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木匠皇帝》第51章:當今局勢
    第二天,京城西苑無逸殿,湯若望就要在這裡給大明的官員上課。作為這堂課的發起人,朱由校也親自當場,想聽聽湯若望講的到底是什麽。

  參加這堂課的有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三司主官、在京禦史、翰林院的一些官員,以及一些勳貴大臣。

  為了這堂課昨天宮裡忙活了一下午,搬了不少椅子。湯若望站在最前面,後面有一個塗了黑墨的木板,可以用石膏寫字。按照道理來說這不合禮法,怎麽能讓皇上坐在下面?不過朱由校不在乎這些,大臣們也知道這種無傷大雅的事情沒什麽大不了的,便也沒有什麽人說三道四。

  湯若望看著下面坐著的這些人心裡還有些激動,畢竟這些人算得上是整個大明帝國最有權勢的人。給他們上課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這堂課講的好不好,也關系到大明帝國統治階級最高層對於西方的態度。還好他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做了幾個深呼吸平複了一下心情就開始講課。

  湯若望為了講好大航海和西方國家介紹,他的切入點很有趣,他先從地球是圓的開始講起。

  “在西方,古人認為我們居住在這片大陸是方形的,後來他們覺得不對,認為是圓形,中國古代也有天圓地方的說法。後來人民逐漸認識到,我們居住的這片大陸是一個球形。這一些學說在二百年前得到了西方人的普遍認同,因此有航海家提出從歐羅巴大陸向西航行,就可以到達中國。於是有一個叫哥倫布的人,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開始了嘗試。”湯若望的官話講的不是很標準,帶有一些廣東口音,不過大家倒是能聽懂。

  湯若望從哥倫布開始講,講他發現了新大陸,再講達伽馬發現從海上到達了印度,麥哲倫完成了航海旅行。從西班牙講到葡萄牙,再講到荷蘭。

  從荷蘭講到法國,再到法國的宿敵英國,然後講了他的故鄉神聖羅馬帝國,從而引申出意大利。當得知面積還沒有中國一個省那麽大的葡萄牙,海外居然有大明這麽大的海外領地。明朝這些官員,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待到大航海和西方主要國家介紹的差不多了之後,開始了學生提問的時間。

  首先提問的就是范史,他問的問題也很簡單,費這麽大勁,找到新大陸有什麽意義?

  “我毫不避諱的說,最早哥倫布之所以想要前往東方是為了賺錢。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到了歐羅巴價格會搞好幾倍,甚至十幾倍。在歐羅巴,家裡如果有中國的瓷器,那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至於說穿絲綢,那是國王才能有的享受,代表著身份。在馬可波羅寫的遊記裡,中國是一個遍地是黃金的地方,很多人都想到中國來發財。結果陰差陽錯,他們到了新大陸。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感到很沮喪,直到發現了白銀和黃金。”湯若望倒也沒有說什麽西方人為了感化落後的土著之類的事情,甚至說了一些剛開始的時候與土著之間的戰鬥,最後說到移民當地。

  “自古以來就有得其地不可耕,得其民不可使的說法。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先秦以前,現在的湖廣地區,在中原人看來是蠻夷之地。一直到三國時候吳國才開始開發江南,五胡亂華,晉國南遷,江南才真正的開發起來,現在的江南誰還能說是蠻夷之地?自秦漢以來北方遊牧民族經常南下侵略,中原王朝的應對措施就是修長城。打敗了他們之後也隻讓他們俯首稱臣,理由就是得其地不可耕,得其民不可使。

草原本就是放牧之地,為何要耕種?我中原土地有限,能養活的人口也有限,西班牙等國現在是小國,可是他們的土地卻很大,再過幾十年上百年,他們也能繁衍出億兆黎民。到時候子孫後代會不會怪我們在這個大航海的時代,沒有為他們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湯若望說完,范史還想說些什麽,卻被朱由校抬手打斷,自己說了起來。  “啟稟皇上我大明子民擅於耕種,而不善於放牧。且故土難離。縱然我們佔據新的領土,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范史見朱由校說完,便站了起來說道。

  “我大明子民為何擅於耕種,不是因為他們天生會耕種,而是從小周圍的人都在耕種。大明的子民若是從小在草原長大,周圍的人都放牧,他自然也會放牧。至於不願意背井離鄉,那范禦史為何背井離鄉到京城做官?”朱由校對於不願意背井離鄉不認同,反問道。

  “臣自幼學習四書五經,到京城做官自然是為了效忠皇上、報效國家、造福百姓。”范史一愣,隨即開口說道。

  “你說的沒錯,對於你來說,你報效國家、造福百姓的信念戰勝了背井離鄉的愁楚。對於百姓也是一樣,現在北方各省都出現災情。百姓為了吃飽飯很多都做起了流民,難道這不是背井離鄉?如果我大明海外也有一方沃土,讓這些百姓前往耕種他們會不願意?”朱由校望著范史再次反問道。

  “這……”范史被朱由校這麽一問愣了一下,說的是啊,百姓受災淪為流民也是背井離鄉。

  “百姓遷徙到海外固然是背井離鄉,可是也總好過淪為流民食不果腹的好,況且流民多了容易生亂,這也不是什麽好事。當今天下正處於變革之中,幾百年前打仗的時候還靠著弓矛刀劍,現在軍隊大多裝備火槍。多了解外面的事情對於我們有好處,起碼可以知道外面現在變成什麽樣子了。”朱由校見范史沒有話說,又說道了現在的國際形勢。

  “范禦史這些日子一直上奏折,說皇家水師無用,南方有鄭芝龍可用,可保大明海疆。鄭芝龍固然實力強大,可是他才新降, 其人品性如何尚未可知。況且剛才聽了湯若望這番話,你們也應該知道,現在西方各國都在進行海外領地的開發明萬歷三十二年,荷將韋麻郎率軍艦兩艘偷襲澎湖,天啟二年,荷蘭艦隊再次侵佔澎湖,同年在台灣建城。現在的台灣已經有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在那裡佔我國土,再過些年他們就是第二個倭寇!若是你們覺得這水師不宜由朕親自掌握,朕也願意將水師交給兵部統領。”朱由校來之前查看過之前的奏折,知道這些年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已經佔領了部分台灣地區,所以也能舉出例子來。

  “臣考慮不周,還請皇上恕罪!”范史真的不知道這些,他只是想批評一下朱由校賺個名聲而已,如今這事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角度,他自然不敢再堅持自己的說法。

  “臣等考慮不周,還請皇上恕罪!”和范史一同上奏的禦史們,也都站起身來,跪倒在地。

  “不知者不歸罪,你們都起來吧。”朱由校擺了擺手,然後繼續說道“皇家水師統領之事,可由內閣商議決定。今天聽了湯若望講的課,想必你們對於西方也大概有所了解,對於現在外面的世界也都知道一些,我大明究竟是投身於這大航海的時代,還是和以前一樣,視外國為蠻夷你們也該好好思量一下。朕不想後世的人提起朕就說,就是這個人錯過了大航海時代,導致我中國現在四面環敵。好了今天就到這裡吧。”

  朱由校說完站了起來,陳德潤連忙上前扶著朱由校的胳膊,向外面走去。

  “臣等恭送皇上!”後面的大臣們跪了一地。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