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見狀,不願勉強,遂揮手道:“胡管事去忙吧。”看著遠去的胡管事誘人的背影,他卻沒有再像初見她時的衝動和急切。
人,不能因為眼前的苟且,卻忘記自己的理想。而他的理想,是江山,是漢民,是美女。有了江山,安頓好了百姓,他就可以肆意妄為了。現在,他沒有時間,也沒有資本。
想到書房中收錄的關於司馬炎后宮人數的情報,他不禁咂舌於司馬炎的荒淫,宮中姬妾居然有近萬人,想想都讓人麻頭。若是他當皇帝,究竟要選多少人呢?
這個問題他不想頭疼,畢竟太遠,也太不切實際。
他收斂雜亂的思緒,回到書房,開始翻閱平州方面的情報。
平州漢人戶數僅二萬余戶,人口十三四萬,卻分布在五郡二十六縣,大縣三四萬人,小縣一二千人。人數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東部有高句麗,乙弗利於公元300年繼大王位,即位後就接二連三地發動戰爭,企圖用武力奪取遼東及樂浪地區。樂浪和帶郡兵力不足兩千,軍民疲於應付。
西部和北部多為鮮卑內遷之地,更有大小鮮卑族眾近百。勢力較大的部落為幽州段氏鮮卑、平州慕容鮮卑、再往北則是宇文鮮卑,小點的部落則有邊塞鮮卑素連、木津等部。
這些鮮卑部落經常襲擾幽州和平州的郡縣,掠奪財物和人口。例如慕容廆即位後,上表晉武帝請求討伐宇文鮮卑,未被同意,於是侵犯遼西郡,殺戮劫掠,無惡不作。後晉武帝派幽州諸軍討伐慕容廆,在肥如被晉軍打敗。此後又劫掠昌黎,年年不斷。
看到這些歸集起來的信息,秦漢心中憤懣不已。這些異族視漢人如豬狗,屠戮劫掠,居然只是被打敗認輸即可。那種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氣魄,似乎都已煙消雲散。
這些狗皇帝,從來沒有想到過被劫掠、被凌辱的百姓的痛苦,只要不起大的爭端,居然都能忍得下去。
秦漢卻無法坐視不理。他取出地圖,將平州四方勢力逐一標記,在心中暗自捉摸。
高句麗實力並不強,只是因為遼東和樂浪郡的兵力太弱,致使防守反擊不利。而且樂浪郡和帶方郡兩郡較為偏遠,人口也少,並不被重視。
想到後世鮮北礦產豐富,幾乎佔據了整個半島儲量的80~90%,鐵礦石、煤炭、金銀礦藏等儲量豐富。
若是能夠佔據樂浪和帶方兩郡,東製高句麗,南侵三韓,就可以建立穩固的陸上根據地。同時,可以大量招徠人口,擴充漢人的數量,使得整個半島成為漢人的土地。
想到這裡,他暗暗下定決心。這次從平州回來,一定要立刻整頓軍備,借機佔據樂浪和帶方兩郡,從而打開未來的戰略格局。
人口,代表著兵力,代表著生產能力,代表著消費能力,代表著擴張能力。而目前,他清醒地意識到:人口數量已經嚴重製約著長島勢力的發展。
想到這裡,他準備兩張帛紙,寫下自己需要手下人做的事情。一張給胡姬,一張給王方明。
秦漢在書房中籌劃到很晚,環兒叫他吃飯他都沒有出屋。簡單地吃了幾口,就繼續查缺補漏。
第二天,秦漢來到秦顧氏房間,看到母親和顧秋言正在吃飯。
他上前向母親問安,並喊了句秋言姐姐。
秦顧氏招呼他一起吃飯,不過看著對他表情淡淡、不愛搭理的顧秋言,他明智地回絕了。
他說道:“母親,
平州商鋪被封,管事及夥計都被下獄。我想去平州走一趟,查看緣由。” 秦顧氏手中的筷子“啪嗒”兩聲,掉落在桌上。顧秋言端起的粥碗也傾灑出小半碗粥。
秦顧氏滿臉擔憂的表情問道:“不能派其他人去麽?”
秦漢懇切地說道:“母親,既然孩兒做了這長島之主,豈可見危而惜身,日後又怎能服眾。況且,自父親掌親衛營後,即隨爺爺征戰四方,建立秦家在海上的威名。孩兒又豈能縮在島上,墮了祖上的榮耀。”
秦顧氏猶豫半晌,長歎一聲道:“秦家俱是好男兒,母親自不會阻你。只是,我已定行程,無法坐鎮長島,秋言又要隨我回鄉,這島上事務又可托付何人?”
秦漢毫不猶豫地說道:“母親,胡姬做事一向周全,又深孚眾望。我建議由她暫替我處理島上的事務。”
秦顧氏聞言,心中不由生疑。她定睛朝秦漢看去,卻未發現什麽異常。
略一猶豫,她開口說道:“胡姬的能力,我是認可的。只是你一向不親近胡姬,今日怎會突然提起她來?”
秦漢笑道:“生死之間,突然想起小時候胡姬姐姐帶我的情形,覺得自己長大後,過於疏遠胡姬姐姐,還經常惡言惡語,傷了胡姬姐姐的心。昨日邀胡姬姐姐談事,驟然發現,過去的任性太孩子氣,這才體會到胡姬姐姐的好。”
秦顧氏聽完不知可否,卻突兀地問道:“之前,你可是一直喊胡姨的?”
秦漢聞言,有些忸怩的說道:“孩兒思忖,胡姬也不比孩兒大幾歲,喊姨面子上過不去。”
秦顧氏強憋著笑意,也不想去猜度其中的貓膩。孩子大了,想法就千奇百怪了。事事都為孩子操心,豈不是要累死、氣死。
她點頭道:“胡姬自幼陪伴我,聰明好學、忠誠可靠。她隨我到秦家後,最初侍候我,待你出生後,就照顧你。她在處理府內事務上能力突出,又有協調處理事務的能力,遂重點處理外務。秦家的事務,她內外兼通,倒是好人選。”
秦漢笑道:“就知道母親會答應的。”
看著秦漢漸漸離去的背影,秦顧氏輕聲說道:“子元真是大了,想法也與過去不同了。秋言,你是走是留,還是做個決斷吧?”
想到昨日秦漢的所作所為,顧秋言心中泛起一陣波瀾。但是想到他那麽親昵地稱呼胡管事,她又心有不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