著模型機的事情去了。

  顧真則回到房間裡,洗完澡換了一身衣服以後,便打開考古筆記,消耗了十個文明點,使用了論文生成的功能。

  他給論文取名為《論華夏文明的存在》,隨後點擊了《中華字典》,作為論文的生成材料。

  現在顧真寫的論文,並非是畢業論文。

  因為現在距離上交畢業論文的時間,還有一段時間,現在時間還沒到。

  顧真估計,這段時間裡面,最少還要經歷一次考古行動,所以他並沒有著急寫畢業論文。

  這一篇論文,是他準備投稿給學術雜志的學術論文。

  考古界的學術雜志,聯邦級的隻有一本,叫做《秘密》。

  在聯邦級別之下,當然還有其他級別的學術雜志。不過顧真並不打算像大多數的考古學者一樣,從低級別的學術雜志開始投稿,他打算一步到位, 直接投稿到在全聯邦,遊戲裡最大的考古雜志《秘密》當中。

  因為“華夏文明”的發現,本身就是一個震撼世界,能夠影響整個聯邦的考古發現。

  顧真撓破頭也想不出,除了《秘密》以外,還有哪一本學術雜志配得上這個發現。

  考古筆記也很給力,僅僅一秒的時間,就生成了一片一千多字的學術論文。

  對於學術論文而言,影響力不在於字數的多少,而在於論文的邏輯性,以及發現的真實性,還有乾貨是否夠足!

  簡單來說,論文有精悍短小的百字論文,也會有洋洋灑灑的萬字論文。

  但一百萬字的水貨,都抵不上一百字的乾貨!

  考古筆記生成的論文,絕對是邏輯性實足,乾貨滿滿,並且除了文字以外,在後頭還附有為《華夏字典》的圖片。

  顧真看完一篇論文以後,發現最末尾還有一行新出現的備注。

  “備注:請寫下論文署名,寄送地址。只需支付1文明點,可自動將您論文基礎。”

  顧真發現考古筆記,還真是免去了他很多功夫。

  雖然這並不是沒有代價的,不過顧真也不會吝嗇這一點。

  他很乾脆在論文下面,寫下了自己的署名,並且寫下了《秘密》雜志的投稿地址。

  而學術論文的署名,一般都會帶有實驗室的名字,考古學者則更多是寫上某某科考隊的名字。顧真想一想,在他自己的署名背後,又添上了學校的名字,作為他的學術單位。隨後支付了1文明點,考古筆記就顯示論文已經寄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