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我的三國有些亂》第99章,長安來人
袁紹與公孫瓚對峙雙武之地月余,不分勝負,早有人報知長安的董卓。董卓召過李儒相商。

 李儒自虎牢關一戰後,就已經對董卓失去了信心。就是從洛陽遷都長安後,也只是將各個關隘要害處安排好,其他事不管不問。

 其實對天下局勢,李儒比董卓更明析,就是公孫瓚,劉備,曹操,袁紹爭奪冀州,李儒也是無比清楚。

 董卓相召的原因,李儒本就先知道,對董卓相問,有點敷衍地說:“袁紹與公孫瓚,亦當今豪傑。現於冀州雙武之地廝殺,難分勝負,都是騎虎難下之勢,宜假天子之詔,差人往而和解之。二人必感相國之德,必順大師矣。”

 公孫瓚和袁紹是什麽人?李儒心中明白得很。別說董卓假借天子詔書和解,就是出兵幫其打敗對手,他們一樣要砍董卓。李儒之所以這樣建議,不是敷衍又是什麽?

 “善!就依文優之見。”董卓拍著肥肚大腹笑道:“不知派誰為使可行?”

 “太傅馬日磾,太仆趙岐可勝任。”李儒微低著頭說:“事不宜遲,即刻可齎詔前去。”

 即日,太傅馬日磾和太仆趙岐帶著一隊人馬,奉詔前往冀州雙武之地調解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爭鬥。

 “軍師,賈大人求見。”李儒剛回府不久,門外親衛就進來稟報。

 “請,快請!”李儒一聽稟報,連聲說:“算了,算了,還是我去正門迎一下吧!”

 “你這個老毒物,不在陝西輔助牛將軍,怎麽跑到長安來了?”李儒小跑來到大門口,一手挽著賈大人賈詡,一邊笑道:“文和,別來無恙呀!”

 賈詡,字文和,涼州姑臧人。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

 賈詡原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

 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

 黃初元年,曹丕稱帝,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曹丕曾問賈詡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征吳無功而返。

 黃初四年,賈詡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諡曰肅侯。尊其為魏晉八君子之首。賈詡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並為《吳起兵法》校注。

 賈詡,人稱毒士,奇謀百出,算無遺策。在三國時期,曾侍奉多個不同的主公,其作為被人稱為文和亂武。

 身在亂世之中,賈詡不僅出計必成,而且能夠審時度勢懂的進退,可保全家人和己身,堪稱三國中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之一。

 賈詡生於公元147年,現在已經是中年人,再加上其貌不揚,若非李儒深知其人其能,都會以為是個人畜無害的家夥。

 說來也奇怪,賈詡除了危及自身,一般都會閉口不言。也正因為如此,身為當今天下頂級智者,卻名聲不顯,甚至董卓也只知道帳下有這麽一個叫賈詡的人。也就是說賈詡吃著董卓的俸祿,並沒為董卓集團出多少力,類似如客卿的地位。

 當然,董卓集團中還有個李儒,對賈詡無比重視。這也是董卓率部入洛陽,李儒讓賈詡輔佐牛輔守董卓老家陝西的原因。有賈詡在,李儒無後顧之憂。

 “還好,還好!”賈詡帶著人畜無害的微笑,點著頭說:“文優呀,都進入關中了,陝西就不會有失,我就想入長安養老。這不,剛入長安就來你這裡報到。”

 “養老?還早呢!”李儒大驚小怪地說:“來長安就來長安吧,陝西也確實不那麽重要了,沒有你盯著也無所謂。不過這天下正亂呢,你還有得忙!”

 “忙?”賈詡扯了扯眉毛說:“文優你自己都袖手旁觀,我忙又有何意義?”

 “噓!”李儒左右看了一眼,扯著賈詡走進了府內書房中,讓人上過香茶和點心後,屏退左右,將書房關上。

 “文和,不是我袖手旁觀啊!”李儒痛心疾首地說:“相國大人變了,一門心思尋歡享樂,再無鯨吞天下之心,再無定鼎中原之志,我又如之奈何?”

 “我也說啊,爭奪冀州,眾諸侯打得不亦樂乎,正是我們坐山觀虎鬥收取漁翁之利時,相國大人還派人假天子之詔而和解之。”賈詡笑道:“就算別人看不明白,文優絕對清楚。”

 “清楚有什麽用?”李儒端起香茶飲了一口說:“當時在虎牢關前就可將天下諸侯一網打盡。可是相國大人死活要回關中。坐收漁利也沒什麽意義了。”

 “文優,你說句實話,就這麽讓相國大人自生自滅,讓西涼鐵騎這天下強兵四分五裂,以至煙消雲散!”賈詡目不轉睛地盯著李儒說:“你可是他們的軍師,他們的主心骨啊!”

 “天下強兵!”李儒念叨了一句,開始閉目沉思起來,半天才開口道:“文和,你素知我之志向。光有天下強兵並不能達成,我又不能為人主。”

 “文優之志向我是知之久矣!”賈詡目露精光地說:“說到這,有個問題我一直如梗在喉,不知可否一問?”

 “問吧!”李儒放下茶杯說:“其實我知道你賈文和想問什麽,是不是想問我為何不能為人主是吧?”

 “然也!”賈詡笑著說:“西涼軍及西涼諸將對文優敬若神明,就算沒相國大人的命令,文優對他們也是如使己臂。又怎麽不能為人主呢?”

 “有這麽幾個原因。”李儒組織了一下言詞說:“首先,我不適合為人主,這有我個人的脾氣性格等原因。為人主必要有過人的氣魄和心胸,我沒有。其次,我平生所學就是為人查缺補漏,非帝王人主之學。最後,我曾對授業恩師發過毒誓,絕不自立為王而亂世道。”

 “我明白了!”賈詡表示十分理解地點頭,又苦笑道:“你若真不管不問,不知要平添多少冤魂,豈不與你文優平生之志相背!”

 賈詡並沒有懷疑李儒所說,因為李儒沒必要騙他。再說要做一個人主,尤其是一個成功的人主不簡單。這個有點玄,絕不是拉起一支兵馬就是人主。

 三國時期諸侯混戰,大浪淘沙之下也只剩曹孫劉三家。勢大如公孫瓚,袁紹之流,也只不過如流星過隙。李儒之言還是有道理,也是可信的。

 “破而後立,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李儒有點高深莫測地說:“漢武可以中興大漢,萬一又橫空出一個絕世人物呢!誰又知道呢?且這麽著吧!”

 “破而後立?且這麽著吧!”賈詡有點呲牙咧嘴地說:“你軍師都這麽豁達,就當我這個養老之人什麽都沒說,也沒問過。”

 “嗯,今天我就宴請你這個養老之人。我們好好喝個痛快!”李儒和賈詡相視大笑,笑聲傳遍了李儒的府邸。

 ……

 太傅馬日磾和太仆趙岐奉詔帶著一隊人馬出長安,過函谷關,經洛陽,馬不停蹄地向冀州而來。

 馬日磾,字翁叔,扶風茂陵人。東漢中後期大臣,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馬日磾年輕時即繼承馬融學說,以才學入仕。

 馬日磾曾任諫議大夫,與蔡邕,盧植等人東觀典校官藏的《五經》記傳,並參與續寫《東觀漢記》。後歷任射聲校尉,太尉,太常等職。其人有才,還歷任三公,最後於壽春憂憤而亡。

 趙岐,字邠卿。京兆長陵縣人。東漢末年經學家,畫家。別的不說,趙岐是這個年代少有的長壽之人,史料記載趙岐活了九十多歲,最後安然逝於荊州。

 不提馬日磾,就是年近八旬的趙岐,董卓以其為使出使關東,真不怕路上掛掉?也說明李儒是多麽的隨意。當然,也可以說是德高望重才好調解紛爭。

 在漢代,四五十歲就可自稱老夫,在平均年齡四十多的年代,八旬的趙岐真可謂活化石,是人就得捧著,倘若來個假摔碰瓷什麽,還真收不了場。

 也可能就因為趙岐為使,袁紹一聽到消息,放下軍務,率麾下文臣武將離武強百余裡迎接馬日磾和趙岐使團。除了說表示尊重,也不排除袁紹與公孫瓚打得很無奈。

 袁紹接到使團一行,非常熱情地款待著,好酒好菜伺候著,還安排了不少妙齡美女歌舞助興,也不怕折了老人家的老腰。

 “本初呀,別打啦,平分冀州就平分冀州,再打下去只會便宜董卓惡賊,不知何日才能幫陛下脫離董卓魔掌。”太仆趙岐在酒席間直言不諱地說:“我也不知董賊為什麽會賣這個好!”

 “老太仆,一切就聽您的!”袁紹神色恭敬地說:“不知這冀州如何平分法?再說這公孫瓚會依言退兵麽?”

 “看下詔!”太傅馬日磾將詔書隨意扔給袁紹說:“公孫瓚管中山,清河,渤海,河間四郡國,其余的由你管轄。公孫瓚都已經武力佔領了這四地,不讓給他又能如何?”

 “太傅大人,這渤海郡能劃給我麽?”袁紹明知不可能,還是心存希冀地說:“憑兩位大人的聲望,他公孫瓚不能不聽吧?”

 “本初,你就知足吧!”趙岐直言不諱道:“你這冀州牧都於法理不合,韓文節之死你難脫乾系。再說以現在的局勢,渤海郡於你是塊飛地,就算公孫伯圭給你,你守得住嗎?就這樣吧,想辦法進攻長安,救陛下和文武百官於水深火熱之中才是你這個盟主的要務。”

 如果說別人這麽說袁紹,袁紹肯定不依。那麽趙岐這麽說,完全是老人家教育年輕人,何況趙岐一點也沒說錯,袁紹確實做得不地道。

 袁紹圖謀冀州約公孫瓚出兵,這是天下皆知的事。韓馥之死不就是被袁紹逼死的麽!如今公孫瓚可是名正言順來平分冀州,袁紹還真無從反駁,隻好唯唯應諾。

 “至於說公孫瓚會不會退兵?我想他根基在幽州,不退兵又能如何?”趙岐對袁紹的表現表示滿意,不介意地提點道:“他已得到了這次出兵想要的,應該巴不得找個台階收兵罷戰。”

 馬日磾和趙岐一行人在袁紹處歇了一晚,次日在袁紹派專人護送下來到了公孫瓚處。公孫瓚也是率眾出十裡而迎,極盡隆重和尊重之舉。

 “伯圭不錯,不愧為子乾的高足,幽燕之地得以安寧,諸胡不敢妄動,其功不可沒!”趙岐捋著幾根稀落的胡須,訓斥侄孫一般對公孫瓚說:“不過置邊疆而不顧,在冀州大動乾戈就不對了。”

 “老太仆呀!我只是應袁紹那個偽君子之約而來。”公孫瓚涎皮賴臉地說:“我可從來沒有圖謀冀州之心,更不會做過河拆橋的絕情事。”

 “伯圭,你可別得了便宜還賣乖!”趙岐指著公孫瓚的眉毛說:“擅離職守,亂動刀兵,都是誅滅家族之大罪。如今也得了冀州四地,還不班師回幽州去戍邊?保家衛國,抗胡戍邊才是你公孫伯圭該做的事呀!”

 “行!都聽太仆大人您老的!不過這冀州四地可都由我說了算。”公孫瓚點頭哈腰地說:“您老可慢點兒,我可辦好了酒席等你們。”

 “可有逍遙醇釀中的神仙醉?”趙岐有幸在先帝靈帝那兒飲過一小杯神仙醉,真是念念不忘呀,經常說白活了近百載。

 “有,不多,不過兩位老大人這一人一小壇還有準備了。”公孫瓚實話實說道:“這一般的逍遙醇釀易得, 而其特釀的神仙醉,我也是有份額的,釀製不易,產出有限。”

 “明白,明白!”趙岐一改老態龍鍾,腰杆一直小跑起來,嚇得公孫瓚大呼小叫:“老太仆大人啊,酒又不會跑,您若有個閃失,我擔待不起呀!老的天訥!”

 “別大驚小怪!”趙岐瞪了公孫瓚一眼說:“別以我不知道,有了冀州四郡,那劉玄德小子能少了你這美酒。你一回幽州,這四郡還不是那小子的!記住啊,一小壇神仙醉可不夠,萬一沒有,快馬去那小子那裡運來。”

 “好,好!要多少由您老說了算,太不了我把自己的份額全送全送。”公孫瓚才知道什麽叫老而不死是為妖。在這些久經宦海沉浮的老人家面前,什麽都心知肚明得很。

 “這還差不多!”趙岐一聽,放慢了腳步,拍了拍雙手說:“伯圭呀,記得傳一句話給玄德那小子。”

 “您老請說!”公孫瓚知道這是趙岐因美酒而回報一二,對劉備必有裨益,不由彎腰恭聲道:“我必帶到。”我的三國有些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