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從大周開始》第 二百六十二章 陝西
“卑職長安千戶所千戶李青,參見指使!”

  衛允剛走進前廳,便看到一個身形頗高的年輕漢子,雖長著一張國字臉,可面色卻很白淨,瞳孔與尋常的周人有所不同,竟是藍色的,若是再仔細一看,便能發現其面貌與尋常的周人之間的區別。

  年輕漢子身上穿著飛魚服,腰間配著繡春刀,一見衛允進來,當即便起身衝著衛允拱手躬身見禮,態度十分恭敬。

  衛允一邊往裡走,一邊上下打量著李青,道:“李千戶倒是和咱們錦衣衛的漢子有些不同!”

  一身飛魚服的李青微笑著回道:“卑職的膚色瞳色天生如此,聽父親說,是因為卑職祖上曾與西域女子通婚所致。”

  衛允點了點頭,藍色的瞳孔,貌似一般在白種人裡頭才見得到,李青口中那位西域人的先祖,很有可能就是一個白種女人了。

  不過衛允可不會因為這樣就去懷疑自己的屬下,錦衣衛選拔人員,至少的是三代往上都是清白人家才行。

  “我知道你!”衛允走至首位,徑直坐下,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才繼續道:“李青,二十九歲,渭南人士,祖籍渭州,家中世代行商,家境殷實,精通弓馬騎射,塞外多族語言。

  早年也曾中過秀才,可惜卻在鄉試之中屢次铩羽而歸,不願再繼續在科舉上蹉跎,正巧碰上北鎮撫司在陝西大肆擴招人員,便辭別家人? 來了長安!加入了錦衣衛。

  因特殊的才能? 剛一加入,便被封了總旗? 先升百戶? 而後再西北一役之中立了不小的功勞,被擢升為長安衛所千戶!我說的可有和錯漏之處?”

  衛允看著李青? 目光灼灼,面帶微笑的問。

  李青被衛允說的一愣一愣的? 呆了半晌? 才在杜遠的拉拽之下,回過神來。

  趕忙道:“指使說的半點不差,卑職只是感到震驚,指使竟然對卑職如此了解!”

  衛允道:“不只是對你? 咱們錦衣衛裡頭不少兄弟的履歷我可都是如數家珍!”

  “好了? 閑話休提,言歸正傳,找你來是想問問你如今長安千戶所的情況!”

  長安城隸屬於京兆府,但也有人將京兆府稱之為長安府,府城就是長安城? 而且長安還是山西的首府,是北鎮撫司西北路的情報運轉樞紐? 乃要害之地,是以在慶州本就是黑甲軍大本營的情況之下? 還在長安設了一個千戶所。

  李青在千戶這個位置上雖然才呆了半年多的時間,可這家夥卻是個真有本事的? 自他上任之後? 長安千戶所的效率提升了將近一倍。

  來之前? 衛允還特意抽調了陝西境內所有北鎮撫司所有衛所頭領的資料,仔細的翻看了數遍,對李青這個長安千戶所的千戶印象最為深刻。

  衛允雖然並不是第一次來長安,可以前衛允的重心都是放在慶州、延州、榆林還有西夏那邊的,至於長安這邊,雖然衛允也曾來過不止一次,可對於長安城,對於京兆府的各方勢力分布還真不怎麽了解。

  再加上如今衛允離開陝西也有兩年多了,西北又剛剛經歷一場大戰,大戰的時候,陝西各州府的府庫都是優先供應給西北的邊軍的,一場持續大半年的戰役打下來,陝西所有州府的府庫都被差不多掏空了。

  好在朝廷也知道陝西的難處,早在戰役結束之後便從國庫之中抽調出了十萬擔的糧草,分發至陝西境內的各州府,用以填充府庫。

  當初長安城中還有不少從西北逃難而來的百姓,都是因為大戰開啟,害怕被波及,便從邊境地區朝著八百裡秦川匯聚而來。

  其中有不少還到了長安,好在當初朝廷頒布下來一道以工代賑的法令,就地征用這些避難而來的百姓,反倒是省了征召民夫,也為去歲的秋收節省出了大量的壯勞力。

  年初西夏派出使臣前往汴京求和的時候,前陝西布政使方賀文便下令將這些百姓遣返,各歸各處,由各地府衙,州衙,以及縣衙對這些百姓進行安置,組織他們快速啟動春耕。

  好在方賀文是個真正厲害的人物,一番調度之下,陝西才沒有出什麽大亂子,方賀文倒下之後,便由布政使司的左右幾個參政挑起了大梁,按著當初方賀文定下的方略,對陝西各地進行重建,對流民重新安置。

  同時呢,也依照著方賀文以前的做法,將衛允提出的那條以工代賑的法子貫徹至各個州縣,並不是如同往常那般無償的救濟民眾,而是通過雇傭百姓們工作的方式,按每個人付出勞動的不同,發放一定的糧食。

  如今邊疆承平,朝廷那邊可以全力相助陝西重建,第一批的填充府庫的十萬擔糧食只是一部分。

  而且也只有距離榆林、延州還有慶州附近,延安府和鳳翔府下轄的十幾個州縣的百姓被遷往京兆府附近。

  其余地方的府庫雖然也空了,但那也只是朝廷的府庫,百姓們手裡的糧食和錢財可半點都沒有動用。

  再加上方賀文定下的策略正確,那些個被遣返原籍的百姓們倒是不用擔心出什麽問題,只要個州縣的官員能夠按著方賀文制定的方略去處理就好了。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邊境那幾十個剛剛納入疆域范圍之內的州縣,那些州縣之中的百姓在西夏的統治之下生活了數十年。

  底層的那些個百姓衛允倒是不擔心,西北的民風雖然彪悍,但百姓骨子裡的淳樸卻從未丟失,他們的想要的很簡單,能吃飽飯,能穿上衣,若是再有點閑錢,能給兒子取個婆姨,能給女兒找個不錯的夫家,繁衍子嗣,傳承香火,那便足夠了。

  這些個邊境的百姓和中原腹地或者江南地區的百姓還是有所區別的,二十幾年前的時候,邊疆還是打來打去的,可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誰也打不服誰,今天你佔了這裡,明天我又搶了回來,你來我往的。

  可底層的百姓們?

  你們隻管打你們的,我且過我的小日子,只要能有飯吃,有衣穿,誰當皇帝不是當,誰做縣太爺不是做,只要不壓迫他們,不欺負他們,讓他們能夠安安生生的活下去就行。

  真正讓方賀文覺得難辦的,是那些個在當地流傳數百年,勢力根深蒂固的大戶人家,那些個所謂的世家大族們。

  那些州府可都是被大周的軍隊打下來的,打下來之後,西夏求和的時候才將其拱手相讓了,其境內不論是百姓還是大族,除了榆林的戰役一打響,就提前撤離了的,其余剩下的那些,都被留在了當地。

  有的是無所謂,有的則是根本來不及撤走,大周的軍隊已然佔領了這些地方,那麽不論是大戶人家還是底層的平民百姓,那都是大周的子民,周軍又豈會容他們隨意離開。

  當初也有那麽幾個不長眼的,想趁著榆林的戰事愈發膠著,各地駐守的兵力不多的情況下,尋找間隙撤去西夏。

  可惜了!他們最後等來的都是同樣的一個結果,家族一應首腦悉數被殺,家產被抄沒,余下的族人或是被賣給了人牙子,或是被罰去做了苦役。

  可那只是戰時的處理方式,後來戰爭結束之後,那些州縣都劃入了陝西境內,當時的陝西布政使還是方賀文,雖然方賀文在處理政事上面很有能力和手段,但終究是個文官出身,顧忌頗多,不如武將那般殺伐果斷。

  在對待這些當地氏族的問題上面,手段也偏向柔和一些。

  也是,方賀文乃是文人,奉行的乃是儒家的教化之道,想要徐徐圖之,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如今換了衛允上台,衛允雖然和方賀文的關系不錯,對方賀文也很是佩服和推崇,可衛允的方法和手段,卻和方賀文有所不同!

  “李千戶,給你個任務,一個月之內,我要看到此番心納入我陝西的六州之地當中,上至朝廷剛剛委任的官員典吏,當地的世家大族,下至周遭的馬匪山賊們的所有情報!”

  衛允看著李青,一字一句的沉聲說道,嘴角掛著淺淺的微笑。

  “這······”李青卻有些猶豫,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天大的機會,衛允可是錦衣衛指揮使,身上還兼著陝西布政使一直,妥妥的封疆大吏,若是能夠得到衛允的賞識,又怎麽可能還會限於一個區區的地方衛所千戶。

  但李青的腦子不但沒有出現半點充血的情況, 反而異常的冷靜,迅速的在腦海裡頭分析了一下這事兒的可行性之後。

  李青有些為難的說道:“指使,此事倒是不難,可若是僅僅隻憑長安千戶所的人手的話,隻一個月的時間怕是有些不夠!”

  “哈哈哈哈!”衛允笑著道:“我知此事不易,若是你有信心的話,北鎮撫司在陝西境內的所有人員皆可受你調動!”

  “所有人員?”李青眼睛一亮,期待的看著衛允。

  衛允道:“不錯,正是所有人員,包括諜報司的兄弟!”

  李青頓時大喜過望:“請指使放心,一月之內,西北六州之地的所有情況,定當呈至指使的案前!”

  說著便衝衛允拱手躬身一禮,高聲道:“卑職願立軍令狀!”

  衛允卻搖了搖頭:“錦衣衛自有制度,不需要你立什麽軍令狀,若是一個月內你把這事兒給辦好了,我自然記你一功!可若是辦不到,咱們錦衣衛自有獎懲,到時候你自己回來領罰吧!”

  “卑職領命!定不負指使信任!”

  衛允對軍令狀那一套還真不怎麽感冒,難不成李青一個月之內辦不好這事兒,他還真砍了李青的腦袋不成!怎麽說也是個人才,還是個精通多門外語的人才,又能文能武,關鍵是能力還不錯。

  這樣得人,衛允可舍不得殺,日後可是要有大用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