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木匠皇帝》第26章:皇后有喜
  皇帝要有子嗣這是一件大事,朱由校以前也不是沒有子嗣,那幾個妃子也有懷孕的,正常生下來的也有。可是不是夭折,就是妃子流產。以至於去年朱由校大病之際,只能選擇將皇位傳給朱由檢。

  正所謂父死子繼、兄終弟及,這是古代正常的傳位順序。可是不管什麽時候,皇帝沒有子嗣都是大事。這關乎一個國家的穩定,別說是皇家,就是普通人家這也是大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休妻的七出之條,其中一條就是無所出。

  聽說皇后有喜,最高興的當然是朱由校了,兩世為人,這是第一次要當爸爸了,準確來說是準爸爸。得到消息,他立刻來到了坤寧宮。

  坤寧宮上下也都很高興,畢竟主子有喜,他們也會跟著高興。

  “皇后感覺怎麽樣啊?”朱由校有些緊張的問道。

  “回皇上,這才一個多月,哪裡會有什麽感覺呢。”見他這副樣子,張嫣抿嘴一笑道。

  “哈哈,這倒是朕著急了。陳德潤,宮中的穩婆準備好。吩咐禦膳房,皇后的飲食要注意,還有宮中要特別注意,皇后如果有個什麽閃失,朕拿你是問。”朱由校轉過頭來對陳德潤說道。

  “奴婢遵旨。”陳德潤之前知道,皇帝的幾個子嗣因為各種原因都沒有存活下來,現在必須要小心。魏忠賢和客氏不在了,誰知道會不會有別人有什麽特殊想法,當下回道。

  “你們也是,萬不可惹皇后娘娘不高興,否則,朕決不輕饒!”朱由校對跪了一地的坤寧宮宮女太監說道。

  “奴婢不敢!”這些宮女太監怎麽敢惹皇后不高興,當下紛紛說道。

  張嫣見朱由校對自己十分關心,隻覺得心裡暖暖的很開心,猶豫著那件事情要不要說出來。

  “今天中午朕就在坤寧宮用膳,你們沒什麽事情就下去吧。”朱由校向眾人擺了擺手,下人們識趣的離開了。

  “皇后相要些什麽賞賜啊?”朱由校笑著問道。

  “臣妾不敢要什麽賞賜,只是聽說這次因為各地藩王進貢的事情,皇上大怒降了很多藩王的爵位,還罰了很多人的俸祿。”張嫣原本有些猶豫,只是朱由檢托人找到了她,她不說也不太好,便開口說道。

  “確實有此事,怎麽有人求情求到你這裡來了?”聽到張嫣這話,朱由校眉頭一皺,他知道后宮乾政不是一件好事。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后宮的婦人乾政,皇帝很容易受她們的影響,對很多事情的處理就會有失偏頗。

  “皇上恕罪,臣妾該死,這本不是臣妾該管之事。只是信王托人告訴我,想讓我向皇上求情。他說這段時間有不少人找到他,想讓他向皇上求情。他不敢直接跟皇上說,這才求到了我這裡。”張嫣見朱由校臉色不對,連忙跪倒在地說道。

  “你起來吧,朕沒有責備你的意思。”朱由校張嫣扶了起來坐下,接著說道:“只是此事朕也有苦衷,當初太祖皇帝定下這條祖製,本意是與子孫後代共享江山。只是這宗室繁衍太快,現在已經成了朝廷負擔,朝廷每年兩千多萬石糧食稅,現在已經有將近六成供養宗室。如今距離太祖建國不過是區區兩百多年,宗室從不到百人,增長到現在的幾十萬。如果朕不加控制,不過一二十年,宗室過百萬。朝廷就無力供養了,況且宗室不興四業。養這些人比養百萬大軍消耗還大,否則區區一個遼東又何必再加稅銀。為了子孫後代的長遠考慮,朕倒是不怕做一回惡人。況且這幫人實在過分,

上貢居然也以次充好,虛報數目,當真可惡。”  “聽聞皇上此言,臣妾才知道皇上此舉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信王真是糊塗,這種事情也答應人家。”張嫣忍不住埋怨起來朱由檢來。

  “信王一片好心,只是他涉世未深,容易被人欺騙。現在想想,幸虧當日朕醒了過來,否則朝中大臣說什麽他信什麽,用不了幾年,這大明江山可就完了。”朱由校倒是不覺得朱由檢有什麽別的心思,只是只是涉世未深的少爺罷了。

  提起朱由檢他想起來,朱由檢歲數也不小了,按照道理來講,也該就藩了,自己就這一個兄弟,不管怎麽說也不能太過分了,把他封到什麽地方好呢?

  張嫣見朱由校不再說話,好像有些走神,也不敢說話怕打擾了朱由校。她發現自從病好了之後,皇帝變得有些容易走神,而且給人的感覺和以前不大一樣。皇帝現在也做木匠活,但是從原來的癡迷,變成了現在偶爾為之的消遣活動。也許這就是大病之後的改變,不管怎麽說皇帝變得比以前好了,起碼禍害宮廷的魏閹和客氏沒了。

  過了一會朱由校回過神來,見張嫣在那裡呆呆的看著自己,當下低頭看了看,沒有什麽不對啊?

  “噗嗤……”張嫣見他這樣,忍不住笑了出聲, 然後趕緊用手掩住了嘴。

  “以後再有這種事情,你就回絕吧,若是被外朝大臣們知道了,又開始嘮叨了。”朱由校笑了笑,不好意思直接說不讓張嫣乾政,只是拿大臣們說事。

  “臣妾知道錯了,以後絕對不管這種事情。”張嫣是個聰明人,知道皇上什麽意思,當下說道。

  朱由校和張嫣又說了一些夫妻間的話,在坤寧宮吃過了午飯,朱由校又回到了乾清宮,既然皇后不要封賞,那就給她家裡人一些賞賜吧,當下吩咐賞賜張嫣的父親太康伯張國紀一些財物。

  皇后有喜的事情傳到了外朝,大臣們也很高興,按照慣例上表稱賀。

  沒過兩天就到了過年的時候,天啟七年就這麽過去了,歷史上這一年朱由校八月就駕崩了,朱由檢繼位,這一年對於大明朝也是一個轉折年。

  從明年開始,大明朝的形勢陡然緊張起來。歷史上崇禎殺了魏忠賢、召回了礦監,更換了內閣。本以為重用東林黨人士,大明內憂外患必然迎刃而解。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事情變得更加糟糕了。可是現在朱由校被穿越者穿越了,歷史也發生了重大改變。

  魏忠賢同樣是被除掉了,不過朱由校通過整治閹黨獲得數千萬兩白銀,對山西晉商動手,礦監們也被宰了肥羊。這一年算下來比歷史上這個時候多出了幾千萬兩的銀子,欠士兵的餉銀發了下去,陝西的災情也得到了控制。至於外患,孫承宗和袁崇煥回到了遼東。歷史上的大漢奸八大晉商被抓了起來,年後就該被砍頭了,想必後金的形勢比歷史上要差很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