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木匠皇帝》第61章:皇后產子
    有了新式的槍支,朱由校對於未來即將到來的戰爭也放心不少。之前的火繩槍威力小,射程也近,對於八旗重步兵,殺傷力其實有限。可是新槍,更換了紙殼子彈,使用苦味酸作為底火,威力比火繩槍不知道要大到哪裡去了。

  七月初,孫承宗、毛文龍都上奏,金兵在集結,近期會有大動作。

  朱由校派何如寵前往蒙古聯絡林丹汗,又讓孫承宗、毛文龍時刻注意金兵動向。他專門給毛文龍下旨,讓他小心金兵搶糧食,要加強戒備。

  七月中旬第一批五千支新式槍支和一萬武驤衛士兵,在黃得功的率領下乘船前往朝鮮,聽候毛文龍差遣。臨行前朱由校交代黃得功,此去務必給予建奴重創。黃得功已經試過這新式槍支,對此表示信心十足。

  時間來到了七月底,朱由校就不太顧得上東北的事情了。皇后懷孕已經九個多月了,隨時都有可能生產。

  朱由校現在恨不得天天就待在坤寧宮,張嫣嘴上說著不用,可是心裡也有些擔心。她當然能生孩子,五年之間就生了一個,可是當時她什麽都不懂,後來這孩子生下來是個死胎。

  其實這是客氏暗中做的手腳,當時她還心存一線希望,自己還能再和朱由校歡好,能生個孩子。不知道是朱由校有所察覺,還是覺得歲數大了不能再和乳娘有染,沒有再碰過客氏。

  現在張嫣也沒有多少經驗,不過朱由校為了穩妥起見,特意讓張嫣的母親入宮照顧張嫣。張嫣母親對於女兒自然照顧的周到,她生過好幾個孩子也有經驗。

  禦醫們知道朱由校重視,自然也不敢怠慢,每天兩次來把脈,生怕有什麽差池。就連內閣現在也不找朱由校啟奏什麽事情了,這個時候皇后能生下一個兒子,而且長大成人,比什麽都重要。

  朱由校心裡也很忐忑,他知道古代的醫療條件很不好。就算是皇家,孩子夭折率也很高。他只能盡快能做好準備,可是他也沒有經驗,只能是各方面盡量做到最好。

  最好的接生婆,各種可能突發情況需要用到的東西。能想到的全部準備好,接下來就只有等待了。

  這一等就是半個多月,農歷八月初八這一天早上,張嫣感覺要生了。早就準備好的接生婆,禦醫們全部在坤寧宮候著。

  朱由校不能進產房,便在外面等著。他在那裡坐立不安。旁邊伺候的宮女太監們,自然也都小心翼翼。他好幾次想進去,都被攔了下來,說什麽男人進產房不好。這是什麽鬼規矩,不過他也不能硬闖。

  終於到了快中午的時候,裡屋傳來一陣啼哭聲。不一會,朱由校的嶽母大人,抱著一個小孩走了出來。

  “恭喜皇上,皇后娘娘生了一個兒子,母子平安。”就算是皇后的母親,現在稱呼自己女兒也只能是皇后娘娘。

  “哈哈哈,朕有兒子了。”朱由校抱著這個滿臉褶皺,沒有睜開眼哇哇大哭的孩子,高興的喊道。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周圍的人全都跪倒在地,喊道。

  “好,哈哈哈,陳德潤人人有賞。”朱由校早就有準備,當下吩咐道。

  “奴婢遵旨!”陳德潤連忙說道。

  朱由校將孩子送到嶽母手裡,然後進了產房。陳禦醫見他進來,連忙要跪下,被朱由校攔住。

  “皇上,皇后娘娘鳳體安康,只是剛產下皇子,身子有些虛弱,過幾天就好了。”陳禦醫沒燈朱由校開口詢問,便說道。

  “辛苦你了。

”朱由校說了一句,然後走到了床邊。  “皇后,真是辛苦你了。”朱由校抓著張嫣的手說道。

  “這是臣妾的本分,當不得辛苦二字。”張嫣確實有些虛弱,說話的聲音都顯得中氣不足。

  “你為朕誕下皇子,朕心裡感激,你想要什麽盡管開口!”朱由校這個時候,自然是非常大方。

  “臣妾沒有什麽想要的,只要皇上對臣妾好,臣妾就知足了。”張嫣感動的說道。

  “既然你沒有想要的,那朕就嘉賞你們家裡吧。”這個朱由校也有準備,畢竟一般人都不會這個時候開口要什麽,更何況是皇后,皇后能要什麽?

  “臣妾父親已經是伯爵,不宜過於嘉獎。現在東北事急,皇上還是應該以國家大事為重。”張嫣聽朱由校這麽說,心裡高興,可是嘴上還是客氣道。

  “東北的事情交給孫承宗、毛文龍他們來做,朕就是著急也沒有用。現在照顧好你和皇子,比什麽都重要。至於封賞都是應有之意,你先好好休息。朕下午再來看你。 ”朱由校知道產婦這個時候,應該休息,便拍了拍張嫣的手,轉身離開。

  皇后產下皇子的消息,很快就在宮內外傳開。大臣們也都很高興,別說是皇帝,就是普通人家也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更何況是皇帝。現在皇帝有了兒子,對於大明朝來說都是一件喜事,大臣們紛紛上奏折向朱由校道喜。

  朱由校下旨給皇子取名天佑,又封太康伯張國紀為太康候,將自己的皇莊拿出了一千傾賜給了他,又賞了一些金銀珠寶。

  宮裡的太監宮女們都多領了三個月的工資,服侍張嫣的宮女太監每人多領了一年的俸祿。禦醫賞銀一千兩,接生婆賞銀一千兩。這些錢都是朱由校從內帑出拿出來的,朝臣們也說不出來什麽。

  中秋節按照慣例,宮中設宴宴請皇親國戚、文武重臣,官員們紛紛道喜,朱由校心中也高興,對這些人都給予了不同的賞賜。

  這幾天皇后的身體好了許多,皇子也能吃能睡。接下來朱由校就開始關注東北的事情,這時候查看奏折才發現,十幾天前皇太極率領四萬八旗士兵從盛京出發,準備攻打朝鮮。

  毛文龍和孫承宗都有準備,不過皇太極也不是吃素的,調集了一萬多精兵駐扎在了大凌河對岸,防止明軍從背後進攻。至於蒙古各部落,現在也顧不了那麽多了,後金糧食現在缺的很厲害,這場仗算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糧食。朝鮮糧食很快就成熟,到時候只要攻打朝鮮順利,很快就能解決缺糧的問題。皇太極的如意算盤打得很好,可是事情的發展往往不會這麽如他的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