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飛燕伏龍傳》第316章 兵臨燕京
  李詩萍、小六子、楚菲菲也向不一道長、米錦、盛庸等人施禮後,一同去後廚準備酒菜去了。

  不一道長見大廳裡就剩他們這些人了,略一合算,又對米錦、盛庸說道:“這次咱們容不得半點閃失,為了安全起見,明日一早我就去沐王府借兵,幫咱們一同押送戰馬回京!米大人、盛將軍你們就在這裡幫忙馬少主他們挑選戰馬!”

  米錦、盛庸二人躬身聽命。

  不一道長吩咐完,盛庸眼睛四下裡瞧了瞧,又低聲不一道長、米錦等人說道:“楚雄飛為朝廷押送戰馬,半路被劫,想想事出蹊蹺,不知何人走露消息,我懷疑會不會是佟大千他們私自瞞著馬不平偷偷給燕王送的消息!”

  不一道長聽了微微一笑道:“是不是他們通風報信不重要了,這次馬少主也會跟著咱們一同押送戰馬回京城,這次應該安全了許多!”

  米錦、盛庸二人聽了先是一愣,隨即明白過來,紛紛暗道:“不一道長果然安排的周詳,他讓馬不平跟隨著押送馬匹回京城,縱然是佟大千等人真的會給燕王通風報信,但此番有馬不平壓陣,也算是有恃無恐了!”

  不一道長接著說道:“雖然如此,但咱們也不可太大意,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雖然表面上看五鬼對馬不平恭恭敬敬的,但他們到底心裡如何想的,咱們誰也不知道,因此這次你們還是要仔細盯住他們幾個,絕對不能再出什麽差錯!他們不通風報信最好,一旦發現他們真的有什麽不軌行為,你們也不要聲張,一切待我從沐王府回來後再做商議!”說著又歎了一口氣,有些慚愧的接著說道:“雖然我們這樣做有點兒小人之心,但是事態緊急,咱們也不得以而為之了!”

  米錦、盛庸聽了連忙躬身低聲道:“道長放心!我們記下了!”

  次日天一亮,不一道長便獨自一人離開月山萬馬堂,前往沐王府借兵。

  沐王府乃是明朝開國功臣沐英的府邸。那沐英乃是濠州人,自幼父親早逝,隨母度日,家境貧寒。打小顛沛流離,八歲時被農民義軍將領朱元璋收為義子,故此世人又稱沐英為朱英。

  自至正十六年起,十二歲的沐英跟隨朱元璋攻伐征戰。十八歲時,被授帳前都尉,參與守鎮江,開始擔當軍事要任。沐英平時不苟言笑,但好賢禮士,對兵卒愛惜有加,從不濫殺無辜。

  洪武九年以副帥之職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封西平侯,賜丹書鐵券。洪武十四年與傅友德、藍玉率兵三十萬征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留滇鎮守,其鎮滇南十年間,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安定邊疆。

  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世時就常對人說:“有沐英鎮守在西南,朕就可高枕無憂了。”可以看出沐英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洪武二十五年農歷六月,沐英獲悉皇太子朱標去世,哭得十分傷心,不久病逝於雲南任所,年僅四十八歲。

  當沐英的靈柩運抵京城應天府時,朱元璋親往迎接,並派遣宮中官員,負責安葬,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諡昭靖,侑享太廟。此後沐氏子孫世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朝末年。

  如今沐英已死,長子沐春也已於洪武三十一年病逝,現在的沐王府是由沐英的第二子沐晟當家做主。

  沐王府對於建文帝削蕃那是絕對支持的,因為當年沐英和皇太子朱標那可以說的上是異姓兄弟,沐英的死也因為太子朱標的去世而傷心過度,到了朱允炆登基後,沐英的兒子們也是支持建文帝的。

  當不一道長進來沐王府後,和沐晟表明來意後,沐晟自然是全力配合,招集調來三百名身強力壯,武功卓越的親兵護衛一同跟誰不一道長去月山萬馬堂押送戰馬回京城,不一道長和沐晟約定三日後讓這些親兵將士到月山腳下等候。

  沐晟一口應下,並安排酒宴款待不一道長。二人交談甚歡,感歎燕王造反之事,沐晟並對不一道長表明如果朝廷需要,沐王府會鼎力相助的。

  再說建文帝這日接到李景隆參奏耿炳文妄言惑亂軍心的奏折,於宮中大怒,差人前往軍中申斥耿炳文,並給李景隆下了一道旨意,賜他便宜行事的權利。

  李景隆接旨後自然更加得意,在耿炳文等眾將士面前更加飛揚跋扈不可一世。

  耿炳文氣憤交加,可又無可奈何,加之年邁體衰,一時竟於軍中病倒。虧的李春成精心醫治,方才保住性命,但精神不比以前,一幫老手下將士見了個個傷心難過不已。

  李景隆得到建文帝的支持,覺得飄飄然,決定要一舉剿滅燕王叛軍,立下奇功以報皇上的知遇之恩,於是傳下軍令去,讓兵將人馬立刻拔營,從河間府開拔前往燕京討伐燕王叛軍。

  大軍行至燕京城外八十裡處,接到探子回報,說燕王隻讓他兒子朱高熾留守燕京,而他自己則早已帶兵去救援永平府去了。

  李景隆聞訊大喜,直道是蒼天相助,率朝廷大軍極速前進,經過盧溝橋時見無守兵,李景隆不知這是燕王朱棣的誘兵之計,禁不住歡喜地對手下將士說道:“燕王不守此橋,我看朱棣是無能為力了。”

  可他不知道此時鎮守燕京城的朱高熾早已在燕京城內嚴密部署,準備妥當。

  李景隆率大軍分成九路,攻打燕京城九門。朱高熾依照燕王朱棣的命令,只是憑城堅守,任憑李景隆率軍城外叫罵,就是不肯出城與之交戰。

  燕京城城池堅固高大,而朱高熾又早已做了十足準備,把姚廣孝、鐵羅刹、李三通、趙百裡、高有德、霍未山、柳長眠、柳眉殘等眾人與眾將士分為九路,各守一處城門。

  當時曲顛見了以為熱鬧好玩兒,便也鬧著要和鐵羅刹一起去守護燕京城,鐵羅刹怕他誤事,堅決不同意,叫他住在羅刹宮,不許出宮半步,並派手下侍女好好看守。

  眾人各盡其責,不敢絲毫大意,嚴守各個城門,舍生忘死的和城外朝廷大軍周旋,苦苦守衛燕京城。

  一時間李景隆率領的朝廷大軍也無可奈何,見強攻不下,又令兵將火焚城門,燕軍早有防備,連忙汲水撲救,李景隆見不能攻破,轉而又命大軍火炮打城,雲梯攻城,地穴入城,皆未得逞。攻打的緊了,燕京城裡的婦女孩童都奔上城牆,投石扔磚攻擊攻打城門的朝廷大軍。

  李景隆率領朝廷大軍在燕京城外面百般攻打,朱高熾則在燕京城裡內裡拒守不出,等到了夜晚,朝廷大軍停止進攻後,朱高熾又如當年諸葛亮命將士擊鼓騷擾曹操大軍一般派將士縋牆出城,鳴鼓驚攪,使朝廷將士睡臥不安,李景隆十分無奈。

  一連攻打了幾日也沒能攻破一座城門。李景隆又氣又急,在大帳內商議,問誰願領兵再次出戰。

  眾將士見燕京城如此易守難攻,沒人敢應聲,李景隆氣的摔杯咂盤子亂發脾氣,眾將士嚇的不敢吱聲。

  這時於眾將士之中閃出一人來,但見那人四十多歲,身材高大威猛,一臉烏黑虯髯,雙眼圓睜,那人對李景隆躬身說道:“大將軍不必如此著急!”

  李景隆見了一愣,連忙說道:“原來是瞿都督,不知瞿都督有何良策破城?”原來那人是朝廷大軍的都督瞿能。此人有勇有謀,建文帝封他為都督。

  瞿能說道:“大將軍不必煩憂,瞿能願與瞿鬱、瞿陶率令兩千騎兵勇士,搭建雲梯,攻打張液門!”

  李景隆聽了,頓時心中高興,離座走到瞿能身邊,拉著瞿能的手,說道:“那好,既然瞿都督願意領兵出戰,那是再好不過的了!不知瞿都督又幾成把握打下張掖門?”

  瞿能聽了一愣,暗自一思量,隨即說道:“瞿某誓死也要打下張掖門,到時候大將軍再分來幾路人馬佯裝攻打燕京城別的城門,趁燕軍不備之際,瞿某帶兵拚死攻打張掖門,大將軍你隨後帶兵接濟支援瞿某就是了!等到瞿某攻破張掖門後, 大將軍率大軍一擁而上,攻進燕京城,那大事可成矣!”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李景隆聽了點點頭喜笑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有勞瞿都督了,你放心本帥定會率人馬後面支援瞿都督!”說著返回案前,伸手拿了軍令,道:“瞿能聽令,本帥命你和瞿鬱、瞿陶帶領精兵兩千,攻打燕京城張掖門!不得有誤!”

  瞿能躬身雙手接過令牌說道:“得令!”說完轉身出帳去準備兵馬。

  李景隆又指派幾個將領帶兵佯裝攻打燕京城另幾處城門,以配合瞿能攻打張掖門。

  當日旁晚時分,瞿能率領瞿鬱、瞿陶以及兩千多名精兵鐵騎攻打張掖門。

  當時燕京城張掖門守軍不備,瞿能等兩千將士虎威神勇,個個奮勇登城。殺聲震天,一番惡戰,血流成河,燕軍眼看就要不敵。

  瞿能趁機殺上城牆,在十多個精兵的護衛下,奮不顧身的縱身躍下城樓,大刀猛揮,頓時砍開城門,帥領兩千余將士,就要衝進城去,瞿陶連忙阻止瞿能說道:“都督,你瞧這城中又寬又大,空裡面會有伏兵,咱們此刻無兵接濟,一旦貿然闖進城去,萬一中了燕王詭計,將士們中了埋伏,那咱們可就難以脫身了!”

  瞿能橫刀立於城門之下,命人極速去報李景隆,叫他立即率兵前來接濟。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