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檢審閱來自大明官員關於競選內閣首輔的自薦奏疏時,近衛軍第二軍第二兵團與李定國部已進入蒙古喀喇沁部境內。
這是大明軍隊在時隔多年後第一次主動進入蒙古活動區域。
喀喇沁部不是一個很大的部落,但因臨近大明邊界,對大明也時常有侵擾之害。
不過,這一次大明主要針對的是科爾沁部。
因而,只要喀喇沁部不主動來挑釁大明軍隊,大明軍隊也不會對其怎麽樣。
近衛軍第二軍與李定國部在進入喀喇沁境內後,除了派出斥候警惕周邊敵情外,並未派出精乾斥候偵察喀喇沁部王庭所在。
但大明軍隊在從出古北口一直行進了五六十裡,一直到一處名為青松的廢城時,皆未遇到喀喇沁部的蒙古騎兵襲擾。
明軍便繼續前行,十萬兵馬猶如漫天濃雲一般覆蓋在無垠的草原上。
隨著春季的到來,草原上已是水草豐滿,餓了一個冬季的野狼也開始探出了半個腦袋,但如今明軍一出現,即便是野狼也要退避三舍。
從古北口一直到開平衛以前都是大明的領地,即便是現在的青松城也是當年徐達、藍玉等輩在追擊蒙古殘兵時於此修築的城堡,但如今早已被廢棄百年,城牆已風化成沙礫堆。
按照大元帥府現在的軍事戰略,這青松城一佔據便不會在廢棄。
因而在到達青松城後,兵團巡撫官張煌言便立即任命孟森為青松縣知縣,在此重新築城移民。
在大軍出征之前,大明內閣便已下達鈞令於各省,著山東、江西、浙江、南直隸等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州府號召商團和百姓墾殖關外。
原本歷史上的闖關東是在清末光緒以後,漢人才被清廷允許出關種田,但那時已經為時晚矣,許多肥沃的土壤早已盡歸沙俄之手。
而如今大明足足提前了兩百多年!
按照內閣鈞令,只要願意隨大軍出關,商團和百姓個人便可以分配土地,且不限制土地面積,有多少分多少,其土地上的人口(主要指非漢人)、礦產、草木乃至牛羊等畜牲皆為其私有。
初始雖然應召出關的商團和百姓不多,但也有幾個比較膽大想闖一闖的商團和一批帶著掘金精神的百姓向當地官府遞交了申請,一路隨大軍北上。
其中主要的商團還是皇莊。
皇莊如今算是大明最大的商團,麾下有土地無數,遍布整個大明各省,皇莊掌控的佃農數量也遠遠多於其他官僚地主與庶民地主控制的佃農數量。
如今,皇莊又從四川、福建、江西、山東等地招募了一批有十余萬的百姓隨著大軍出關墾殖,其規模遠遠大於其他商團。
孟森成為青松縣知縣後便帶著這些商團頭子和百姓個人以及自己的屬吏官兵從青松縣北邊出發一直縱馬到了柳河邊才停了下來:
“以這裡為半徑,周圍之地皆屬青松縣管轄,將石碑拉來,立在這裡!”
孟森一聲令下,其屬吏便立即帶著官兵拉著一車早已準備的石碑過來,在河岸邊挖了坑後,便將半丈長的石碑打了進去,壓實之後,官兵便開始以此為起點拉鐵絲打木樁,沿著柳河邊一路打過去。
孟森則往回看了看,指著一片廣袤無垠的草原:“現在你們有馬的騎馬,沒馬的就跑,有弓箭的就射箭,按照預先你們所繳納出關第一筆地稅的多少分配的序號開始選擇你們自己的領地,同時時間也按照你們繳稅時辰等級為限制!”
說畢,第一序號的皇莊代表余英時便穿著騎馬走了出來:“孟縣令,那余某便開始跑了?”
“你跑便是,不過余老兄,本官可把話說在前面,如今內閣規定關外之地暫按地域大小征稅,所有草原地等於關內山地,也就是說,你自己選的地域如果是戈壁沙漠但只要有一百頃就得按照一百頃的山地征稅,所以你自己到時候跑錯了方向就別怪孟某沒把話說明白。”
因皇莊是皇帝的產業,余英時算得上為皇上做事的人,所以孟森也不得不先提醒他兩句。
“多謝孟縣尊提醒,余某身上擔著皇差怎麽能不小心些,出關前已經把這一帶的地理風水記在腦子裡了”。
余英時說完就帶著青松縣戶房屬吏策馬揚鞭奔了出去。
待兩個時辰後便又從另一個方向跑了回來:“剛才有馬蹄印的地域內皆是我皇莊的領地,還請孟縣尊立案。”
孟森沒有任何猶豫立即就把文書拿出來寫上地契蓋上公章交給了余英時。
緊接著,便是其他商團也相繼按照繳稅的多少開始自己圈選土地。
個人百姓是不用繳費的,會在商團圈選土地完畢後由他們來圈選屬於自己的土地,以一個時辰為限,自己能跑多遠或者能走多遠就算自己的土地。
很快,從古北口到柳河邊的整個青松縣境內的草原便有了自己的新主人。
大明的商團百姓開始在這裡開發屬於他們的土地。
漢人向來是勤勞的,而非是靠劫掠去不勞而獲的群體,諾大的江山也不過是一點點的耕耘擴展出來的,非是只有屠刀才能擴張。
商團與百姓在青松縣分得自己的土地後便開始了自己的耕耘,有的商團在這裡開始建立自己的畜牧基地,準備供應軍隊與民間對馬匹乃至牛羊的需求;
也有的商團在這裡尋找到了煤礦與鐵礦,開始了自己煤礦與鐵礦基地建設。個人百姓大多數選擇在這裡開墾出農田,也會圈養家禽牛羊。
余英時作為皇莊代表,受皇莊上層即朱由檢的指示,主動承擔一些公共事業,在青松縣建立了第一所新式學堂,命名為青松學堂。
當然,要在地廣人稀的青松縣建立農業與工業基地,最需要的還是人口,周圍的牧民被強征為了各領主的佃農。
按照青松縣的規定,領地裡的一切都是屬於領主所有,某一領地裡的牧民及其他們的馬羊乃至帳篷也自然被領主沒收。
商團們會強迫他們放棄傳統的遊牧生活方式,將他們安排在領地內的固定棚屋居住, 且編戶成冊,規定其工時與薪奉待遇,由自由的牧民變成為商團的工人。
但草原上人口稀少,單單是青松縣內的牧民滿足不了商團的需求,一些商團開始組織武裝團隊去周邊擄掠牧民回青松縣強行逼迫其改牧為民。
青松學堂是皇莊搞的福利性教育機構,關內的漢人自然是不願意也不需要來到這只有幾間破瓦房的學堂讀書的,也只能把許多牧民的孩子抓來逼迫其學習漢字學習漢語。
雖在擄掠時發生一些衝突死幾個牧民,但大多數牧民在青松縣被編戶為民後也沒再反抗。
對於他們而言,為部落首領當農奴或許還沒有現在當青松縣的底層庶民強,至少只要老老實實乾活就可以獲得報酬,可以用報酬買到糧食與布匹還有鹽巴,不用擔心其他部落掠殺甚至被奴隸主迫害。
關鍵是自己的孩子還能同漢人的孩子一樣穿著布袍長衫彬彬有禮,而不再是髒兮兮在草地上為部落首領擠羊奶。
但是,很快喀喇沁部落的上層貴族們發現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