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亂世梟雄》第1348章 李淵的家族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獨孤長蘇乃獨孤門閥族主,豈是好惹的,他用洗脫二字,暗示虞世基是為王君臨有意開脫,以楊廣的猜忌之心,看向虞世在的眼神立刻有了變化。

虞世基瞳孔微縮,但神色如常,繼續道:“陛下,臣也讚成要對付王君臨,而且必須要對付王君臨,可臣是不讚成國舅所說動用全朝之力,臣以為這是拿陛下的江山在做賭注,王君臨在范陽郡經營數年,兵精糧足,他本人又身經百戰,神通廣大,絕不是楊素和李密之流所能相比,即使陛下召集全國大軍都非一朝一日所能剿滅,而且倘若失敗,後果不堪設想,請陛下三思。”

虞世基所言有理有據,而且是持重之言,是站在楊廣的角度考慮問題的,說穿了是虞世基比獨孤長蘇更能揣摩如今楊廣的心思,剛一看楊廣的神色表情,就知道楊廣絕不敢與王君臨拚死一博。

“虞大人說了半天,都沒有提及如何攻打王君臨,難道是不想打王君臨嗎?”獨孤長蘇冷著臉反問。

虞世基淡淡的說道:“國舅大人不要著急,我還沒有說完呢!王君臨謀反之意甚為明了,打肯定是要打的,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如何打,調集多少軍隊,特別是糧草要準備多少,這些必須要提前準備,而且要按照比當年攻打高句麗時所做的準備還要充分,調動的兵力還要多才行,只有這樣才能夠盡可能的提升獲勝的希望。”

其實虞世基說了半天,將獨孤長蘇陰了一把的同時,說的都是廢話,不過卻將攻打王君臨的難度和困難含蓄的說了出來,至少楊廣的眉頭蹙的越來越緊,這幾天剛剛恢復的一些信心在漸漸消失。

楊廣沉思片刻,又問裴世矩:“如今還能夠調動的府兵和郡兵總共有多少?”

裴世矩一直沒有說話,但臉上的神色表情和皇帝陛下很同步,臉上的憂愁之色不會讓任何人懷疑他的忠君之心,此時立刻神色肅然道:“回稟陛下,現在朝廷一半軍隊都分散各地鎮壓造反的叛軍,各地郡兵也必須彈壓地方賊寇,北方邊軍要防守突厥和契丹各異族,如今能夠調動的只有三十萬府兵,其中包括陛下的十萬禁軍。”

楊廣一聽,臉色更加難看了,半響沉吟不語,三十萬兵力其實已經很多了,王君臨麾下軍隊水陸兩軍加起來也不到二十萬,除去鎮守安南國和海外島嶼駐軍,能夠調動的其實也不過十來萬人,可畢竟那是王君臨,十萬人若與普通叛軍相比,恐怕看作是百萬大軍都嫌少。

所以朝廷只能調動三十萬兵力,明顯是兵力不足的,也就是幾乎沒有半點把握,還打什麽打。

楊廣開始猶豫了,但是他已經將眾臣叫來信誓旦旦的說要打王君臨,這個時候又讓他主動說不打了,以他的自尊心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可能做的。

虞世基最是能夠揣摩楊廣的心思,一看楊廣的神色,便立刻明白楊廣此時的想法和難處,趕緊說道:“陛下,臣以為王君臨非比其他叛軍,攻打自然是要攻打的,但必須要有萬全準備,至少也要在陛下回到京都之後,各地叛軍鎮壓一些之後才行。此外就是糧草一定要準備充分,否則軍隊糧草不濟,軍心士氣不能保證,戰力便會大打折扣,所以臣請陛下三思,此事從長計議。”

裴世矩緊跟著說道:“陛下,如果要攻打王君臨,臣以為至少要如攻打當年高句麗一樣,至少要有百萬大軍,而且還在再征發五十萬民夫運送糧食軍資,但臣也要提醒陛下,

一旦敗了,不僅糧食軍資全歸王君臨,而且後果不堪設想。”裴世矩雖然也是門閥世家,但他和獨孤長蘇不一樣,他自信不管最後這天下由誰當家作主,他們聞喜裴氏都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所以他不讚成讓朝廷和王君臨現在就拚個你死我活,這樣一來變數太大,反而可能會給家族帶來未知的禍亂。

除了獨孤長蘇之外,其他人也紛紛發言,所說的話和虞世基、裴世矩大同小異,楊廣如今寵幸的臣子,除了獨孤長蘇特殊之外,另外的內閣六相都不是高閥大貴族出身,如今好不容易身居高位,與大隋的關系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他們並不希望隋朝毀滅,每個人都清楚,三次高麗之戰,隋朝的精銳之軍都幾乎喪失殆盡,根本就沒有力量再去剿滅王君臨這等堪稱是天下間最強的強人。

當然,楊廣可以把保衛京師和天子的最後三十萬大軍傾巢而出,但京師怎麽辦?誰保護皇帝和朝臣?

如今河南東郡的瓦崗寨造反勢力強大,打到京都洛陽並非不可能。至於調動邊軍,萬一突厥人打進來怎麽辦,誰敢擔這個責任,總之所有人其實都看出了楊廣已經認清了現實,都在含蓄地提醒楊廣,現在朝廷無力剿滅王君臨,也算是給好面子的楊廣一個台階下。

楊廣歎了口氣,道:“眾愛卿言之有理,王君臨不同於其他賊人,發兵攻打必須要準備充分。”

獨孤長蘇心中暗恨,但好在他有退而其次的準備,立刻道:“陛下,臣有一計,可以一試,說不定能將王君臨除去,即使殺不了王君臨,也能夠給王君臨帶來不少麻煩。”

楊廣聞言,頓時眼睛一亮,道:“國舅有何妙計,速速告於朕。”

獨孤長蘇立刻躬身道:“陛下,王君臨謀反之心昭然若揭,但是他還沒有明目張膽,他還自己承認是陛下的臣子,他想在天下人面前偽裝成忠君之臣,陛下對他一直不薄,讓他成為我大隋唯一的異姓王,這是何等的尊崇,若是陛下能夠逼著他顯露奸臣賊人的真面目,他一定會被天下人所嗤笑,還會讓他與遠東軍和范陽郡中一些忠於陛下的將士離心。”

楊廣聞言,頓時大喜,連聲道:“國舅快點告訴朕要如何作才能讓王君臨在天下人面前顯露他奸臣的真面目,還會讓他與其麾下官員和將士離心?”

獨孤長蘇道:“陛下以他滅了上谷郡和東萊郡賊寇立了大功為由,賞賜他陪陛下北巡的殊榮,給他下旨,命他來五原郡,陪陛下一同北巡。他若是敢來,陛下便立刻命人將他圍殺,他若是不敢來,陛下便可以直接宣布王君臨為叛逆。”

虞世基淡淡的說道:“國舅將此事想的太天真了吧!王君臨可以隨便找一個理由不來,到時候,又怎麽辦?”

獨孤長蘇冷哼道:“王君臨神通廣大,武技高超,麾下兵強馬壯,他若是以身體有病,或者治下不安為由,反而是欲蓋彌彰,天下人誰會相信?到時候同樣會讓天下人認清他的真面目。”

虞世基還想說什麽,楊廣突然喝道:“不用再說了!”

楊廣陰沉著臉站起身,冷冷道:“朕意已決,八百裡加急,給王君臨傳旨,朕念他平定上谷、東萊兩郡叛軍有功,賞賜他隨駕北巡殊榮,同時將這個旨意昭告天下,朕看他敢不敢來,若不敢來,他會以什麽理由不來見朕?”

……

……

就在大隋皇帝楊廣巡視塞北,在平涼郡待了三天,第四天出發,前往五原郡的時候,獨孤長蘇派給太原李淵的信使也進了太原城。

因為一路不太平,獨孤長蘇派了二十名武技高強的騎士,但為了不引人注目,都是一副江湖武都打扮。

這二十騎士一路疾馳,馬不停蹄,縱馬駛進了太原城,直接在太守府宅前停下,為首男子身著錦袍,腰束玉帶,要掛寶劍,與獨孤長蘇有三分相似,正是獨孤長蘇的幼子獨孤懷恩。

獨孤長蘇派自己的兒子大老遠,風塵仆仆的到太原給李淵來送信,可見他對李淵非常看好,認定李淵一定能夠在接下來逐鹿天下的爭鬥中取得最後的勝利,得到天下。

獨孤懷恩在台階前翻身下馬,派了一名下人,拿著他的身份玉佩去叫門。

李淵治家堪稱是天下典范,門衛看了玉佩之後,不敢怠慢,一邊請獨孤懷恩進門客房稍作,一邊讓人快步跑進去稟報。

過了沒多久,太原郡太守唐國公李淵的長子,李建成大步從內府匆匆走出,遠遠便有些驚訝的笑道:“懷恩小叔,你怎麽來太原了,怎麽不提前派人報個信,好讓我們安排人去迎接你。”

獨孤懷恩比李建成小了四五歲,但裴份卻比李淵要長一輩。

說起來,李淵與獨孤氏,與楊廣都是親戚關系。

楊廣與李淵是親姨表兄弟,都是獨孤長蘇的大哥獨孤信的外甥,他們的母親是親姐妹的關系,獨孤信的二女兒與當時的上柱國,也就是李淵的父親結婚,生下的長子便是李淵。

而且,李淵家族是老牌貴族,算起來是西漢大將軍李廣的二十三世孫,十六國時代西涼開國君主武昭王李暠的六世孫。李淵的父親李虎是西魏的太尉,逝世後被追封為唐國公。

李淵七歲時他父親逝世,也算是一個早年沒有父親的孤兒了,他世襲為唐國公,因為年齡小,本來為頂尖關隴貴族的李淵一族漸漸勢弱,一度淪為門閥大貴族的末端。

但李淵此人非常善於經營,多年下來,不知不覺中家族勢力已經提升了太多,重新成為天下頂尖門閥世家。

李淵是楊廣的姨表兄弟,他的母親和楊廣的母親是鮮卑貴族獨孤氏的親姐妹,小時候楊廣和李淵曾經一起玩過三個多月,楊廣小時候的性格便極為驕恣,經常嘲笑李淵這個表兄,甚至三年前,楊廣還在一次朝會上,當著群臣羞辱李淵,可是李淵了只能敢怒不敢言。

獨孤懷恩左右看了兩眼,低聲道:“建成,我奉家主之命前來送信,事關重大,你父親現在何處,我要立刻見他。”

李建成頓時神色一肅,一邊將獨孤懷恩一行往裡面請,一邊說道:“今天世民用他新訓組建的六千新兵挑戰一萬郡兵,父親去訓兵場觀摩去了,懷恩小叔是隨我一起過去,還是我立刻派人請父親過來。”

獨孤懷恩雖然年齡小,但表現得異常老辣,立刻搖頭道:“如今那個讖語謠言被李密那個叛賊傳的沸沸揚揚,陛下猜疑心又是極重,前幾天剛剛在平諒郡找借口誅殺了兩名李姓重臣,若是讓人知道獨孤家與你們來往甚密,傳到皇帝陛下耳中,可不是什麽好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