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木匠皇帝》第28章:應對之策
  正月初六,休息了五天的大明朝官員們又開始上班。不過看樣子很多人都沒閑著,只是第一天,就有一大摞奏折呈了上來。

  “皇上這些奏折是各地的禦史參不法宗室的折子,大部分都是欺男霸女、霸佔田地、強買強賣。”陳德潤看著朱由校有些疑惑的目光,連忙解釋道。

  “此事交給宗人府、禮部、刑部、禦史台、大理寺,協同處理,讓各地的錦衣衛將事情核實清楚,證據確鑿的依法嚴辦!”朱由校聽說是這些事情,當下吩咐道。

  大明也是有宗人府的,只是後來宗人府沒有了什麽實權,權利都交給了禮部,只有虛銜而已。不過這種事情宗人府還是要出面的,這叫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朱由校年前那一番動作,禦史台的禦史們看在眼裡。現在朝廷沒有什麽大事,既然皇帝想整治宗室,他們自然要積極響應。現在皇帝不好罵,沒有什麽大過錯,無非是不上朝而已。各地的宗室,參起來毫無壓力,還能博得一個不畏權貴的名聲。禦史們想要清名,朱由校想整治宗室,算是互相利用吧,有了這些東西,整治起他們來也沒有多少壓力。

  朱由校的意見被陳德潤傳達給了內閣,內閣對於這樣的事情自然也樂得順水推舟,宗室自己作死,又能怪的了誰。

  不過這都是一個小插曲,沒過一會,陳德潤一路快跑送了一個奏折進來。

  “皇上薊遼督師孫承宗有500裡加緊送到。”

  聽說是500裡加緊,朱由校心裡咯噔一聲,莫非是建奴又有什麽動作了。連忙接過了奏折,看了一會送了一口氣,不過緊接著眉頭皺了起來。

  這份奏折的主要內容是:探子回報,建奴派莽古爾泰、嶽托帥兩旗人馬不日東征朝鮮。另外皇太極親帥兩旗人馬與蒙古各部會盟,準備征討察哈爾部。

  看來皇太極的日子確實不好過,東征西討也是為了應對糧食不足,資源短缺的問題。朱由校合上了奏折,思索著,既然是這樣那就更不能讓他如意了。

  “召六部尚書、內閣諸臣,武英殿覲見。”朱由校覺得這事得和大臣們商議一下,自己做主以後被他們知道了,也不好看。

  朱由校來到武英殿的時候,幾位閣老、六部尚書已經在武英殿等著了。

  “臣等參見吾皇萬歲。”在劉一燝的率領下,十幾個人一起向朱由校行禮。

  “諸位免禮,都請坐吧。”朱由校擺了擺手,然後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今天朕接到了孫師傅傳來的500裡加急,皇太極準備兵分兩路,一路向東征伐朝鮮,一路向西征討察哈爾。具體的詳情都在這奏折裡,你們看看吧。”朱由校簡單的將事情說了一遍,然後把奏折給了陳德潤。

  陳德潤拿著奏折,給在場的大臣們傳閱。

  朱由校端起茶杯喝了兩口茶,見大臣們都看完了,這才放下了茶杯。

  “此事該如何處理?”朱由校望著諸位大臣,輕聲問道。

  “臣以為,建奴此次興兵,與皇上之前查處八大商有關。原本八大商準備運往遼東的物資,被我們查處,皇太極沒有補充,所以才興兵。既然他要興兵,我們自然不能坐視不管。尤其是朝鮮,去年朝鮮就被建奴征討。今年如果再來一次,如果朝廷沒有動作就怕朝鮮會離心離德。以臣之見要做兩手準備,第一:命孫承宗、袁崇煥率兵騷擾建奴,擺出一副要進攻的態勢,讓建奴不敢肆意興兵。第二:將此事告訴朝鮮和林丹汗,

讓他們有所防備,免得被建奴打個措手不及。”劉一燝雖然不怎麽精通軍事,可是真麽些年,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說起方案來也頭頭是道。  “劉閣老所言甚是,孫承宗和袁崇煥也要做好兩手準備。第一,如果建奴迎戰,則謹慎行事,不可過於冒進。第二,如果建奴不應戰,則可以適當的加強進攻,有機會能收復幾座城池那就再好不過了。”已經調任兵部尚書的袁可立說道。

  “建奴此番動作,讓朕很擔心,一旦他們征服了朝鮮,則沒有後顧之憂。寧遠一線雖然固若金湯,可是一旦建奴征服了察哈爾,則可以多出千裡戰線。這些年朝廷主要精力都在寧遠,如果建奴從別處入關,各地關口是否能抵擋的住?如果抵擋不住,建奴長驅直入可以直接威脅京畿。”對於寧錦防線朱由校當然不擔心,他擔心的是久無戰事的其他關口。

  “臣正要上奏此事,近年來朝廷為了遼東之事不斷加餉,大量錢財用於經營遼東。其他各地邊防糜爛,若是建奴真的征服了察哈爾,各地關口必不能守。以臣之見,當選派乾吏,巡視各關口,檢查訓練邊防。臣聽說各關口冒領軍餉嚴重,很多地方登記冊上有幾千人,實際上幾百人都沒有,應該招募精壯補充邊防。另外各地屯田也被破壞,臣請重新恢復屯田,減輕朝廷負擔。現在戶部雖然不缺銀子,可是缺糧食,這幾年北方各地均有災情,糧食欠收。南方許多糧商趁機囤積糧食,哄抬市價,此事不可不察。”說話的是新上任的戶部尚書畢自嚴。

  “糧商囤積糧食一事,可以讓各地錦衣衛嚴查,凡是有惡意哄抬市價者,必然嚴懲。只是現在北方糧食欠收,糧價上漲是必然之事。朕聽說安南等國,一年三熟,朝廷是不是可以派人到各國收購糧食,就算他們今年糧食不多,也可以和他們約定糧價,以後年年購買。海運糧食到天津,然後再分到各地,比起從南方運糧食到北方消耗還要小一些。”朱由校一直就有從東南亞進口糧食的打算,不過這是第一次提出。

  “購糧之事可行,近幾年兩湖開始大面積種植棉花,糧食種植減少。原本兩湖是糧倉,現在需要買糧食。江南的商人便從安南等地購買糧食到兩湖換棉花,不過規模不是很大。朝廷出面到安南等國購買糧食,可以解決糧食的問題。”畢自嚴不愧是打理戶部對年,對於各地的經濟形勢還是很清楚的。

  “從安南等地購糧可行,只是現在鄭芝龍等人雄踞海外,就怕他們會趁機劫掠。”袁可立在一旁開口說道。

  “那就加大船隊規模,同時對鄭芝龍招撫。可以封他南洋水師提督,駐扎在台灣。如果僅僅官職不夠的話,封他一個靖海伯的爵位。招撫鄭芝龍還有一個好處,我們可以在各地開市,與外國交易,收取關稅增加朝廷稅收。”朱由校不假思索的說道。

  鄭芝龍現在勢力漸漸擴大,朝廷無力征討,如果是當年鄭和時期,哪裡還有鄭芝龍什麽事情,說來也奇怪的這姓鄭的難道就適合航海?其實現在明朝水師力量也不弱,只不過分散在各地。這個時期信息傳遞很不方便,指揮幾百艘戰船作戰,不亞於在陸地上指揮十幾萬大軍,這種人才現在也許有,反正朱由校現在是沒有發現。

  招安鄭芝龍的事情,之前福建巡撫就上奏過,當然也同意了,只不過沒有給這麽高的官職,也沒有許諾給爵位。現在朝廷拿出南洋水師提督的官銜,又給了一個伯爵,如果他還不知足,那咬牙也要想辦法除掉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