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雙槍皇帝》第182章 【目標,瓊管】
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趙獵為儲君,除了唯恐大權旁落的太后黨及擔心軍權被奪的張世傑等少數人之外,大多數朝臣都是持歡迎態度。無他,這位儲君太能打了!而眼下,大宋最需要的,就是一位能打的馬上皇帝。

 這個皇帝,會不會帝王術不要緊,能不能治國不要緊,只要他姓趙,在軍事上有一套,能率領臣民把漸漸緩過氣來的行朝帶離這個小島,打回中原,那就是目前最理想的君王。而趙獵,完全契合朝野期望,再合適不過。

 對此,許多大臣心裡都會閃過一個詞:應運而生。

 為安撫中外之心,趙獵在第一次由他以監國身份主持的朝會上,提出虛位三年,以待少帝回歸,之後再輔佐少帝,甘為前驅。

 趙獵這一番表態,在朝會之前就曾向楊太后表明。楊太后聽了既驚訝又感動,內心極為安慰,隨即表示,此議當在朝會時交由群臣共議。若群臣認為當虛位三年,以待帝歸,那就等三年;若群臣認為應當即刻登大寶,那就馬上登基,她決無異議,並會痛快交出國璽。

 趙獵得到這樣的回應很滿意,以退為進遠比赤果果逼宮好得多。

 果不其然,群臣一聽此議,紛紛反對怎可能讓君位虛懸三年之久?國之無君,猶如殿之無梁,舟之無槳。還怎麽決斷國事,號令天下?行朝行朝,這樣下去早晚不行。

 於是群臣再三勸進,趙獵當然不會答應勸進誰都想,嘴皮子動動,筆杆子搖搖,一旦采納,就是從龍之臣,簡在帝心,世代富貴再不用愁。這樣一本……不,簡直無本萬利的好事,誰不搶著乾?

 立即上位還是等待,趙獵有著自己的通盤考慮,可不會讓某些心存私欲的朝臣上趕著上位,現在時機還不到。

 於是,趙獵再三辭讓,這不是歷代皇帝上位前那種惺惺作態的“辭讓”把戲,而是真心推辭。最後陳宜中綜合趙獵及朝臣兩方意見,提出以一年為期。一年後,少帝再不現身,則視為駕崩,儲君即時登基。

 決議呈報后宮,楊太后對此結果表示滿意,遂下懿旨,召告天下。

 楊太后若許還存一絲希望,但沒有人比趙獵更清楚,那位少帝再回不來了。緩一年登位,換得楊太后徹底死心,換得諸大臣歸心,何樂而不為?更重要的是,他還沒做好當皇帝的心理準備。

 趙獵從來認為自己就是個普通人,從沒想過有一天會當皇帝,就算他一路升官晉爵,又是侯又是公的,但在這末世,在這天涯海角之地,這些爵位的好處他可一點都沒享受到。就算位居公爵,官居二品,還不得像個士兵一樣端著槍上戰場?那麽當皇帝呢?就不用上戰場了嗎?貌似確實不用、也不可能。

 安全倒是安全了,可又衍生出一個更大問題他的武功隊誰來指揮?他能放心把這樣一支足以顛覆王朝的力量交給誰?毫無疑問,只能緊緊抓在手裡。如此一來,這支絕代武裝就等於是圈在皇宮裡當禁衛,那簡直就是自廢武功,讓千裡馬老死槽前。

 這真是個難解的大難題。好在目前還不是迫在眉睫,希望假以時日能解決吧。

 登基之事確立,接下來,就是好好整合軍政了。

 ……

 祥興三年三月底,新地港,又一艘商船駛離港口,來來往往的諸漢、蕃船隻都沒朝這艘不起眼的船只看一眼。誰也不知道,船艙裡有一個瘦弱的小童,差點成了崖城之王,大宋之主。

 這艘商船的目的地是贛南,船主是黑鴉首領江宗傑,此老將奉命秘密將趙旦送還中原。

 趙獵當然不會為難一個毫無威脅的小童,但也絕不能讓其留下。把他送走,送到再也沒人知道的所在,就是徹底斷掉某些人的念想,也是為了讓這小童能活下去。

 不過趙獵終究還是沒想到,趙旦沒能活多久。原本因傷帶病,加上海上顛簸摧殘,趙旦到贛南後不久便一病不起,不到半月便夭折,一如歷史。

 這一切,趙獵已不關心,他現在正整合麾下軍隊,整日忙得不可開交。

 此時行朝兵力如下:龍雀軍包括留守萬安軍城所部共二千三百余人槍。擊敗忽失海牙後,收降五千余人;擊敗阿裡海牙,再降萬余人,加上崖城、昌化兩處宋軍殘存兵力,合計二萬人馬。

 二萬人馬,聽上去不少,實際上內中戰兵不過五千余,而輔役、匠人、船工及隨軍家眷等非戰鬥人員就佔了四分之三。不過因有火槍之故,戰兵條件可以進一步放寬,許多並不適合上陣廝殺的輔兵,開槍射擊完全不在話下,都是合格的火槍兵。這樣一來,戰兵數量達到了八千之多,但非戰鬥人員仍然佔了一半以上。

 趙獵當然不會讓自己麾下兵馬這麽臃腫且戰力低下,必須精選、栽汰,狠狠栽汰!

 新龍雀軍,一定要與眾不同,與這個時代所有的軍隊都不同。

 趙獵把八千戰兵遂一劃分,其中三千為火槍兵,一千弓弩兵,一千刀斧兵,三千槍牌兵。有火槍之後,弓弩的作用漸弱,不過宋軍原本就有不少弓弩手,降卒裡弓弩手更是佔了近半,繳獲的弓弩箭矢也極多。這種遠程兵器的威力雖然不如火槍,但發射速度足以彌補,殺傷力也不小,只不過訓練維護的成本高昂,比不得火槍罷了。既然有,當然就要用,物盡其用嘛。

 趙獵計劃把這一千弓弩兵及一千槍牌兵布置在崖城,作為常駐軍。然後這二千兵力一分為三,分別由殿前司都虞侯王平安、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黃天從、捧日、天武軍都指揮使楊行勇三人指揮。其中王平安指揮一千人馬,並額外增補一百火槍兵。黃天從、楊行勇各指揮五百人。但有五十人以上兵馬調動,都需持有樞密院信牌。趙獵不在崖城時,樞密院就是馬南淳這位同簽書樞密院事當家。

 從以上安排,可以看出趙獵煞費苦心。他還沒當上皇帝,崖城也還不是他的一言堂,所以必須保持各方力量平衡。

 王平安,這位當初隨趙獵起事的元老、忠誠無需懷疑,在缺少可用之人的情況下,再次復出,成為趙獵布置在後方的一員心腹大將。黃天從原本是張世傑部下,不過打仗得力,也沒摻和到奪嫡事件,算是中立派。至於楊行勇在此次事件中只是個工具,處置起來也不冤枉,但留下他仍任原職,守護行宮,至少能讓楊太后心裡安穩。區區幾百人,也折騰不出什麽風浪來。

 趙獵做出這些安排,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不可能常住崖城,甚至沒有太多的時間訓練新軍。現在已經是三月末,距阿裡海牙兵敗已過去三個多月,蒙元那邊一定得到了消息,也許已做好準備。有阿裡海牙覆轍在前,蒙元一定會吸取教訓,一旦發兵開戰,必是驚天一擊。

 崖城是行朝大本營,萬安軍是軍事基地,這兩處都不適合做戰場,最適合的戰場,就在瓊管!

 ( = 一秒記住 ) 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