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梟雄》第1107章 成功戰略牽製
“你即刻去準備,昨日繳獲的馬你多帶幾匹運豆子,平時多走路,保持馬力,算算時間淵蓋蘇文應該已經將援軍派出來了,你們很可能會在路上遇到,你提前派出去的偵騎很重要。”
 “卑職明白。”張天岡抱拳行禮,轉身離開了。
 “傳令讓管小童和陸寒部回大營休息,羅春來五千水師進城控制整個大羅城。”
 ……
 ……
 “王君臨這是打定主意要死死的釘在安南郡……”安南郡府中,淵蓋蘇文揪出深深的皺紋,面對從南邊源源不斷傳回的壞消息,唯有做出這樣的判斷。
 此時他蹙著眉頭,臉色極為陰沉,當王君臨水軍縱橫他們高句麗海域,而他們高句麗水師不能相製之時,高句麗就已經陷入被動了。
 王君臨在大彌島和白翎島上的水師多達萬人,如今又調集來一萬陸軍,此外趙晨和黃少秋又率領三萬水師在成陽郡海域襲擾個不停,大隋從海上來的人馬已經多達五萬人,高句麗要在安南和成陽兩郡部署近六萬人的水步軍,才能勉強保證防線的穩定。
 為了在南邊兩郡集結六萬水步軍,差不多已經將高句麗南邊兩郡的所有戰兵和輔兵抽空還明顯不夠。
 眼下的情況,對王君臨來說,根本就不需要再行什麽險計,再用什麽奇謀詭策,只需要牢牢守住大羅城,然後再讓趙晨和黃少秋的三萬水師繼續在成陽郡襲擾,牽製大量高句麗兵力,無論是成陽郡的官員和將士,還是淵蓋蘇文帶領的安南郡諸人都感到極大的壓力。
 “我們高句麗總共才三十萬人馬,要保證將王君臨的人馬壓製在大羅城裡出來,少說要三四萬人,宰相大人和隋帝的主力大軍之戰已經十分吃力了,眼下只能強行將兩郡貴族的私兵和護衛召集在一起了。”一名身穿鱗甲的老將站在淵蓋蘇文身側甕聲說道。
 “先不說讓各家將私兵和護衛讓出來有多難,”淵蓋蘇文說道,“即使我們將兩郡貴族的私兵和護衛強行聚集起來,多出兩萬軍隊出來,只夠將成陽郡三萬水師擋住,依靠他們去打王君臨的軍隊,簡直就是送死……而且成陽郡在眼下更不能丟失。”
 成陽郡是高句麗最重要的產糧區,有水旱田三百余萬畝。前些年受東海寇襲擾極為嚴重,近年來農耕恢復很快。雖說不能跟大隋江南的魚米之鄉相比,但在“七分山、一分水、兩分田”的高句麗,卻是極其的珍貴,特別是眼下和大隋全面戰爭時期,前線大軍每日消耗糧草都是海量,以高句麗這麽小的國家,養著三十萬大軍本來就已經是極限,更何況在百濟國和新羅國方向還各有五萬人馬防守。
 對淵蓋蘇文來說,要想在安南郡重新獲得主動,必需將兵馬壓到大羅城下,甚至將大羅城直接奪回來。要做到這一步,就要保持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才行,但是談何容易,或者說眼下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而且還要防備王君臨大軍繼續北上攻打安南郡北邊的三個縣城。
 淵蓋蘇文心裡哀歎:“王君臨控制著海路,能夠以飛快的速度集結、轉移兵力以及各種物資,他們甚至摸不清楚王君臨到底在大羅城集結了多少兵力。”
 對淵蓋蘇文來說,唯有將形勢拖延下去,等待東邊父親帶領主力和大隋皇帝的主戰場取得勝利,然後調派大軍東來南下支援,他才可能重新在安南郡獲取主動。
 王君臨水軍主力都壓在海上,又有趙晨和黃少秋帶領的三萬水師,高句麗沒有任何可能從王君臨手裡再奪回對大海的控制權。
 開戰十天過去,趙晨和黃少來率領的三萬水師在越加活躍起來,高句麗在成陽郡的駐軍已經全面收縮,成陽郡海邊部分村鎮及幾乎所有島嶼,其控制權全部落到趙晨和黃少秋的掌握之中。
 ……
 ……
 王君臨佔領了大羅城之後,立刻便安排人在大羅城和南陽寨之間修建中轉軍寨。
 而尉遲敬德帶領三千騎兵在將從大羅城逃走的高句麗軍隊殺死大半後也退回大羅城,只有張天岡麾下五百特戰隊分成兩組輪流活動在大羅城北邊與安南郡城之間,始終給高句麗人極大的壓力。
 待大羅城的情況全部理順之後,王君臨召集尉遲敬德、羅春來、陸寒、管小童召開形勢分析會,進一步的擬定作戰計劃。
 “按照沈果兒傳來的情報來看,淵蓋蘇文雖然有一些動作,但因為兵力欠缺,除了從當地招募更多的民勇,以及強行讓貴族將私兵和護衛交出來聚集一起外,並沒有從其他地方調兵進入的跡象。在兵力上,我們加上趙晨的三萬水師,仍然處於優勢地位,而且敵軍守多城,我們能集中兵力在大羅城和南陽寨兩處,優勢將更明顯。”王君臨先給大家通報了整體形勢情況。
 “按照計劃,我會吩咐黃少秋那邊,讓三萬水師做出進擊成陽郡的勢態,將高句麗在南邊兩郡的兵馬往成陽郡一線吸引……”
 所謂的謀略,從根本上來說就是要盡一切可能形成壓製敵人的兵力優勢, 戰略上如此,戰術也是如此。
 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用險計,也是旨在避開敵人的優勢兵力,在敵人薄弱處形成局部兵力優勢進行打擊。
 開辟安南郡和成陽郡的戰場,即使不能成功的攻破這兩郡,也要迫使高句麗在這兩郡投入更多的兵力。
 如今在浙東已經迫使高句麗動員了所有能夠動員的人馬;高句麗要在大隋水軍的襲掠下,保證成陽郡這個產糧大郡不給奪去,勢必要在成陽郡調動不少於三萬的兵馬,只要在安南郡再迫使高句麗投入三到四萬的兵力,高句麗在西邊與楊廣帶領的主力大軍拚命的兵力整體便會受到影響。
 這就是掌握製海權的優勢,王君臨以不到兩萬兵力,至少能將高句麗三四倍還多的兵力牽製在南邊。
 在總戰略上,王君臨即使知道楊廣多半和原本歷史上一樣,還會慘敗於高句麗人之手,但是他依然要盡可能的改變歷史結局,至少也要讓大隋人少死一些在高句麗。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