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國是個狂妄的國家,在他們的認知中,高麗帝國是在中華國和美國之外的世界第三強國,他們擁有三十萬步軍和總排水量超過八萬噸的海軍艦隊。比起日本國,高麗國從紙面數據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實力強勁的高麗國這些年在國際舞台上跳得歡暢,甚至還試探中華國的態度把手伸向通古斯國的土地上。其國物產也算豐富,但就是地盤小,見日本國吃下了相當於自身國土三四倍面積的巴布島,高麗人可眼饞的很。
通古斯國對於中華國而言就相當於另一個時空加拿大對美國的關系,其地地大物博,只是氣候嚴酷罷了。高麗國想染指,中華國是絕不會答應的。
當有大批高麗商人湧入外蒙以北投資貿易的時候,軍情局就上了心,其後就發現高麗人在通古斯國大肆拉攏當地的貴族,妄圖購買北海以西荒無人煙的土地。
沒有人居住的土地不代表沒有價值,那裡正是蒙北鐵路的起始點不遠處,高麗國打的一手好算盤,既然借用中華國鐵路便利的運輸,又想獲得在他嘴裡的“廢地”--反正通古斯國人少地盤大,千裡荒無人煙,賣點地算什麽。
這事兒被中華國暗中搗亂破壞掉,主張此事通古斯的宰相麥格恩因此而下台,國王巴布尼偌對此無可奈何。沒辦法,挨上這麽個地區性主導的強勢大國,弱國是談不上主權和外交的。
因此事,高麗國內閣大損顏面,滿腔抱怨,卻是敢怒不敢言。並且緊接而來的便是中華國以東亞聯盟名義的武備休整,提議各國確保和平機制削減軍隊,中華國將裁撤五十萬陸軍,而高麗和日本國隻可保留十萬到二十萬即可。
對中華國而言,裁撤軍隊是精簡化軍力的原因,意味著軍隊要優質化,摩托化,把軍費用到新代裝備更新上面去。事實上,中華國的陸軍規模發展至今,已經有了接近兩百萬的規模,每年軍費開支極大。
想一次性把這麽規模的軍隊換裝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先精簡人員,反正退伍老兵到處都搶著要,退役士兵就業問題不大,所以一次性裁撤五十萬只會讓內閣和軍部財政都松口氣。
再者,中亞五月戰爭的結果表明,現代戰爭打的是後勤和機動性,只要軍員素質和裝備跟得上,當以一戰數倍之敵。
參與了對帕爾拉國的中亞五月戰爭的老兵如今都是軍部中的中層軍官,他們具有大戰實戰的經驗,熟悉新裝備和新戰術的使用,第一機動軍團拆分到十二個軍區中培養出了大批掌握新戰技的基層軍官。
真要說起來,海軍部這百十年來倒是無所事事,成天演習和打海盜,像樣的戰鬥只是打沉了被帕爾拉國復活的大食國幾艘戰艦罷了,大規模海戰的經驗全世界都很缺乏。
法蘭克和英格蘭、意大利聯邦的海軍倒是唉比斯開灣和英吉利海峽乾過幾場,不過也是草草收場,算不得大場面。
所以,全鋼製戰艦的換裝事宜一拖再拖,從1200年拖到1265年才下水第一手飛火號三千噸級全鋼製巡洋艦,讓得海軍部好不爽。
不過這也沒辦法,按照從前的規劃,五年換一次血,一艘飛火號軍艦四五百萬元的製造成本,對於財政是個極大負擔。
在文成皇帝上台後就送了海軍部一份大禮,與內閣商議提議國會批準給了海軍部一億五千萬元的軍費用來規劃北洋、南洋、東洋、西洋、太平洋、大西洋、皇家特遣等七大艦隊的主力艦,這才讓海軍部停止了抱怨。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軍艦更新和軍事改革不是說說的事情,
正要大刀闊斧進行“信息化軍事”改革,就連參謀部都得重新深造和培訓。畢竟技術革新太快不是好事,不是每個人都容易掌握新戰術,也不是說老戰術一無是處。
信息化軍事改革,就是以連排班為單位建立戰場無線電通訊機制,聯合空中偵察,可以保證軍事指揮官對戰場情勢的一目了然,並且可以開展立體式戰爭。
立體式戰爭是個新名詞,軍部又把它稱為三維打擊,即針對地方沿海城市實施海陸空立體打擊,這既要有海外軍事基地,也得造出軍部夢寐以求的航空母艦。
當然,知道航空母艦的軍部大佬人不多,知道三維立體打擊的人更少。但隨著飛機的問世, 戰爭的模式變得越來越花樣性。
第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現代化戰爭就是三十年前跟帕爾拉國的中亞五月戰爭了,第一機動軍團以五萬四千人的軍力耗時不到一個月就從高昌行省推進到喀布爾首都,給擁有四十萬軍隊的在中亞和中東所向無敵的帕爾拉國也給全世界展示了下什麽叫強大武備。
自那次戰爭過後,全世界都看到了軍隊機動力的重要性,但看到是一回事,能實現又是另一回事了。且不說他們缺乏內燃機技術,就光是流傳出去的內燃機設備他們能仿製也造不出中華國的馬力水平,因為工藝水平太差。
這種差距就是代差,沒有數量足夠的產業工人是無法生產處成本低且質量好的產品,而產業工人又需要完善的教育體系支持。而教育體系非是一天兩天可以辦起來的,要舍得材質投入。
所以就算現在把內燃機設計圖紙無償給了歐陸國家,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工人去普及機器生產,工藝水平更是遠遠達不到標準。
自1145年第一代蒸汽機應用於鑄幣署,到如今已經過去了一百二十四年,時代變化太快,老一輩人還沉浸在蒸汽抽水汞的回憶裡,他們的子孫已開著四輪汽車滿大街溜達了。
自第一架木製飛機在1235年試飛成功,到如今已然三十來年,中華國正式成立了空軍第三軍種,並且飛機發展到材質為鋁合金的水平,可以進行投彈轟炸。
這還是在非戰爭時代的正常發展,換成另一個時空,第一架飛機到載人登月的飛船出世也堪堪才五十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