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木匠皇帝》第7章:養生與糧食
  天一冷朱由校哪裡都不想去,古代保暖的衣服太厚了,行動也不方便,就窩在暖閣裡和陳禦醫練習氣功。這一個月來,朱由校的氣色越來越好,現在與普通人沒什麽區別了。

  “皇上魏公公求見。”這天朱由校剛吃過飯,陳德潤便過來稟報。

  “宣他進來吧。”朱由校也習慣了最近魏忠賢每天過來,便說道。

  魏忠賢這些日子經常往乾清宮跑,這在前兩年比較少見,因為魏忠賢掌握大權,很多事情要處理,不可能天天跟著皇帝。不過最近他覺得自己和皇帝有些疏遠了,這才放下了手中的事情,天天在朱由校面前轉兩圈。

  “老奴叩見皇上。”魏忠賢進了屋裡,恭敬的跪倒在了地上,磕頭行禮。

  “大伴免禮。”朱由校笑呵呵的說道。

  “皇上精神煥發,這些日子身體好多了。”魏忠賢這倒不是拍馬屁,朱由校練了氣功之後,身子確實比以前好了一些,宮中補品很多,每天吃補品練氣功,進步簡直不要太快。

  “陳禦醫的八段錦確實非同凡響,朕這些日子覺得身體確實比以前強多了。”朱由校以前沒有練過氣功,隻道是騙人的玩意,看來這老祖宗傳來的東西確實有其可取之處。

  “陳禦醫家傳八段錦確實厲害,不過老奴覺得這終究隻是養生之道。道家卻有長生之道,之前嘉靖爺的時候,練外丹以求長生,效果不好,陛下何不試試內丹呢?”魏忠賢早就想好了說辭。

  “長生之說太過虛幻,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能活到七十朕也就滿足了。自古以來都喊皇帝萬歲,別說萬歲,百歲的也沒有吧,能活七十歲的也是寥寥無幾。”朱由校站起身來,魏忠賢連忙上前扶住了他。

  “朕隻想養生,長生不曾想過。你是不是已經找了道士了?”朱由校知道魏忠賢不可能無的放矢,便笑著問道。

  “皇上聖明,老奴這點心思瞞不過皇上,當年王重陽創建全真派,後來他的弟子丘處機到蒙古傳教。前朝的時候在京師建了白雲觀。這白雲觀掌教就是他的嫡傳弟子。全真派以修內丹為主,講究性命雙修,是不可多得的功法。”魏忠賢也跟著笑了笑,然後說道。

  “把他帶進來吧,大伴一番心意朕也不能辜負了。”朱由校見他這麽說對這全真教也有了興趣,便揮了揮手說道。

  魏忠賢出去了一會,領了一個發須盡白的老者走了進來。

  “貧道衛真定見過皇帝陛下。”老道見了朱由校也不下跪,也不叩頭,隻是行了一禮。

  “道士今年貴庚啊?”朱由校見這道士雖然發須盡白,可是面色不錯,實在看不出年紀。

  “回陛下,貧道今年一百八十七歲。”衛真定淡淡的說道。

  這話朱由校是不信的,要說九十多歲他是信的,一百八十七,開什麽玩笑?後世也沒有這麽長壽的人吧。

  “哦,朕學你家道法能成仙麽?”朱由校笑著問道。

  “不能。”衛真定搖了搖頭說道。

  “能長生麽?”朱由校又問道。

  “不能。”衛真定還是搖頭。

  “能活百歲麽?”朱由校再次問道。

  “能。”這次衛真定點頭了。

  “那好,我跟你學。”朱由校笑了若是這老道士說什麽能成仙長生,朱由校肯定不再理會,不過他說可以養生,這還有些可信,然後問向魏忠賢:“宮中可還有空殿?”

  “回稟皇上,

西苑諸殿都空著。”魏忠賢連忙回答道:“西苑有一清虛殿,嘉靖爺的時候就是道場,可以將衛真人安排在那裡。”  “如此甚好,再調一些人過去服侍衛真人。”朱由校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無量壽福,皇上陛下不必勞師動眾,貧道有兩個不成器的小徒孫,可否讓他們進宮?”衛真定不慌不忙的行了一禮,然後問道。

  “就依衛真人,真人什麽時候進宮?朕前去請教。”朱由校見衛真定這麽說,心裡也高興,便開口問道。

  “貧道回白雲觀,收拾一二,明天就可以進宮。”衛真定應道。

  “那我明天去請教真人,大伴此事要妥善辦理。”朱由校點了點頭,又向魏忠賢吩咐道。

  魏忠賢將衛真定送了出去。

  等他在回來的時候,朱由校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大伴,之前朕說召集眾位師傅進京,現在有多少人到京師了?”

  從八月十五朱由校說起這事,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路遠的不好說,但是江北各省的應該都能來到了。

  “回稟皇上,老大人們有二十多人進京了。”魏忠賢見皇上想起了這件事情,便回答道。

  “那就先宴請這些人吧,明天上午請老大人們進京,再召英國公等勳貴作陪。”朱由校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老奴這就去辦。”魏忠賢以為皇帝要忘了這事,沒想到現在又提起了,那這事得好好辦理了。

  魏忠賢出去之後,朱由校突然也沒有了練功的興致,便讓陳禦醫也回去了。

  “孫婷,你們山東老家都種些什麽作物?”朱由校現在宮裡服侍宮女是孫婷,和之前侍寢的春蘭、夏荷,因為有過魚水之歡,說起話來也隨便了一些。

  “啟稟皇上奴婢老家一般種小麥,谷子,高粱。”孫婷家裡就是農村的對農村的事情自然知道不少。

  “除了小麥和谷子有沒有別的什麽作物?”朱由校聽說玉米、花生、番薯、土豆都是明朝傳入的,難道北方還沒有開始種植?

  “這個奴婢就不知道了。”孫婷搖了搖頭說道。

  “哦,芋頭、玉米、花生什麽的都沒有麽?”朱由校有些失望的問道。

  “皇上您說的這些,花生、芋頭我倒是知道,這些都是貢品,禦膳房有時候會做些。”春蘭在一邊開口說道,隨即補充了一句:“奉聖夫人就喜歡吃花生和芋頭。”

  “你吩咐他們去禦膳房,叫他們找各地進宮的食物過來。要種植的。”朱由校聽她這麽說,便說道。

  “奴婢遵旨。”春蘭領旨離開了。

  這就是見識的差距,孫婷進了宮一直在乾雜活吃的也是普通的東西,春蘭和夏荷在客氏身邊,能接觸到很多好東西,所以孫婷不知道芋頭、花生,春蘭卻知道。

  過了一會,春梅帶著幾個太監走了進來,他們都提著食盒。

  “把東西都放在桌子上我看看。”朱由校見狀知道他們是用食盒來裝東西,總不能把所有東西混在一起讓皇帝看吧。

  太監們打開食盒,將這些食物一盤盤的擺上了桌子。朱由校欣喜的看到了他想要的幾種東西:番薯、花生、玉米都有,隻是沒見到土豆,估計他們覺得這東西生吃太苦,煮著也沒有什麽味道就沒有當做貢品。

  “你們知不知道這些東西畝產多少?”朱由校突然問道。

  宮裡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搖頭道:“奴婢不知。”

  “那就找個知道的人來。”朱由校直接說道。

  “是,奴婢這就去找。”陳德潤知道這事隻有自己去辦。

  半個多時辰之後,陳德潤帶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官員走了進來。

  “臣屯田司主事張浩民叩見皇上。”這官員品階不過是從六品,平時哪裡有機會看到皇上。今天可巧,陳德潤到工部找通農事的官員,工部尚書想了一會才把他推薦了出來。

  “起來回話, 你可認得這幾種作物?”朱由校指著自己挑選出來的幾種作物問道。

  “回稟皇上,臣認得這是花生、番薯、禦麥。”張浩民看了一眼桌子上的三種東西,連忙低頭回答道。

  “那你可熟悉這幾種作物的習性?”朱由校見他認識這幾種東西點了點頭,然後再問道。

  “臣略知一二,花生適合山地種植,禦麥喜溫,番薯喜溫。”張浩民盡量用簡短的話來回答朱由校的問題。

  “這幾種作物畝產幾何?”朱由校知道這三種作物在後世畝產很高,可是在明朝就不知道了。

  “畝產數石,高於小麥。不過花生不宜作為主食,禦麥口感不如小麥,番薯多食胃酸,脹痛。現在這幾種作物南方有種植,不過南方人喜歡吃米,所以一直沒有推廣開來。”張浩民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有人知道怎麽種植這些東西麽?”朱由校又開口問道。

  “回皇上,這些作物南方福建有種植,當地農戶會種植。”張浩民回道。

  “朕知道了。”朱由校聽他說了這話,知道自己想推廣這幾種作物有些異想天開了。現在氣候還算正常,百姓自然不願意種植這些東西,等到氣候不正常的時候,想種就晚了。再說了老百姓也不願意種植自己不認識的新物種,這是在現代都不好辦,何苦是古代。

  朱由校又簡單的問了其他一些問題便讓他離開了,這搞得張浩民有些莫名其妙,難道皇帝是要推廣這幾種作物?不過想歸想,他也知道這東西不好推廣,沒有幾年功夫是不會有效果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