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是黃巾軍最多的一個州,大小渠帥十幾個。多則五萬余人,少也有萬余以上。
如果說包括老幼家眷等,那就是百萬往上。就算拿起了武器的也有近百萬。大漢有多少人?天下黃巾軍又多少人?說聲全國近十分之一的人參與黃巾起義絕對沒錯!
青州的局勢與當初揚州九江蠻族暴亂差不多。黃巾軍如蝗蟲過境,青州境內生活在水深火熱的黎民百姓附合了一下,於是青州只剩下幾座堅城。
當然,在漢代來講,一個州的精華也盡在幾座城池裡。無論人口還經濟文化都集中在城裡,城外只是零落的村落,人口不多而分散。
古代為什麽說攻城掠地,甚至攻城在前,掠地在後。原因就在這裡。不攻下城池,掠地也沒用。尤其在兵力五萬以上,不攻破城池,軍隊的糧草輜重無以為繼。
後勤準備充足,運輸不成問題,才可能長期圍城,把城內的人耗死。不然多半是圍城者無功而退。不退難道餓死於城外?
圍住青州城的黃巾軍是孫夏,郭太,馬相,張牛角,黃邵五部,共計十余萬兵力。而青州城內才二萬兵力,其中有郡兵八千,地主強豪的私兵近萬,還有民眾自發千余人。
青州城裡本就有太平道教徒,只是沒有搶佔城門的實力。在被圍困月余後,青州城內人心慌慌,城池旦夕可能被破。
“哎!”青州太守龔景站在城頭長籲短歎,看著把城池團團圍住的十幾萬黃巾軍,心中實在沒把握守住這青州城。更不知還能守幾日?
龔景自城池被黃巾軍圍困後,向外的求援牒文不知發出了多少。在死亡慘重的情況下,多少還是傳出了不少求援牒文。
至於會來多少救兵,龔景心中更沒底。最少時至今日也沒看到一個救兵!龔景有種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之感。
“大人,屬下認為該突圍了!”一名校尉在龔景身邊小聲地建議道。這名校尉是龔景的親信,更是得力乾將。
“嗯!可是城裡還有十幾萬大漢子民怎麽辦?龔某奉命牧守一方,豈可如此?”龔景有些悲壯地說。
“大人差矣,黃巾賊眾入城不外是搶劫一番,又不會屠城。最多殺幾家大戶,這與大人何乾?”校尉陰笑道:“這些大戶何曾給大人好臉色?從來都是一副主人模樣!”
“讓吾想想!”龔景被親信說得心旌飄動,正中痛癢處。龔景說完,緩緩從城頭下來。
……
黃巾軍聯合主帳中,五個渠帥正在開臨時碰頭會。
“張帥,不知今日把兄弟們召來是不是準備攻城?”渠帥馬相笑嘻嘻地問:“兄弟們都覺得龔景這狗太守不敢出戰,青州城會不攻自破!”
話說這張牛角被奉為五個渠帥中的老大,不是張牛角武藝高強,也不是機智百出,更不是手下兵力多。而是因為與教主師父大人張角的名字只差一個牛字。
張牛角與張角只是師徒關系和同姓,以及名字中都有個角字。還真沒血緣關系!也正因為這樣,被其他四個渠帥奉為這次圍青州城的老大。
另一個渠帥郭太也說:“馬帥言之有理,雖然說雲梯製造了不少,巨撞圓木也弄妥,但是強行攻城傷亡太大,不劃算!”
張牛角沒好氣地白了幾個渠帥一眼說:“誰告訴你們要強行攻城了?是天公將軍讓人傳令,吾代為傳達下!”
四個渠帥一聽,立馬肅然靜聽。張角的命令是讓他們五個先行圍困青州城,
不急強攻,等褚燕領兵到了之後,一起解決青州問題。 這次褚燕來青州,可不止是十萬兵馬這麽簡單。其中還有張角的心血一千黃巾力士,以及張角名下幾個最能打的弟子。
關鍵是褚燕本身就是文武雙全之人,在張角集團中都是出類拔萃的。一眾大小渠帥對其也敬佩不已!毫無疑問的一點,褚燕一入青州必為老大。青州黃巾的實力和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定上一個台階!
再者說青州並非這一個城池,還有多個城池要攻佔。張角之意是逐一解決。應該說張角的想法是對的,也是美好的!
這是基於青州境內的幾座堅城裡無糧草,外無救兵的情況下。有褚燕領兵十萬自然會現實這一目標。可實際上呢?
大漢還沒倒呢!靈帝還活蹦亂跳呢!真正的精銳部隊還沒動呢!在青州之外有無數支救兵在先後而來呢!就是各大世家還正在看熱鬧啊!
“燕子會來青州?”各個渠帥都臉顯喜色地說。他們都知道張角最看重褚燕這個弟子。褚燕的能力也值得看重和信任。
這也是歷史上張角死後,褚燕改名張燕的原因。或者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你看重我,我自會尊敬你。那怕你死了,我亦懷念你。
“是的!所以咱們只需小心圍困青州城就可以!”張牛角最後正色道:“狗朝庭隨時會派救兵,大家必常警惕,以免被各個擊破!”
“喏!”幾個渠帥點頭應諾,及時散去,各自安排不題。
……
揚州,九江郡,郡太守府。
靈帝的聖旨又傳到了盧植面前。盧植舉棋不定,一時間不知如何決擇才好?傳聖旨的左豐左公公還在大廳坐著等盧植的回復。
這次靈帝是動真格的了,聖旨上就明寫,如若盧植不入京,就老死在九江郡,還一擼到底!
對於老死在九江郡,什麽一擼到底!盧植是真不在乎!就憑盧植的文韜武略,聲名政績,靈帝還真左右不了盧植。就算盧植無官無爵,天下人一樣敬重他。
盧植在乎的是九江郡一片太好的形勢!真是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人們安居樂業,蠻漢親如一家。盧植一旦離職而去,靈帝必把這郡守一職賣個好價錢。這一片太好形勢必化為烏有!
盧植有理由相信,那怕自己成為白身,只要蹲在九江郡,這一切誰都無法改變。人若不在,天知道會如何?一邊是聖命難違,一邊是九江郡眾生。盧植坐蠟了!
盧植的擔心是對的。在歷史中盧植一離開,九江郡就亂套了。山越蠻族也因政策的朝令夕改而複暴亂。把好好的一片形勢付之於東流。
其實促成靈帝再三調盧植入京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黃巾軍之凶殘,其次是盧植一戰定九江的戰績,還有當朝文武重臣皆力薦盧植。
後世對東漢末至三國時期這一段的名將有比較,入選的是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一般認為皇甫第一,盧植墊底。
這是以戰績而論, 無可厚非。可是我們必須注意幾點,第一是盧植相較於其他兩位,還有海內大儒之稱。文武從來相輔相成,交相輝印。從這點上講,盧植更勝一籌。
第二是戰績,盧植平定九江蠻族暴亂,真是三拳兩腳就搞定了。平黃巾之亂,將張角圍困廣宗。可惜心氣太高,為宦官集團所不容,失去表現的機會。
就算是這樣,大漢第一豪族的袁紹袁本初袁老板,身為北方之主也恭請盧植為軍師。由此可見盧植勝其他兩人多矣!可以說盧植不受製的話,絕對可以刷新皇甫嵩的戰績!
第三是從弟子方面講,盧植名下的白馬將軍公孫瓚和一代帝王劉備。無一不是人中之雄,叱吒風雲的英豪。
其他兩人有什麽出色的弟子?有人說周瑜是皇甫嵩的弟子,這話聽聽就好。周瑜周家同樣是頂級豪門,自有資源培養天賦異稟的美周郎。最多是皇甫嵩提點過一二。
第四是文武重臣推薦盧植。在歷史中盧植身體欠佳,為平黃巾之亂,當朝四府同薦盧植。四府啊!還有誰值得四府同薦?當時除盧植外,還真沒發生過。
綜上所述,漢末名將最厲害的是盧植盧子乾。至於後世說皇甫嵩最厲害,嗯,也對!以戰績評定名將是唯一的標準!誰敢說錯?
“盧太守,不知考慮得如何?本公還得回京複命呢!”左豐乾坐著,心中有點怨恨,不由催促道。
左豐自認為那次下地方傳旨,人家不是好吃好喝伺候著,還少了黃白之物的孝敬。不料這盧植沒點眼色,一杯清茶淡水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