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這些四十來歲的青年官員們,按說是前途光明的。只是,在面對人生的抉擇之時,他們選擇了錯誤的方向。
這些人的犯罪事實,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過渡期和商務部成立初期。
1998年-2002年,正值中國加入前後,政府開始大規模清理對外經貿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等,企業在涉及相關法律問題請教他們時,雙方就形成了利益關系。有了他們的加入,許多需要趕時間的項目,他們都可以幫助企業加快審批進度,搶佔時機,提前布局。
比如說1998年經貿委印發關於國有企業利用外商投資進行資產重組的暫行規定,其目的就是維護國有資產權益、推動國有企業改革,但該規定過於簡單,沒有明確的實施細則。
此時恰遇外資並購內地國企的第一波熱潮,在一些人的眼裡,國有股退出、外資進入似乎成了國企改革的一個定式而被紛紛效仿,但這個苗頭也頗受爭議,外經貿部在審批時也越來越謹慎,審批者因法律法規不完善而擁有較大自由裁量空間。
就這樣,他們這些人最終圍繞著合資企業上市、外商投資審批、企業並購和反襲斷審委等,利用立法設租、審批遊說、谘詢代理等方式組成一條罕見的審批**流水線,其設租尋租手法高明,除了自身出賣公權牟利,更將法律模糊地帶的自由裁定運用至極。
可以說,這是一群吃技術飯的**官員小團體,也是前所未有的一個反腐新發現。
2003年至此次案發之前,為內、外貿管理統一之後。外商在華投資、內資赴境外上市出現井噴。行賄者如和記黃埔、長實投資,以及黃光裕運作國美電器在港上市等。
對應於這七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金額出現兩次波段,其中1998年至2000年間呈下降趨勢;而2001年至2003年則出現高增長。外資在華漲落之間,正是相關政策更迭之時。這其中的任意個案,均現一條阡陌相交、利益共沾的外資審批尋租鏈;而這七個人的系列案的完整版本,則展現了由“鏈”變“網”的系統性制度**。
一個依托權力而生的利益共同體,從監管者到尋租者僅轉身之間。
在這一次出手狙擊江氏集團的外資中,不乏一些比較熟悉的名字。比如說和記黃埔,比如說淡馬錫財團,比如說長江實業,還有一些美國財團的影子在出現,讓人感到非常吃驚。霍然發現原來已經有這麽多外資開始對國內的國企蛋糕開始動腦筋了。
黨的十-六-大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開始啟動,不同步、不配套的問題在體制上已經得到解決。下一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總體上要實現兩個目標:從2004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建立起新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的基本框架;到2010年基本完成戰略性調整和改組,形成比較合理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經濟效益明顯提高,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抗禦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使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主導作用。
而現在依然處於三年改革的期限之中,大規模低價出售給外企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為總體上要見到成效,而不是一賣了之,但是過了這三年之期的話,那些挽救無效行將就木的國企。很可能就要被拋棄了,到時候一個破產的海門醫藥集團顯然會是更容易被外資收購的。而且外資所付出的代價會更一些,這個就是他們勾結這些各部委實權派一起來阻撓江氏集團收購海門醫藥集團的理由。
“誰都希望自己的審批是最後一道關口,否則自己批出去的項目還可能被否決,尋租價值就會徒然下降。”那位司長對莫克說道,“部門之間通常是相互爭權,但是我們幾個人的長期交往,使得我們綁成了體制內罕見的利益共同體,可惜的是傾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其中一個人落馬,整個圈子也將隨之顛覆,什麽圈子到最後都是花圈。”
事實上也是如此,這個封閉而自足的聯盟,以2005年3月,發改委的這位司長被“雙規”為拐點,互相揭發,瞬間瓦解,可謂“最壞的聯盟”。
……
得到了詳細的報告的常委們,一時之間都面面相覷,感到非常無語,作為中堅力量的司局長們集體出現了貪腐行為,這個打擊確實是夠大的,尤其是在商務經貿政策制定這方面,確實沒有多少人能夠玩得轉的,由他們這些人所主要擬定出來的政策法規當中,究竟還有多少漏洞是提前預設的?現在還很難說。
而這些漏洞可能給國家造成多少損失,也還是在未知之數中。
“海門醫藥集團的事情,大家怎麽說?”文總理問了一句。
一號首長也是非常頭痛的揉了揉額頭,然後才說道:“解鈴還須系鈴人,我看還是把小江請來,當面解決這個問題好啦。”
眾人聽了之後紛紛點頭稱是。
要想徹底解決海門醫藥集團的事情,還是得把江風喊過來,畢竟他給出的收購條件是比較優厚的。若是舍棄了江氏集團換了另外一家的話,未必就有這麽好的條件,而沒有這麽好的條件,工人們依然是要罵娘的。
而且海門製藥集團畢竟是總資產數百億的大型國有企業,現在有能力解決海門醫藥集團的企業,國內也沒有幾家可以辦到啊。
很快,江風就被請過來了。
這個時候,江風已經猜出來會有什麽事情了,不過他也是有備而來的,進來與大家打過招呼之後,江風就將一份很詳細的資料給大家分發了一下。
看完之後。眾人都是一副驚疑不定的表情,互相之間的眼神中充滿了擔憂和疑慮,還有一些震驚。
“這些東西,是怎麽弄到的?”文總理舉著手上的資料向江風問道。
這些資料上,涉及到了關於江氏集團收購海門醫藥集團一事受阻的涉案官員們的詳細情報,包括最近受到那些外企的賄賂都寫得清清楚楚,遠比他們供認出來的內容要詳細得多。
江風回答道:“哦,其實也沒有什麽,我對於這個收購案被喊停一事感到非常不解。除了江氏集團之外,怕是再也找不到比我給出的更優惠條件了,為什麽部委會一齊給否決了?因此我雇傭了獨立情報調查機構來查明此事,果然有了一些收獲。”
江風說的是實話,當初。在最先由中央部委傳出反對意見之後,他就意識到這其中可能另有玄機,所以他就果斷的讓“龍牙”組織派出精英人員,對此進行深度調查。然後,一個個的證據出現在了江風的面前。
當把這些證據串在一起之後,江風不由得想起了,在他記憶中。於2008年8月爆發的那個所謂的“新貴之盟”案件。
所謂抽絲剝繭,有了江風的提點,事情調查起來就更加方便了,事情的真相。很快就全部擺在了江風的面前,也就是此時江風交給常委們的這份資料了。
這裡麵包括的可不僅僅是此次的海門製藥集團的收購案,還包括了這個聯盟所涉及的另外一系列案件。
“這些情況如果屬實的話……”一位常委說了一半,就沒有再說下去。他的話裡面的意思很明白。如果這些情報屬實,那麽這幾位司局級幹部的命運也就可以預料了。總不可能是輕輕的放過了。
“可惜了,這些都是人才啊!”一號首長搖了搖頭道。
江風聳了聳肩膀,回答道:“很顯然,越是專業的人才,一旦墮落之後,所帶來的危害就越大。幸好是這件事情發現得比較早,若是任由其繼續發展,可以想象到十年……不,五年之後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所以這一次的事情,應該說是壞事變好事,給諸位敲響了警鍾啊!也讓我們可以避免一場由技術官僚**可能帶來的巨大風險!”
江風這話可不是危言聳聽,因為那是真正發生過的事實,而且這些事實距離現在並不遠,最遠的也不過是三年之後的2008年。
就在明年,“外資威脅論”盛行。一場關於外資並購威脅產業安全和國家安全的爭論,伴隨著“10號文”與“反壟斷法”的醞釀而鵲起。
“10號文”即2006年9月8日經商務部、國資委、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證監會、外管局六個部委聯合出台的《關於外國投資者並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其在兩個方面對外資並購作出規定:一是對外資並購境內企業需要滿足的條件更苛刻, 例如增加了關聯並購的概念和反壟斷審查方面的要求;二是對外資並購完成的方式,特別是對以股權為收購對價、通過spv(特殊目的公司)進行跨境換股等技術手段作出了具體的規定。
其中第二方面原本是為了開放外資並購的“正門”,堵塞“旁門左道”的良法。然而在具體執行效果上恰恰相反,正門緊閉,捷徑歧出,最終對於以紅籌形式上市的模式產生了摧毀性的影響。
加之2007年《反壟斷法》頒布並實施,外資可進入領域存在諸多人為乾預環節,對於“保護民族產業”“反壟斷”等概念既缺乏可操作的認識,又缺乏清晰、透明的核準程序,這些人上下其手的空間再一步放大,並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重大案件,涉及的資金更是駭人聽聞。
一號首長聽了之後點了點頭,說道:“小江說得很不錯,先前我還有點可惜他們,現在看起來這股歪風邪氣必須得狠狠的刹住才行,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見一號首長已經定了調子,其他眾人也是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這一批人的命運算是被定下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