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崇禎五百年》第貳章 崇禎17年4月#一十八 黃帝神劍
  “你怎樣對人,人就怎樣對你。假如你脫下皇帝之銜,依然受萬人敬仰,又何怕有人對自己不利?”

  朱由檢不知道,李自成及張獻忠,那怕他們稱王一時,最後都是倒楣地死在村夫凡卒手上。

  更別說古往今來多少皇帝,有無數人死得悲慘。

  “皇帝”這名號聽著光鮮,但擁之在身,亦會招來詛咒,而不是“免死金牌”。

  “你要王天下,還是王眼前一人?”

  這道問題,令朱由檢不甚明瞭。

  “當然是王天下!”

  “這就對了,皇上英明,有大志。既然如此,何必拘泥在吳將軍一人身上?”

  假如天下人人歸心,吳三桂一個人造反沒前途,翻不起巨浪。

  假如天天人人離心,就算殺死一個吳三桂,後面還有李自成張獻忠,以及千千萬萬反賊,必然被巨浪覆滅。

  只有小氣的男人,才會對一個人斤斤計較。

  奏要點醒朱由檢,既志於當天下之皇,心胸就要廣闊些。

  面對這位“合作對象”,奏決心要認真起來。

  之前大家是陌生人,朱由檢又提防自己,難以進言搖勸;眼下他對自己有意,縱非己願,亦隻好利用為之。

  “難道經過這麽久,皇上依然不能信任臣妾嗎?”奏卒幽幽而道:“我絕對不會背叛你……亦希望你決不會背叛我。”

  是請求,是抗議,亦是命令。

  奏已經非常克制,不然一句“不要就拉倒”,拂袖而去另尋新君也可。

  朱由檢哪管這麽多,他只是知道自己決不能失去奏。

  千軍萬馬易得,一介忠臣難求。

  朱由檢心底明白,奏比兩者更加珍貴。

  最初隻為利益,慢慢他明白,在利益之上,有更重要的感情在悸動,左右他的思考。

  最終,他半隻字都沒有吐出來。

  你要崇禎怎樣回答?

  “求求你,好夫人,不要走?”太肉麻啦。

  “朕都聽夫人的話。”腦洞不要太大,人家是皇帝啊!

  “都隨你的意好了。”前腳才掃走魏忠賢,後腳就招來奏,崇禎願意放權嗎?

  奏的說話,再次像一柄明晃晃的刀子扎進心房。

  自己上煤山自縊時,身邊只有王承恩一人陪伴。

  其他大臣呢?竟然歡天喜地開門迎接李自成!

  荒謬絕倫!史無前例!

  朱由檢心想如果當天自縊,必然在地府氣得再死一次。

  他本來就沒有想過苟活,不降不和,對敵人絕不妥協。

  然而奏的出現,卻帶給他新的希望。

  因為奏成就種種“不可能”的奇跡,才令他覺得大明還可以救一救。

  過去不相信神明,但是現在總會幻想,假如有神明之類,定然是像奏這樣的仙女。

  可惜他是凡人,他不會偷生,他要復仇!

  朱由檢內心曾經發誓,那些曾經背叛過他的人,全部都要不得好死。

  奏再次當頭棒喝,才稍稍醒覺起來。

  自己的目標是一統河山,再興大明。

  仇一定要報,但只是爭霸天下的道上一點沙石。

  然而自己好歹是皇帝,怎麽能輕易開口坦誠錯誤?

  像現在這樣緊緊拉著奏的手,不讓她離開,已經是自己平生最放肆的極限。

  奏明白朱由檢的矛頭,更體諒他的困苦,自然知道這粗糙的手掌,傳來的絲絲溫熱,是多麽難能可貴。

  人到某些年紀,就不會輕易改變。

  長年習慣下來,沒有必要,不是逼不得已,都不可能改變。

  朱由檢這一小步,相對其他人而言,已經是一大步。

  甚至乎變得有點天真:不再相信一見鍾情,卻希望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他人對自己一往情深;一面知曉“天上掉餡餅”的虛妄荒誕,一面期盼“不勞而獲”的幻象成真。

  所以她沒有走,任由朱由檢一直握住她的手。

  有時無言的體貼,勝過滔滔萬言。

  甩開其實很簡單,但對朱由檢而言,就是徹底一無所有。

  她心中輕歎,這下子二人真正綁在同一艘船上,不得分離了。

  另一邊陳圓圓溫柔地服侍吳三桂,夫妻二人彷佛隔世再逢,不免互訴心聲。

  得知眼前的奏婕妤是圓圓救命恩人,吳三桂起身叩謝一番。

  奏擺擺手,示意道:“全賴皇上英明,臣妾亦只是遵旨辦事。”

  吳三桂當然知道是客套話,但同時亦是下台階。

  他懷中擁著陳圓圓,忽然覺得諸事都了無所謂,接受奏的好意,向朱由檢叩謝:“謝皇上聖恩。”

  “免禮!”

  於是這場荒唐的“君臣鬥”就此圓滿結束,圍觀的將士才稍稍安心,同時驚訝於兩位絕世美人的容貌。

  傾國傾城之美女,這些粗豪的士兵焉會見過?

  鄉間野丫頭粗而無文,酒樓歌女文而無樸,俱不及二者天仙麗質,出水芺蓉。

  “方才吳將軍及一眾關寧鐵騎英勇奮戰,剿匪有功,皇上定當銘記在心。”

  奏在朱由檢身邊自作主張,皇上本人良久才接話。

  “待得擊退匪逆,朕必論功行賞!”

  雖然朱由檢這樣說,但不少人依然不當一回事。

  皇帝本人都落難如此,心恐只是空頭支票。

  吳三桂不管是否戲言,他只在乎現實考慮:“今大順軍仍駐留於一片石外,隨時攻城。然而我軍兵疲力弱,勢不能守。不如往西轉移,先避其鋒。”

  “萬萬不可!”奏當場否決:“吾自有妙策,必可擊退大順。”

  此處西行,無險可守。

  大清軍將接續於廿三或廿四日抵山海關,大順軍連日鏖戰,裝備及糧餉不足,豈是精銳盡出之大清軍對手?

  一旦多爾袞擊破城門,繼而南下侵略,建立清朝,豈不是與原本歷史發展無異?

  奏花費那麽多功夫,就是要改變歷史!

  吳三桂並不認識“奏婕妤”,陳圓圓亦沒有陳明她的“修真者”身份,隻道是崇禎身邊比較能乾的女人,吟道:“娘娘,如今我方不足一萬兵馬,如何能擋下十萬大軍?”

  奏正想解釋,朱由檢突然跩著她,走上高台,睨視眾人。

  “朕乃當今天子!暨愛妾親臨山海關督軍!保證不讓此城淪喪逆賊手中!”

  朱由檢說完,強行推奏上前。

  “此乃朕之愛妾,為蓬萊仙山之仙女。有她助大明一臂之力,定將恢復大明,重振朱室宗祠!”

  吳三桂瞠目結舌,連同一眾關寧鐵騎驚呆直視,一刹那更有人以為崇禎腦袋有問題,居然說仙女之流,莫非亡國之時,大腦受創,心生妄想。

  陳圓圓在一旁道:“夫君,皇上絕非打誑。娘娘確乃世外高人,如非她會法術,焉能救出聖上?”

  “當真?”

  吳三桂不是三歲孩童,豈會如此容易相信怪力亂神之言?

  倒是一直立在中間的何複及保定府諸將士及時整齊步出,同時下跪。

  “參見皇上,參見娘娘。臣定必肝腦塗地,為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矣!”

  何複他們可是親身體會過奏的法術,早就在軍中傳為仙人,自然不會有半點懷疑。

  “喂喂喂!不是說好別死嗎?”

  奏心中暗歎,這些男人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怎麽動不動就要死?

  朱由檢輕輕一拍自己的左肩:“夫人,請開始你的表演。”

  “甚麽?”

  “好歹表現一點神通法術,不然如何振奮士氣?”

  奏更想抱怨,你當眾宣布二人關系,莫不成是生米煮成熟飯,要她一輩子留在皇帝身邊當寵妾?

  算了,最初自己以娘娘身份掌摑朱由檢,早就米已成炊,還能否認嗎?

  何況朱由檢此言實有大智慧,如今全軍士氣低落,正需要展示神跡。

  強調自己確是仙山下凡,輔助崇禎,他才是真正天命所歸之人。

  古代人就是喜歡搞這些迷信的事物,奏亦同意有實際效果。

  她右手一揮,一本精美的西洋厚書於半空中浮動,劃至前面,自動翻開。

  十數張書頁脫離書脊揚起,吹拂上空,融合成一柄槍劍。

  劍身厚長,劍脊寬闊,一片血紅之色。

  至為奇特處,是劍格部位是巨大的圓形,中央嵌入一顆閃爍著幽明綠光的圓珠。

  突然變出一柄形狀古怪的劍,眾人驚詫不安,仰頭望著它下墜,直接插入高台上,奏的跟前。

  劍格有兩道劍柄,以九十度角伸出。奏雙手拔起,劍尖指向天空,劍脊居然一分為二,慢慢從中分開。

  中央蓄積起雷霆電光,倏然射出一束光柱,直馳往天際之上,劃破長空。其范圍之大,連隔在遠處的大順軍將士都發現。

  一部份人更以為是天有異變,惶恐不安。

  親眼目睹這道光束發射的吳三桂等人,就像當掉的一動也不動。

  連朱由檢都是半晌才恢復神智,急急耳語問奏:“夫人,這法寶乃是何物?”

  憑你們的智慧,很難解釋啊!

  幸好奏早有準備,將精簡版答案端上。

  “皇上,此乃古時黃帝製作,對抗蚩尤的其中一件兵器——神兵.天魁斯。”

  奏並非開玩笑,此劍確是產自黃帝時代。

  它不未未來物品,奏僅是將過去失傳的文明遺物重製出來。

  將次元質子炮微型化,再結合劍刃製作,同時兼具近戰及遠戰的超級兵器。

  一炮發射,驚天動地泣鬼神!

  然而這樣的神物,仍不足以對抗蚩尤這頭外星入侵者,最終損落毀壞。

  只是現在拿來炫武揚威,倒是適宜。

  朱由檢心臟猶在猛跳:“想我中華古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傳?”

  奏黯然道:“時代洪流,滔滔巨浪,失去的東西,多到皇上無法想像。”

  根達亞文明、米索不達亞文明、穆文明、亞特蘭提斯文明……人類僅是這個行星上第五度孕育的文明。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事,是人類未曾知道的。

  舉劍指天,殷紅大劍,在暉陽之中,更見豔紅。

  “諸位,天命所歸,乃在朱明。我乃奉天仙神諭,下凡輔助崇禎。定當掃清六合,席卷八荒。使萬民傾心,四方仰德!逆賊李自成,不知天命,妄行稱帝,作惡多端,必將討伐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