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啊,縱欲過度還是有些效果的。
當李師師被禦醫們檢查出有了身孕,她如願以償地滿足了小心思,並且再不準皇上跟她行房以免傷到肚子裡的小寶貝,把男人當根草般利用完就甩了。
張林對此哭笑不得,懷孕期間也不是不能行房的吧,只是沒辦法跟女人解釋。后宮裡幾個女人都是如此,一旦查出身孕,說什麽也不讓他折騰。
今年的成績終於不用零蛋了,張林卸下重任,隻憑著心情安排房事,倒也不用傷身子。
后宮其他元老級嬪妃諸如潘金蓮、白玉蓮之類有苦難言,既想皇上多給她們開小灶,又礙於皇后威嚴不敢造次,隻好先讓皇上“休息”幾個月再說,養精蓄銳或許成功『性』更大些。
皇家科學城的研究項目眾多,但其實其核心團隊卻是那將近兩百名的一級研究員,他們不但負責帶項目,還得負責把理論完善。
基礎化學的研究方法無非就是乾餾、蒸餾、分餾、加熱/燃燒分解、酸鹼反應等幾個系列,這些方法一旦以團隊形式進行總結和劃分、完善,進度是相當快的。
畢竟中華國幾千年漫長的科學積累並不弱,所需要的就是把現有的東西跟古人研究出的玄而又玄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以一個完善的體系呈現出來。
化學研究所下轄的材料研究所進展飛速,把各種稀奇礦物進行分解、還原,然後跟其他雜七雜八的例如鐵啊、銅啊、金、銀、玻璃、油什麽混在一起反應,再檢驗新物質有什麽特『性』,有無價值。
科學就是這般在無數實驗中一步步積累起來的。
前番火『藥』113研究組爆炸事故也有了初步調查結果,當日研究組五人攜帶的物資是黑火『藥』、去脂棉花、硝酸、硫酸、豬油、牛油、羊油、棕櫚油、鯨油、魚油、芝麻油、蓖麻油、菜花油、黑火油(石油)等幾十種油類材料。
由於當日的研究記錄本在爆炸中燒毀,因此沒法得出這不同尋常的一次爆炸到底是混合什麽玩意。通過兩個活下來並且清醒的學徒敘述,當時一級研究員陳向正把硫酸倒入硝酸浸泡的豬油(或許是牛油羊油,當時這兩學徒在進行去脂棉化的乾燥,離得較遠),聽到陳研究員興奮地叫了一聲“黃油”後,沒過幾分鍾就忽然爆炸了。
所以,這起事故必然跟黃油有關系。
這時代的黃油一般是遊牧民族那邊用『奶』皮子製出的動物油,是遊牧民族喜歡的一種油類,比如黃油茶、黃油酒、黃油烤肉等。
所以,數十個火『藥』研究組紛紛暫停手頭的研究項目,針對“黃油”進行研究,想找出當時事故的原因。
在張林看來,陳向研究員必然是偶然下發現了硝化甘油,否則也解釋不通其他物質有這般劇烈的爆炸力量了。雖然死了人,但這個事故無疑是給張某人和整個火『藥』研究所打了一起強心針。
至少,大家都知道了大概的研究方向,只是需要更加小心些,攜帶少一點分量做實驗,避免落得跟陳研究員一樣的“英雄”結局。
雖然他們很想死後葬在英靈山,但不是這個時候啊。
張林亦是設下“男爵世襲三代”,獎金五十萬元的獎勵,鼓勵化學研究所的研究勇氣,爭取早點把化學炸『藥』搞出來。
對封賞爵位這個獎勵,內閣也沒話說,畢竟這玩意搞出來,可是劃時代的。
由於蒸汽機的瓶頸現象,張林在物理研究所下分化出一個精密製造研究所,配合數學研究院專門負責解決涉及蒸汽機各個金屬部件的精密度。
事實上,目前市面上出現的螺絲釘、螺母等金屬小構件的精密度並不能讓商人們或者船舶設計所的研究員們滿意。松動現象十分嚴重,而且產能非常的低。
松動現象是精密度原因,而產能就是車床問題了,蓋因碳鋼耐磨度不高,刀頭使用『性』不強,以至於生產過程中損壞率太高,還不如工匠們手工製造呢。所以這個問題又推到了金屬材料研究所身上,必須研發出比碳鋼更硬更耐磨的金屬。
雖然沒有什麽實質『性』成果,但張林是很樂於見到這種良『性』循環的研究現象,科學是一門嚴謹而細密的工程體系,需要無數人貢獻力量,更需要持之以恆的耐心。
在這種精益求精的科學探索中,基礎科學體系會不斷地完善和創新,這比他強行把黑科技帶到世間更有好處。沒有扎實的、完善的、系統『性』的理論基礎,一切都是水中樓閣,曇花一現罷了。
就好比軍器監最新製造出的5.75型長管加力炮,口徑達到了177毫米,炮管純重達到2700公斤,炮長255厘米。這樣的炮就算給歐洲人偷去了,他們仿製的出來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他們沒有這麽大的鋼爐,沒有『液』態鋼水生產的技術,甚至鑄造技術都低劣的可能。更別說製造這般大的火炮需要數學和物理知識了。就連黑火『藥』,他們都得經過漫長的實驗才能得到提高爆炸效果。
在沒有外掛介入的情況下,想把黑火『藥』配比達到接近中華國的水平,何其難也?少說也得幾十年堅持不懈的資金投入研究。
等他們研究出來了,還得繼續探索如何大規模製硝、如何提純硫磺、提純碳粉,甚至連如何碾磨混攪火『藥』形成顆粒的生產線他們都得花更多的時間。
中原漢族使用黑火『藥』自唐代起,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若是中華國不幫助歐洲人研究,他們至少得搗鼓幾十上百年。到那個時候,中華國化學火『藥』成熟,蒸汽帆船或許都能開到他們家門口了。
等他們開始對蒸汽機感興趣,還得從製造螺絲釘、螺母這種基礎小構件『摸』索。這就是一步快,步步快,前提是防止西亞、歐洲人偷取技術,彎道超車。
現在國內的教育,小學三年是九歲、十歲左右開始學習,三年時間用來掌握漢學的聽說讀寫和加減乘除等基礎數學、啟蒙自然科學。
十三歲左右進入中學,開始進一步學習漢學文化、基礎數學(一元,二元方程學,幾何學),以及物理、化學等常識(不涉及公式)。
中學三年後,孩子們處於十五六歲的年齡,接受能力明顯加強,這時候才進入各種專科學校中學習涉及到公式的數學、化學和物理以及醫療、商業、政治、道教等科目。
這部分少年,基本上都是要進入公職人員序列,要麽當老師,要麽進入各個國營控股的工廠裡,要麽被軍器監或者皇家科學城吸納參與前沿科學研究。
總之,涉及到公式學習的科目,都是中學結業生進入專科學校以後的事,納入公職,防止人才外流。
為什麽把啟蒙教育設在九歲,十歲,一是因為財政還擔負不起五年、六年的培養,中華國畢竟還是個很缺人口勞動力的現狀。
再者,小學畢業後年齡是12,13歲,處於14歲成年之前。大部分孩子選擇進入中學,那麽至少三年教育期間可以有效避免早婚早育,遏製14-16歲這一階段的生育現象。
等他們中學結業,也就十五六歲了,談婚論嫁一番,至少是十六七歲結婚生育,新生兒成活率相對會高一些。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古代孩子早熟,若是不管一下,十四歲成年後就被啪啪啪的少女著實不少。
水滸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