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爆改大明朝》第160章:興奮起來的老朱
  時間緩緩流逝,阿棣一直都沒得到離開京城回本藩的聖旨,詹閌也隻好陪著他留下來一起等。

  直到和阿棣再次見面之後,才從他口中聽到一些端倪,大概率是老朱又生出更換繼承人的心思。

  看到阿棣努力克制,但還在不察覺間流露出來的隱隱興奮,詹閌也沒忍心給他潑冷水。只是很真誠地給阿棣講了幾個歷史故事,側面勸說他千萬要冷靜,切莫行差踏錯哪怕一步。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阿棣肯定能聽明白。如果他要連這點理解能力都沒有,還靖個毛線的難,一早就被迷你朱乾死了。

  和阿棣分開後回到會同館,詹閌幾乎整夜沒睡。他勸阿棣是一回事,不抱希望是一回事,但也要提前做一些準備。

  萬一真的出現了奇跡,某些不可預測也無法控制的事件或人物起到推動作用,阿棣真的機會,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幫阿棣上位。

  只是這樣一來,其他的靖難功臣就沒戲了。所有的功勞將會全部算在他詹閌的頭上,連輔佐阿棣多年的老和尚,功勞都得減半。

  這樣的結果,還會帶來一個更難把控的局面。阿棣將來追這個天下的難度,也會被提升到3S級別。

  要知道靖難可是阿棣一系和迷你朱一系的南北大戰,不論是郭資這類的文官,還是張玉這些武將,都得到了施展才華的舞台,更有了獲得“從龍之功”的機會。

  這樣的履歷,會讓他們獲得更多來自阿棣的信任,從而在出身上有了比別人高出一等的地位。

  而沒有參加過靖難之役的這些人,就很難在未來掌握更大權力,登上更高的舞台了。人家滿朝文武皆為順臣,你一個未立點滴之功的,憑啥更老資格爭位子?

  你總不能讓阿棣為了挺行道教,就隨意貶斥、誅殺大臣吧,那可就真是昏君了。

  對詹閌和行道教來說,最大的壞處有兩點。第一就是前期投資基本失效,幾乎所有的靖難功臣,不論文臣武將,都很難再成為他的有效助力。

  第二則是和阿棣之間,沒辦法跟通過靖難建立起來的關系相比,哪怕以一己之力助他成功。

  人生四大鐵中,一起扛過槍這條是最鐵的。和一個皇帝談四大鐵可能不太現實,但是在長期肩卓苦戰中培養出來的情義和信任,缺失可以得到保證的。

  當然以上所有的擔心,都要建立在意外出現的前提下,也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擔心罷了。在詹閌看來,出現意外的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

  如果老朱的心思能出現得早一點,在兩年前,甚至一年前就拿出來,詹閌都能保證阿棣的成功率超過九成。

  可是在今年,幾乎是標定要失敗的。洪武三十年啊,聞名天下且載入史冊的丁醜科舞弊案,徹底把讀書人的影響力拉升到一個極限,大明的統治階級名額分配權,徹底成為名教的玩具。

  雖然老朱做了最大程度的補救,但也只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一個南北分榜,最多能起到拖延作用,南方讀書人和北方讀書人,不都是讀書人嗎?

  所以雖然要做一些籌謀和準備,但詹閌內心最大的準備,還是隨時返回北平。乖乖等待著老朱嘎嘣兒,然後和迷你朱乾一場。

  時間過渡到殿試放榜後,果然像歷史記載的那樣,中國科舉歷史上最大的案子爆發了。

  洪武三十年丁醜科殿試放榜,從一甲進士及第的狀元陳?、榜眼尹昌隆、探花劉仕諤,

到二甲進士出身的芮善、王洪、鄔修等十三人,再到三家同進士出身的郭子盧、陳性善、黃宗載三十五人,清一水兒的南方士子。  (中榜者姓名非杜撰。另外關於時間問題,因為要配合進度,所以南北榜案拖後了一個月稍多點,還是老規矩,就當時空差異吧。)

  剛開始還沒人說什麽,後面不知道誰挑出了這個毛病,本科三甲竟然沒有一個北方士子中榜。

  你可以說是巧合,但天下偏偏就有這麽巧的事嗎?至少北方來的士子們不會信,哪怕只有一個北方人也好啊,硬是一個都沒有。

  這種事,在老子天下第一的讀書人看來,那必然是有不公之處,也就是考官們舞弊了。

  消息很快就傳開了,成為金陵城最熱議的話題,連老百姓們茶語飯口都會不自覺地聊上幾句。

  主流說法是考官收錢舞弊了,排名第二的則是地圖炮。還有好事者把每一名中榜士子的籍貫羅列排開,再和朝中大臣們做聯系,最後的結果自然是陰謀論。

  自認遭到了末後黑手算計的北方的士子們, 開始大規模集結遊行鬧事。一時間金陵城裡到處都是書生打扮的,攔街含冤的有,在相關衙門前抗議示威的有,更有人聯名上書到禮部,最誇張還去敲了登聞鼓。

  告狀的理由很簡單,並沒有一口咬定就是舞弊什麽的,只是表達疑問。文壇比北方強盛屬實,多少年來一貫如此,但全部名落孫山卻是歷代科考從未出現過的。考官劉三吾、白信蹈,閱卷官等人,是否偏私南方人,否則為何北方士子無一中的?

  這件事的出現,讓老朱非常被動。失望和震驚兩種情緒,徹底佔滿了他的大腦,這是要出大事啊。

  失望,自然是對自己的大臣們。且不說這裡面有沒有啥問題,就算真的是乾乾淨淨,這些大臣怎麽就不考慮一下輿論呢?

  震驚,也是對於這些大臣。出現這樣的事,而且搞得滿城風雨,要說背後沒人推動,打死迷你朱他都不信。

  想想自己最近一段時間來計劃,還有召見阿棣和詹閌的事,性格敏感多疑的老朱憤怒了。從禦案後站起來,眼神刀子一般從太監們臉上慢慢滑過去。

  根本不需要懷疑,有些消息肯定是走漏出去了。查,一定要查,哪怕把這朝堂查個底兒掉,也要把人揪出來。

  從胡惟庸的事開始,到前幾年的藍玉,殺的人數以萬計,可還是有人想搞小動作。這次更可恨,竟然用這種手段來威逼皇帝,是覺得朕年邁老朽就糊塗了嗎?

  此刻的老朱,已經興奮起來了。既然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就不必再遮遮掩掩,當下讓人召集文武大臣,他要稱稱這些人的斤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