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北明不南渡》第486章 受降
是再次接觸。

而不是第一次接觸。

孔有德三人,為了能夠讓明軍接受他們的投降,也是竭盡所能了。

韃清的覆滅已經無法避免,繼續和明軍為敵無異於自尋死路。

只不過明軍一直不松口,還推了一個乾掉多爾袞的條件,如果不然,或許他們早就已經獻出了耀州。

實際上,劉理順也想接受孔有德的投降,畢竟可以兵不血刃的得到耀州,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削弱韃清的力量。

孔有德和袁樞私下裡的接觸,劉理順並不知道這個事情。

他之所以沒有答應孔有德投降,一方面是權限不夠,至少得請示戚宗明。

一方面是孔有德他們的要求有些過分,他們竟然要求朝廷收編漢軍旗兵力的同時,讓他們繼續作為這些士兵的統領。

並且永鎮邊疆。

這就有些想多了。

所以劉理順無法答應,況且他也不急,尤其是聽說三路軍取得大勝之後,對於孔有德三人,更加不屑一顧。

愛降降,不降滾蛋,劉理順不信,這些漢奸還能比多爾袞的滿軍旗更硬更難打?

“投降可以,必須自縛於陣前,聽候朝廷發落,不然待天軍將至,必戮汝身,盡滅汝族。”

孔有德三人看到劉理順的回復,心情更加焦慮了。

明軍也太硬氣點了吧,如果是崇禎的時候,哭爹求祖宗的也想方設法的讓叛軍投降。

但現在完全沒有,傲嬌的明軍似乎自視武力強大,根本不在乎敵人投不投降,在他們看來任何的抵抗都可以被強大的武力摧毀的一乾二淨。

不過,現在的情形也確實如此,明軍有傲嬌的本錢。

這就讓孔有德難受了,媽的,難道非要等到明軍推平了遼東,成了階下囚後被殺麽?

“是不是咱們的要求太過了些啊。”尚可喜也很憂慮,嘴巴都上火起泡了。

“咱們畢竟也為韃子做了事,讓咱們繼續統兵,明廷肯定不放心,以遼寧皇帝的性格,能答應才奇怪了。”

“可如果咱們不統兵,豈不是任人揉捏,到時候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孔有德知道,他們的處境是,不想統兵也得統兵,不然沒有任何軍事威懾力,朝廷要殺他們那不是一句話的事情。

所以理想的狀態下,應當索要一定的兵權,這是他們活命的最大保證。

三人沉默,他們也知道處境並不好。

但內心也有松動,倘若有一分的活路,他們也會想方設法的抓住。

“朝廷說不殺咱們了麽?”耿仲明說道,他倒是不在意投降之後能不能統兵,他隻想要一個投降大明,也不會被殺的保證,然而並沒有。

“朝廷也沒說殺咱們吧,”尚可喜這麽一說,其他兩個人都是一愣。

似乎真的是這樣,看的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卻是完全相反的。

劉理順的回復比較模棱兩可,並沒有準確的說法。

明軍那邊並不著急,但孔有德三人卻不得不著急,他們也意識到越早投降越有利,如果等到明軍兵臨城下,大舉圍殺他們的時候,再去考慮投降的事情,連他們自己也說服不了自己,明軍還有什麽不坑殺他們的理由。

三人斟酌了一番,不得不再次放低自己的要求,與劉理順進行第二次投降的商議。

二次磋商,三王只要明軍保證,只要他們投降之後,能夠保證他們的生命,以及家人的安全。

只要許下承諾,便願意帶著三萬漢軍旗,同時還有手中的滿八旗軍兵,貴族俘虜,以及耀州以及海州,蓋州等軍事要塞全盤投降明軍。

簡直就如同天上掉下的餡餅。

 劉理順並不是善於拿主見的人,尤其是漢軍旗全部的投降,由他來統籌接收的話,定然是大功一件。

但是,對於三王的人身安全的保證,劉理順還真不敢承諾。

孔有德三人,以及吳三桂,乃是朝廷之中公認的漢奸,無數次討論中,對於他們的存在都是口誅筆伐,深以為恥。

朝廷對於漢奸,似乎完全是敵視的狀態,切齒的程度相比於韃子還要痛恨。

韃子作亂,畢竟是外族的上躥下跳,但身為漢人卻為韃子做事,就純粹是人品問題,出賣國家,出賣民族。

劉理順再次向三路軍匯報漢軍旗的狀況,讓戚宗明來定奪。

戚宗明覺得雖然由於路途原因,來不及等到北京的定奪。

但是考慮到征服遼東的進展,還是盡早的接受孔有德的投降為好。

得到蓋州, 海州,耀州三地,實際上已經等於將遼東的大部收復了回來,而只剩下的遼陽,在多路大軍的圍攏之下,就如同甕中的老鱉,燉了就好。

至於孔有德三人,能不能給他活命?戚宗明也說不準,如果聖上要殺他們,誰的攔不住。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口頭答應孔有德,會保住他們的小命,讓他們乖乖投降。

事後反悔又怎樣?

 他們孔有德還能化作厲鬼來索命不成?

得到了戚宗明許諾的劉理順,永遠是有了主見,第三次和孔有德三王的投降會談,最終達成了結果。

遼寧二年四月十二。

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率領耀州三萬漢軍旗,出城向明軍四路軍,劉理順部繳械投降。

上交了作為順王的王印,官服,戰甲,武器。

城中的輜重,糧草,戶簿等等,全盤交割給明軍。

以及逃到他們這裡來的多鐸豫親王的七百八旗兵,一百五十三羅刹人助力。

孔有德三人,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望著劉理順,現在他們便是明軍的人……還望對他們溫柔一些。

劉理順畢竟熟讀詩書,在軍部也是一個文化人,自然不是張煌言那種暴虐屠夫可以相比。

性情溫和,不苟言笑,本本分分,擅不越俎。

殺降他是乾不出來,朝廷和戚宗明都沒有相應的命令。

按照和孔有德商討的條理,接收降部,將漢軍旗集中關押,設立營地。

正常的供應糧草,安置部眾,防止可能出現的叛亂。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