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亂世梟雄》第1014章 全是銀子堆出來的
之前王君臨感覺自己錢多的沒處花,除了沈果兒統領的情報組織費錢之外,都沒有什麽大的開支,而每天他名下香水、靠山酒、小雨劇院、麗華香茶、西北的兵器小鎮,等等,都是日進萬金的行道,現在這些錢剛好用來養兵。

 要維持一支一萬五千人,錢餉兵甲甚至駐營都近乎完全自籌的部隊,對後勤補給的要求是極為苛刻的,更何況郡兵編有騎營、步營、水營,複雜程度更是呈幾何直線上升。

 按照年前王君臨讓聶小雨算了一筆帳,他名下產業最多能夠養三萬大軍,這對眼下來說錢自然是夠用了,但是王君臨很清楚,以將來大隋亂世的形勢,三萬大軍遠遠不夠。

 當然,到時候天下分崩離析,范陽郡的鹽稅、商稅、糧稅自然可以自己支配,以一郡之力再養上四五萬人毫無問題。更何況還有盧氏這個金庫隨時可以開宰。

 王君臨讓杜如晦一心負責范陽郡的民政,而劉子明總覽所有軍隊的後勤補給,這兩人乾的事情雖然在軍隊之外,但其實反而是最忙碌的,

 替王君臨分擔了大半事務,否則這些事情都堆到王君臨的案頭來,將他的腦袋都撐大了。

 相對來說,治軍雖然是重中之重,卻是容易做成的一件事情,有聶小雨、單雄信幫忙,這幾個月又先後將陸寒、管小童、尉遲敬德、呂世軍收攏麾下,這些人都是大將之才或者可造之才,有他在上面提點著,完全可以獨擋一面,當然前提是他始終能夠擁有足夠多的銀子。

 眼下,王君臨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要組建正式的商船隊,北邊打通前往倭國、高句麗、新羅國的海上商道,南邊要直達大隋江南、廣南,乃至琉球,以及腳趾等南洋諸國。

 王君臨比任何人都清楚海商形成安全航線之後,帶來的利潤百倍不止,海上的生意做成了他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在為銀子而發愁。

 而這需

 要大量的海船,而且這麽遠的航線,普通的民船還不行,他需要造船廠打造三千石以上的大型商船。

 ……

 ……

 離開鹽場之前,王君臨將徐小虎、錢正闊和連仲韜三人叫過來,又商議半響,最後總結道:“鹽場建農莊屯田、積肥沃田、購入畜力、修建水利設施、道路修築,無一不需要長期的持續投入。這些事情在接下來一段時間裡除了加大投入,以集體農莊的形成開墾荒地進行屯田外,最重要的還要建造各類工坊。”

 “小雨培養出那幾個工匠已經學會了取土燒磚之法,你們要抓緊時間大力推廣,我希望在三個月之內頗成規模,這不光是鹽場下一步修建城池和軍寨,以及修建房屋所用,最重要的是要賣給全郡八個縣的所有人,乃至整個大隋。”

 “這將是計劃中一項很大的財源,至少也要將鹽場的軍隊、後勤及鹽場民生撐起來,除取土燒磚外,煉鐵及鐵作、軍械製造、製藥、大規模養豬、造船等都是當前需要迫切進行大規模投入的基礎工場作業。這些有些已經開始,有些還沒有開始,計劃和方法都已經給你們了,必要的人員小雨也特意給你們培養出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落實推行和擴大規模,需要多少銀子,你們打報告給劉子明,我批給你們。”

 “特別是造船,下一步我麾下的水師必須保證強大的水面作戰能力,造船坊的規模還要擴大。”

 王君臨一口氣說完,三個人各自拿著一個小本子認真記下,然後連連稱是。

 這時,連仲韜想了一下,說道:“大人,剛才說的這些,很多方面都需要鐵器,兵甲,箭矢、戰具及戰船以及屯種,對鐵製品的消耗都是大量的,如今我們不缺煉鐵的技藝和工匠,缺少的是鐵料。卑職特意算過,按照大人的計劃,我們每年煉生熟鐵及灌鋼需要百萬斤規模才行。”

 王君臨點了點頭,他讓劉子明

 也大略的估算過,要維持屬於他個人麾下的幾支兵馬兵備水平不滑落,每年少說需要生、熟鐵及鋼五十萬斤,而裝備水平與軍隊的用鐵量幾乎是成正比的。

 王君臨的幾支部隊所需軍械必須自籌,煉鐵及鐵作及各種軍械修造等工場,也是必須要拿出大筆銀子進行建造的;甚至從現在開始就有必要建立鐵砂、石炭等物資的儲存,以免亂世來臨,物資供應給切斷。

 王君臨比任何人都清楚,戰爭在很多時候打是的糧草,打是的銀子,一支強軍需要有優秀的將領、需要將卒有武勇精神,但是也必須看到,任何一支強軍幾乎都是用銀子堆出來的。

 古人常言“兵不貴多、貴精”,倒不是不希望精兵多多益善,而是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政權根本就供養不起一支龐大的精兵隊伍。歷史上經常會出現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戰術戰略是一方面,其實這裡面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軍隊一多,部隊的後勤供應很難保證不出問題,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軍隊士氣下降,動搖軍心,而士氣和軍心這東西卻是會傳染的。

 ……

 ……

 聶小雨已經將技術和工匠的問題解決, 錢正闊、連仲韜和徐小虎等人這些天都在籌劃這些事情,鹽場的人力暫時倒是夠用,但是要成規模的籌建這些工場,初期就要拿四十萬兩銀子出來進行籌備。說實話,這麽多銀子,這個時候讓楊廣一下子拿出來,楊廣都忍不住會皺眉,而落實的戶部都會非常為難的湊夠,但是王君臨卻有這個底氣。

 當然,四十萬兩銀子一下子拿出來,即使是王君臨也要傷筋動骨,這種底氣再來幾次,若是補充不上也會掏空。

 除此之外,需要花銀子的地方還有不少,比如按照計劃,在三年內,王君臨還要在鹽場內建一座濱海城池,只是規模要小一些,但建築費用自然是高得驚人。

 ……

 ……

 。妙書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