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重生祖茂》第11章 謀取沛相
  “傳國玉璽!?”

  “主公可知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乎?”祖茂見孫堅一臉詫異,轉而問到。

  “可是完璧歸趙的和氏璧?”孫堅是合格的猛將以及統帥,其人身懷文韜武略,但似乎對歷史了解的不多,隻知和氏璧,卻不識傳國玉璽。

  “正是!主公,這傳國玉璽便是和氏璧!”

  “竟有此事?願聞其詳!”

  “昔日楚人卞和遊於荊山,見鳳凰棲息於一石上,便以此石進獻楚王,言此石乃世間寶玉,楚王使人解之,果得其玉,世稱和氏之璧。其後,秦王政得此寶玉,遂一統天下,始稱皇帝,又令良工巧匠將此玉雕琢為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欲傳後世萬代。

  然沛公劉邦駐軍灞上,秦三世子嬰改稱秦王,獻傳國玉璽於沛公,至此秦亡而玉璽歸漢。楚漢相爭數載,漢王劉邦屢敗於霸王項羽之手,最終霸王烏江自刎卻是劉邦稱皇稱帝。其後王莽得玉璽,代漢立新朝,劉秀得玉璽,炎漢又複興。至於,靈帝崩,少帝立,袁紹、袁術火燒皇宮,傳國玉璽失去蹤跡。

  少帝失玉璽,則被董卓廢為弘農王飲鴆而死。當今皇帝無玉璽,則被迫西遷長安身不由己。袁紹、袁術以誅殺宦官之名搜掠宮中,不得玉璽。董卓穢亂宮闈,挖掘帝王基業,亦不見玉璽。如今主公入洛陽不過幾天,傳國玉璽卻自行現身,失而復得!主公實乃天命所歸也!

  主公方才可曾聽聞一聲巨響,隨後一隻火鳳凰衝天而起,盤旋於皇宮之上!此必定是和氏璧之靈顯形,召喚主公前去,而我見此異象,於一枯井中得此寶物,特來獻於主公。

  我嘗聞主公乃兵聖孫武子後人,而孫武子又是春秋時期衛國公子惠孫之後,衛國初代國君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故而主公是周朝皇室貴胄嫡系血脈。

  周朝以火德而興,衛國又定都與河南朝歌一帶,距離洛陽近在咫尺。如今傳國玉璽於熊熊大火中重現於主公面前,此乃主公祖宗顯靈,命主公繼承周朝火德,順應天命。

  主公可曾聞五德終始說乎?五德五行,從始到終,終而複始,此乃歷史變遷、王朝更替之本。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秦水,五德始於土、終於水、複徙於土。

  高祖劉邦承秦水德開創大漢,武帝時改水德為土德,大漢因此興盛,哀帝聽信讒言擅改土德為火德,王朝氣運中斷,其後王莽篡漢。光武中興,承哀帝火德,繼稱炎漢。如今炎漢被袁紹、袁術一場大火燒去了蘊含天命的傳國玉璽,但卻在董卓的一把大火中浴火重生。

  主公是周朝火德之後,得此玉璽,繼承天命,可盡納炎漢火德,取而代之。主公以為然否?”祖茂東拉西扯,強行博學多才,又配以玄學,這大量的信息,直接就將孫堅砸懵了。

  孫堅以手扶額,面色凝重,久久沒有反應。

  “主公,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傳國玉璽雖蘊含天命氣運,若處理不當也可能招致不幸。秦三世子嬰得此玉璽不久便遭遇殺身之禍,王莽得此玉璽不久兵敗身亡,此後還有更始帝劉玄,同樣死於亂兵之中。

  如今傳國玉璽在主公之手,主公又身負皇命,周朝火德,得祖宗庇佑,但也並非能夠一帆風順成就大事。按五德終始說所言,代火者必將水,而東青龍屬木,西白虎屬金,南朱雀屬火,北玄武屬水,主公出身吳郡,得朱雀南火相助,大事可成,卻唯獨怕來自北方的玄武之水。

  今之北方,

強者不過渤海袁紹、冀州韓馥、幽州公孫瓚,其中韓馥軟弱無能,公孫瓚有勇無謀,因此所慮者不過袁紹一人。  如今袁紹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其勢如楚漢相爭時的劉邦,而脅迫天子西遷長安的董卓,何嘗不是弑殺義帝武功蓋世的霸王項羽。楚位於南屬火德,項羽得楚故地,武功蓋世,與承秦水德的劉邦爭鋒,尚不得勝。如今主公僅有豫州一地,安能奈何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汝南袁家?

  因此,主公若無大志,又想私佔傳國玉璽,日後必遭非命。如今情況危急,我也隻想到上中下三策,僅供主公參考!”

  “計將安出,速速道來!”孫堅本來心裡還有點美,甚至有些開始在做皇帝夢,但又聽到祖茂說有可能遭遇殺身之禍,冷汗頓時就打濕了後背。不過聽聞祖茂還有三策,頓時就如一個即將溺水的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下策,便是以將傳國玉璽交還給當今聖上的名義,將玉璽交予董卓。如此一來,董卓必定篡漢自立,而主公也能禍水東引,袁紹必然不會放過董卓,兵臨長安,而董卓也無暇東顧。到時候主公就能安心經營豫州,縱使無法開拓進取,但守成已經有余。

  中策由洛陽兵進河內。如今河內太守王匡死於呂布之手,河內群龍無首,主公無須耗費多少兵馬,就能佔據河內,再以豫州為基,河南河內為通道,圖謀並州。等北方袁紹、韓馥、公孫瓚交戰激烈之時,傾巢而出,一舉覆滅北方諸侯,以絕後患,至此主公便能高枕無憂。

  上策鞏固豫州,以豫州之兵破南陽,下荊州,再以荊州之資財沿江而上,攻取巴蜀,如今劉焉已老,張魯不過一賊爾,皆不足為慮。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主公得豫、荊、益三州之兵馬錢糧,再進軍隴右養馬之地,則大業可成矣!”

  “大榮一言,如醍醐灌頂使我茅塞頓開大放光明!就依大榮所言,先回豫州,再兵進荊州!對了,此物……”

  “主公放心,除我一人之外,無人知曉傳國玉璽已經落入主公手裡,還請主公小心保管。”

  “對了主公,既然主公取我上策,我還有一言,願為主公守後方,調撥兵馬錢糧,以防袁術斷糧之患!我聽聞原先的沛相陳掛印而去,如今沛國無人管轄,沛國東靠徐州,南近江淮,西接汝南,北鄰青、兗,實乃四戰之地,若無人看守,主公征戰荊州之時,恐豫州基業為他人所佔。”

  孫堅想想也對,如今自己名義上仍是袁術的手下,因此不好意思攻佔袁術的南陽。而依照祖茂的戰略,荊州是必須要拿下的。從豫州進入荊州,最好走的路是借道南陽,其次才是翻山越嶺從汝南進入荊州。

  借道南陽的話,糧道恐為袁術所侵擾,從汝南進入荊州,因為這條路上多山地,糧草運輸難度就比較大。因此,無論走那條路,後勤都必須交給自己的心腹,保證糧草能夠供應及時。

  而祖茂又說了,沛國很重要。護送糧草需要的是武將,經略沛國需要的是文官,如今孫堅手下的人手本來就少,而能夠獨當一面文武雙全的人才好像就祖茂一人,倘若不用祖茂,那就需要另外派出一員武將和文官,這就讓孫堅的實力更加削弱了。

  孫堅雖然舍不得祖茂,但沒辦法,隻能讓祖茂擔任沛國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