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亂世梟雄》第1169章 邸報
王君臨這才又說道:“現在我給你們明確一下各自駐地,以及主要任務。”
 “黃少秋統領三萬水師依然駐扎在容城縣水師駐地,用六個月時間,全部換成造船作坊最新千石以上戰艦,並完成適應性訓練任務,負責范陽郡和蛇島一帶海上防務,重點保護鹽場的安全,回頭在鹽場給你們再修建一處水師大營,你們抽調一萬人長期駐扎在鹽場。”
 “卑職遵旨。”黃少秋連忙起身躬身領命。
 王君臨又看向尉遲敬德,說道:“尉遲敬德帶領兩萬騎兵,駐扎在西邊的涿縣。陸寒帶領一萬五千人,駐扎在方城縣。管小童帶領一萬五千人駐扎在固安縣,你們三人除了各自駐地及輻射附近縣的安全之外,各自對著臨郡,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三人起身領命,王君臨又對羅士信說道:“信兒麾下人馬不要太多,留下五千騎兵即可,多余的人給單雄信,等明天你帶領這五千人隨我去洛陽,一路押送一萬多高句麗俘虜。”
 自己辛辛苦苦打了一路架,才拉來的七千多人,再加上自己原來人手已經有八千余人,眼下只剩下五千,羅士信本來聽後正在鬱悶,但一聽可以跟著王君臨去洛陽,又興奮起來,趕緊起身領命。
 王君臨最後對單雄信說道:“單雄信將信兒多余的三千人接手,再從八個縣的縣兵中各自挑選五百人,湊夠一萬人駐守在鹽場,務必保證鹽場陸上的防務安全。”
 范陽郡還有兩萬郡兵,駐扎在郡城,由鷹揚府郎將薛禮統領,此人眼下對朝廷忠心耿耿,暫時王君臨還沒有辦法將薛禮和這兩萬人控制或者趕走,不過薛禮有把柄掌握在王君臨手中,讓其留在范陽郡總比朝廷再派其他人擔任鷹揚郎將的要好。
 安排好軍隊駐防事宜後,王君臨想了一下,又對杜如晦說道:“克明開始籌劃準備一下,開始興辦邸報。”
 “卑職之前已經物色了幾人,此事很快就可以展開。”興辦邸報的事情王君臨之前給杜如晦說過,具體章程也仔細討論過,此時不用王君臨進一步解釋,杜如晦便知道王君臨的意思。
 “需要什麽消息可以和果兒要。”王君臨又補充了一句。
 果兒也連忙稱是。
 在王君臨的計劃中,關於邸報還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這一點王君臨還沒有給杜如晦等人說過。
 最開始,邸報只是將匯集各地及中樞的最新情報,發放王君臨麾下各縣,並刻印售於地方貴族和官紳,算是後世官辦報刊的雛形。只是在初期邸報僅僅是單純的匯集中樞及各地的情況轉告各方,並不會發揮出輿論引導的作用來。
 等後面邸報漸漸被人們適應和習慣之後,便是王君臨利用邸報操控輿論的時候,到時候再有遍布天下的小雨劇院相配合,王君臨甚至有信心操控整個天下的輿論。
 王君臨很清楚,在一些特定的時期,或者特定的事件中,輿論的作用不亞於十萬大軍。
 即使當時腦筋再頑固,洗腦一遍、十遍不成,洗上百遍、千遍,大部分人都很難再堅持己見——關鍵當世人接受外界消息的渠道極少,除了邸報、官府張貼的告示以及販夫走卒商賈遊人的道聽途說之外,絕大部分人幾乎都沒有接觸外界的渠道。
 要知道即使是後世,一些缺乏判斷能力的人對一些事情的看法,都會輕易被媒體和網絡各種為了某種利益所編寫的消息所影響,更愚蠢的人甚至因為自己喜歡的明星代言某個廣告就會喜歡某個產品,可想而知群眾在很多時候眼睛一點都不雪亮,是最被一些野心家利用的群體。
 王君臨又說道:“隨著邸報的流行,需要刻印的數量會越來越多,以眼下的刻印作坊,所需要人力、財力和物力太大,成本也會太大,克明等議事之後找來幾個我們自己的刻印師傅,我給他們教一種新的刻印之術,名為活字印刷術,此術推廣開來之後,可提升刻印效率百倍不止,成本也降低很多,而且還會成為我們一項巨大的財源,所以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
 杜如晦精神一振,還能說什麽呢!只能感歎道:“大人實在是……學究天人。”
 “最開始邸報每半月為一期吧!由傳驛分放各縣,貴族、官紳、士民皆需從傳驛購買,嚴禁地方私印;各縣由傳驛在城裡另置多處售點。”王君臨又補充道。
 王君臨知道,等活字印刷技術成熟之後,在大規模印製上,比傳統的雕板印刷在成本及印製速度上有著太大的優勢,邸報成本可以低到讓普通印刷行業絕望的程度,而且也只有成本低,價格便會低,從而才能夠讓邸報大范圍的流傳開來,否則絕大多數人根本買不起邸報,又有什麽意思。
 邸報事說完之後, 王君臨又讓劉子明成立一個鹽鐵司,專司范陽郡鹽業和鐵業之事。
 而且除范陽郡八縣外,王君臨控制的其他區域,海外一千多大小島嶼,安南國都並入這個鹽鐵司統管,這樣一來,歲入的總盤子能有多大,就能得出一個概數來。
 財政工作的核心,還在於“量入為出”。要是對歲入沒有一個相對準確的判斷,如何安排來年的軍民政事?
 眼下王君臨麾下勢力龐雜,收入也是五花八門,所以歲入情況,也是王君臨回到范陽郡首先要了解的問題。
 “得益於大人在鹽場推行的新式煮鹽之法,再加上鹽行歸於大人麾下之後,將鹽場售鹽也並入之後,除去給朝廷上交五十萬兩鹽稅之外,全郡所納鹽斤總數,比去年同期增加約有七倍。”楊空蟬說道,“收入不少於一百萬兩銀子。”
 “不錯。”王君臨點了點頭,說道,“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鹽業收入是個大頭,而且是取之不盡,而且眼下各地民生都苦,都習慣了淡食。這鹽價降下來,再休養兩三年,我范陽郡百姓生活水平總提提高,鹽業收入會逐步上升。”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