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崇禎五百年》第貳章 崇禎17年4月#一十五 暗下陷阱
  在李過執意下持續引軍長驅,漸漸遠離大軍。

  一時四周林蔭荒涼,寒風一吹,樹影婆娑。

  待李過發現過度深追時,前方騎兵不知何時整齊調頭衝回來,拉弦發箭,瞬間射傷數人,連他自己亦不能幸免。

  一時追兵陣腳大亂,敵人又撥分兩隊,左右包抄堵截,趁其兵馬陷入混亂時加緊放箭。

  頃間潰不成軍,眾四散逃命。

  李過怎生呼叫,手下都置之不管,全力逃跑,將他丟在戰場上。

  他腿上中箭,馬亦跪下。人急智生,決定趴在地面,使勁擦些血液上臉,來一招裝死大法。

  不一會四周軍馬囂揚,人聲沸騰,熱鬧非凡。

  似乎敵人為報捷而歡呼,有人更高叫“娘娘英明”之類。

  李過祈求他們快點走,好讓他偷偷溜回去。

  “喂,李將軍,給我起來。”

  老子是一具死屍,甚麽都聽不到。

  “你再不起身,我就讓你變成真正的死屍。”

  身後有一道妙麗的女子嗓音,李過隻道對方是向別人說話,決心死翹翹的躺著不動。

  後頸突然一涼,感覺到一道森寒的薄刃在皮毛上面輕拭。

  “我不是開玩笑唷。你再不舉手投降,我就切了你的大鳥。”

  “饒命!”

  斬首是脖子一伸,死得痛快;但斬親弟弟嘛,聽說會痛不欲生,而且丟臉至極,叫他余生怎樣舉頭做人?

  轉職當太監?別鬧了!

  他急急連滾帶爬翻身,揮手道:“不要切!不要切!”

  眼前是穿著奇特黑甲的女將,款式未曾見聞,手上那柄兵器亦不明是何物。比中國的大刀輕巧,卻又甚類近朝鮮的長劍。

  從頭至腳都包覆著迷團的美人,頭盔下的瓜子臉泛起酒窩,裂嘴微笑:“李將軍舟車勞頓,膝蓋中了一箭。吾等有幸路過,出手相救,正是美事。”

  甚麽“膝蓋中了一箭”啊,明明是大腿中箭!

  “汝是何人?”

  一名士兵使勁拍他的頭:“奏婕妤面前,休得無禮!”

  “奏婕妤?誰啊?”

  聽都未聽過!

  奏沒有回答,揚手示意眾兵士將李過及一乾受傷的大順士兵綁起,同時收拾散落的戰馬及兵器,歸為己用。

  之所以沒有陪同朱由檢闖入軍營,是因為她要從速南下,會合道上的何複軍。

  憑巴羅尼的性能,彈指之間即時抵達。

  自從與奏別後,何複及邵宗元不忘奏的指示,緊隨地圖上標記家路線行走。

  當然他們亦不時派出斥候打探前路,以防情況有變。

  如是者走上半個月,一直相安無事。

  當重遇奏時,眾將士俱異常歡喜。

  奏簡單與眾人寒暄,順便帶來山海關最新戰況。

  為支持朱由檢的權力穩固,以及擊退大順軍,勢必要何複軍幫忙。

  全員不可能加速趕路,遂隻領二千騎兵,日行百裡趕回山海關。

  眾人想都不想,競相舉手參加是次長征。

  奏通過權具比較各人的專長本事,精心挑選二千騎兵,與何複一同出發。

  至於余下的人則交予邵宗元指揮,繼續照既定路線向山海關出發。

  星夜加急趕路,在廿一日前已抵一片石。

  待朱由檢奪取兵權,強行迫使吳三桂親率輕騎出征。

  看準前線陷入混戰時,帶領何複軍偷襲大順軍後方糧草與火藥。

  是次李自成領導十萬兵馬,更搬運火炮,糧草與火藥需求極大。

  古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士兵餓肚子,就不可能打仗。

  附近還擺著火炮用的火藥,輕輕引火就引發大爆炸,連人帶糧炸精光。

  完全不知道李自成是如何處理後勤部隊,火藥就應該獨立擺放嘛。

  擺得如此“誘人”,奏不炸掉就太對不起上蒼啦。

  得知李過帶五千騎兵趕回後方,他們即時牽馬急行撤退。

  發現敵人放棄追擊,軍火煥散,又乘機回頭再襲。

  能殺多一人,吳三桂那邊的壓力便輕一分。

  最終更引得李過主動追上來,被她一記回馬槍放倒,簡直大幸。

  “你們降不降?”

  李過不敢降,其他兵士倒是爽快投降。

  奏向何複點頭,他即時吩咐手下松綁,治療降兵。

  奏指示降兵繼續穿回原本的戰甲,再領在前頭道;“跟妾身立功者,皇上自會重重有賞!”

  有士兵天真的問:“有何賞?”

  “賜予闔家平安!”

  大順降兵抓頭,壓根兒不明白“闔家平安”有何意義。

  奏卻拍拍眾人肩膀,堆起壞壞而迷人的笑容:“聽妾身說,之後要你們辦一點簡單的事……”

  何複見奏吩咐一會,眾降兵點頭明白,卻不大相信。

  奏隨手一抖,就是雪花花的白銀,一人一錠。

  不諦是有錢使得鬼推磨,眾降兵即時頭腦清晰,立即叫好。

  他們將銀兩偷偷塞入腰帶,策馬奔回本陣。

  奏當然通過權具標記所有降兵姓名,只要他們辦得妥當,戰爭結束後,當再另外有賞。

  跟這些農民軍交流,廢話少說,利益最實際。

  一言以貫之,有好處就是大爺。

  “娘娘,下一步該怎麽辦?”

  “找人看守李過及拒絕投降的士兵,皆可為人質;其他人都跟我來,我們去找李岩玩一玩。”

  何複置以苦笑,殺入千軍萬馬中,奏竟然視為“玩一玩”。

  若然此番說話被李自成聽到,恐怕淚流滿臉。

  奏翻開書本,觀察前線混戰情況,審視接下來的行動。

  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傷忙慘重,隨著重騎兵的包圍網收窄,壓力漸大。

  他見形勢不妙,就帶眾人找空隙闖回頭。

  李自成非常緊張,不斷通報前線,誰能殺死吳三桂,即可封候賜金。

  此時有士兵通報,後方糧草及火藥盡毀,有一支不明來歷的騎兵偷襲,李過將軍正追上去,並未回來。

  “你說我軍糧草盡毀?他奶奶的!”李自成斥喝問:“真的連他媽半粒不剩?”

  “敵人火攻非常徹底,都燒得七七八八……”

  “你們都是飯桶嗎?連看守兵糧如此簡單的小事都辦不到!拖出去斬!”

  “大王饒命!大王饒命!”

  士兵絕命呼喊,被人左右脅著拖出去,瞬即永遠閉口。

  火藥還在其次,糧草更加重要。

  外面十萬大軍,每天食量驚人。要是沒有吃,餓肚子事小,兵變事大。

  首席謀士李岩掐指一算,心感大事不妙,即時向李自成奏明:“大王,應立即將此消息封鎖,再安排大軍後退……”

  “後退?為何要後退?”

  闖王能成就今天霸業,絕對有賴李岩屢次建言獻策。

  他向李自成解釋道:“一旦前線將士知道糧草已盡,必會動搖軍心,予敵人可乘之機。宜趁消息未揚前,嚴守口風,指揮大隊後撤,返回就近城池以便補給……”

  “外面吳三桂的兵馬快將全剿,你跟我說撤退?”

  李自從自成入京後,開始親近牛金星等親信,覺得李岩事事反對,不擦自己鞋,不捧自己馬屁,非常不舒服。

  他認為現在確實是發生一些不幸事故,但軍士本身就隨身攜有乾糧,再戰多三四天亦不成問題。

  反而放吳三桂一馬,難保他朝還能否如此順利迫死他?

  “今天不置吳氏於死地,他日必成心腹大患!”李自成拒絕接納李岩的意見:“我才不想每天頭上都懸著一把刀!食不安寢不落!”

  “但是……”

  “大家都有隨身軍糧,吃那些都夠撐三四天!老子就不信三四天內,解決不了姓吳的龜蛋!”

  李岩提出退軍,不僅是出於糧草盡毀,他更擔心吳三桂有否小動作。

  憑其英名與武功,斷不可能主動出擊,作出送死的行動。

  後來聽到後方遇襲,更加堅信敵人必有後著。

  他正要冒死犯顏進言時,四周又有不尋常的擾攘。

  有些小隊長回報,崇禎帶領五萬兵馬,突襲大軍後方。

  “又是後方?到底要打幾多次?”李自成不耐煩道:“崇禎不是死去嗎?怎麽又跳出來?究竟是甚麽一回事?難不成死人會爬出墓嗎?”

  劉宗敏小聲嘀咕:“還不是你吝嗇, 隻用最薄的四塊半……”

  “你在說甚麽?”

  “大王,我是說對方應該是訛稱崇禎,藉此騙人,惑亂我軍。”

  李自成卻不是那樣想,之前收到劉方亮的報告,傳聞崇禎派人親赴保定救駕。

  空穴不會來風,“崇禎未死”的流言,必然有某些根據,才會不翼而飛。

  “李岩,你說說看。”

  李自成嘗試尋找有沒有“悅耳”的“忠言”。

  “大王,三桂明知必敗,仍輕率出陣,實有違常理,其中必然有詐。”

  “詐?哪兒有詐?”劉宗敏不認同,向李自成道:“吳三桂兵敗只在旦夕,恐怕是迫得癲了,才會盲目出陣。”

  李岩心想劉宗敏只是一介粗人,焉知兵法虛實,正想駁斥時,右方竟有一隊千人兵馬,自山林奔出,直衝向本陣。

  進攻的時機太巧了。

  正好吳三桂率眾撤退,三排重騎兵追上去,本陣隻余下普通的步兵時,奏便下令全員動身,直踩往李自成所在的本陣。

  李自成聞名天下的“三堵牆”有一大缺點,就是需要大量的騎兵。

  再者受製戰甲重量,跑得不快。

  是次十萬大軍,其實主要以步兵為主,騎兵甚少。

  一旦前線重騎兵引開,余下的步兵便無力攔阻奏的騎兵衝鋒。

  切去李軍補給能力仍堅拒不退,面對如此頑固的闖王,奏隻得出此下策,親身犯難,二千挑十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