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帶著經典必背在異界》第173章 整合與畫境
且說許年在服下而立丹後以期在提升一個小境界的時候出了岔子,險些將心神永久的沉浸在寂滅似冷清的蒼穹之中,他是第一次遇到修行中這種走火入魔的狀況,這也讓他心情不由得低落起來。

 但好在他調整情緒的能力還算不錯,在經過將近半夜的仰望天穹與靜思己身後,許年終於借著旭日初升之時天地之間磅礴而起的積極朝氣將心態調整好。

 此刻的許年關上窗戶回到書案之後落座,他並沒有立時便繼續修行,而是先拿出準備好的食材美美的吃了一餐,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硬頂著身體的空乏去修行的話效率很低,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有可能引起真靈反噬。

 喝下最後一口九秦山泉水,咽下最後一口凶獸肉干,在有了飽腹感的同時,許年隻覺自己的氣力恢復速度正在漸漸的加快。

 閉目凝思片刻之後,許年睜開雙眼,拿出紙筆略作思考便下筆而書。

 所寫並不成句,首先是風、水、壯士一去,探虎穴、入蛟宮、白虹十四字,這是他從渡易水歌中所領悟用於戰鬥的神書意;

 然後便是籠蓋四野、風吹草低八個字,此乃敕勒歌中的精華,這是可用於感知搜索的神書意;

 緊接著是“楊花漫漫”、“歸不歸”,此為隔空取物的招式、“惟余一朵在”這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神書意;李嶠風詩中的“千尺浪”與“萬杆斜”,這是能夠加強自己風元水行威力的神書意;霸體狀態固定完成突襲的牧童神書意“前溪風雨惡”;此外還有能提升些許禦靈術的官倉鼠和能調整入靜狀態的贈范曄、詠鵝、溪邊三首詩。

 當然還有那現階段對於許年而言最有開發價值,具有時光之力的神書——回鄉偶書。

 許年在這張三尺白宣上如頭腦風暴般的書寫看似凌亂,實則井然有序,其中自有一條線索貫穿其中,隨著他最後的幾筆圈畫和最後幾個大字落下,其中隱藏的線索清晰可見。

 這一線索也是許年至今修行的成果之所在:

 主攻神書渡易水歌、風;特殊招式送別、五歲詠花、牧童;

 偵查感知敕勒歌;

 入靜加持贈范曄、詠鵝、溪邊;

 禦靈術官倉鼠;

 些微時光之力回鄉偶書。

 少年放下毛筆,目光在這寫圈畫出的招式和神書篇章上緩緩移過,心下思緒也是猶如電轉。

 雖然自己服用了而立丹,體內真靈質量和經脈強度都有了不小的加強,但是因為入靜中出了岔子,自己提升一個小境界的想法落空了,今後再服用而立丹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如此想來自己會在而立境初階這一階段卡上好久。

 如果想要在這七天內快速提升自己的實力,那就不能寄希望在破境上,而是要將突破焦點聚集在對已有神書意和招式的掌握上,尤其是對回鄉偶書中悟得的時光威能多加研習。

 如此理清了自己的思路,許年提筆便在那回鄉偶書四字下面畫了加粗的一道橫線。

 就是你了!

 換過六尺白宣,取過筆洗,調好墨色濃淡,許年拿起一隻小羊毫筆,在紙上細細的作起畫來,他心中的腹稿借鑒字元代畫家何澄所繪的歸莊圖,他欲要畫的則是四明狂客歸鄉圖。

 淡淡細線勾勒是為定下畫中人、物、景的比例;不同的墨色皴染是為了給樹乾和天空分出層次;活靈活現村口頑童是想要增強畫面的靈動性;描摹傳神兩鬢斑白的歸鄉老者,是為了凸顯詩作的主題……

 前生許年常聽人道,書法及繪畫都可以修身養性,其的確如此,而能修身養性的原因則是在於完成一幅好的書畫作品,所必須的是始終如一、長時間的全神貫注。

 用正楷在三尺白宣上寫一幅二十八字的七言絕句,大約需要半個時辰的精神高度集中;而在六尺宣上畫上一幅涉及人物、景物,描繪細致且能夠傳達感情的上佳作品,那就不是能用時辰作為計量單位了,其需要的用天來計數。

 作畫過程中,許年初時畫上一兩個童子,但是又覺得意境上差了許多,不能表達出相見不相識的意蘊,故而不覺的滿意,只能再換上一張六尺宣,重新來過,再打了幾個草稿做了小樣之後才感覺稍稍好些,滿意的點點頭。

 如此這般,從日出之刻到日上三竿,僅僅是打草稿就將近耗費了半天時間。

 許年之所以如此專注的要作一副精益求精,極度貼合事情的畫作,是因為從畫作中了解詩情更為直觀,更為容易,更能豐富自己的深層入靜時幻境的內容。

 一筆一劃,全部身心沉浸於作畫中的許年,仿佛此刻並不身處靜室之中而是前生中的大學畫室,畫室中並不是只有他一人在作畫,還有他的同學、他的導師。

 “許年,這一筆痕跡太重,失了意境需要重來。”

 “這枝乾處理的還不錯,但是失之於挺拔,在這畫境中當以蒼勁虯曲的彎枝為佳。”

 “一定要記住,這幅畫的人物形象首重神韻而非素描似的極致刻畫……”

 金烏落下,雙兔東升,靜室中點燃了書案上的油燈,也點燃了書架旁的蠟燭,與這黃色的光影了,恍惚中似有同學和導師在耳畔指點。

 四五個頑皮的童子在村口粗壯蒼勁的柳樹下追逐嬉鬧,一個童子帶著稚氣和好客的熱情似是在向一位老者說著什麽……

 隨著六尺白宣上人物與景物的漸漸豐滿, 許年的筆法也越來越熟練,修改和需要打草稿的次數也漸漸減少,他的心中之所想漸漸化作筆下之所繪。

 人物活靈活現、生動傳神,其言其形直欲破紙而出;景物斑駁,光影淡淡,布滿了歲月流逝的痕跡,極具時間的滄桑感。

 此時月上中庭,星光燦然,燭光下的畫作整體布局已經無礙,隻余細節還需要雕琢。

 畫著、畫著……

 不知何時畫作上泛起了青色的靈光,少年手中之筆漸漸的慢了下來,並非是他懈怠,而是自清晨之後全部心神沉浸於畫作的他已經疲憊至極,精神陷入了奇妙的恍惚中。

 忽然!

 但聽啪嗒一聲輕響,羊毫彤管滑落在地,少年竟是伏在書案上昏沉沉睡去,而少年周身閃爍著和畫作上別無二致的清光則表明。他並不是簡單的昏睡,而是在作畫的過程中,深層入靜了!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