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隱相》第478章不成熟的想法
李泌進山了。到了學宮稍事休息了一會,他便上山去拜祭老先生。
  兩年前,年已九旬的老先生,給李泌留了最後一封書信後,便含笑而去。
  老先生在信中說,“此生無憾,得以認識小先生這樣的人。小先生之才,做宰相有余,然小先生不出仕,大唐第一隱相也……”
  陪同李泌掃墓的是信安王李禕,和大將軍裴旻。兩人也是快八十歲的人了,好在身體健碩,平時騎馬出行都沒問題。
  兩人從李泌這裡學到了一樣本事,就是沙盤推演。從墓地回學宮的路上,李禕說道:“哥舒翰打仗尚可。不過,我聽說他身體不好,不知能不能守住潼關。”
  李泌道:“只要皇宮裡那位別瞎指揮,哥舒翰守潼關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就怕安祿山派出小股人馬,從各處小道繞過潼關。若是那樣,潼關守軍就會軍心大亂。”
  李禕點點頭沒有說話,只是停住馬匹,讓李泌先走。這處小路極為狹窄,隻可通過一人一馬。
  過了這處後,李禕趕了上來,說道:“我與裴將軍做的那個沙盤上,倒是標出了幾條小路,也讓人告訴了哥舒翰,想必他早有防備。”
  李泌看到這裡地勢高些,視野開闊,就收住馬韁繩,等裴旻也過來後才說道:“兩位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當知道戰場上的事情是瞬息萬變的。一個小小的失誤,都能影響一次戰局。”
  兩人以前帶兵打仗的時候,都遇到過李泌說的這種事情。於是,兩人對視一眼,都是點了點頭。
  李泌手中馬鞭指向潼關方向,道:“都說那邊的潼關和函谷關是百二重關,可千年前的秦國亡了,大漢朝也亡了。這就說明,再險要的關隘,也有守不住的那一天。”
  裴旻道:“小先生說的是,凡事都要防備萬一。”
  李泌看著遠處,如同自言自語的說道:“我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李泌這個不成熟的想法,讓這三位站在沙盤前爭吵了半天。具體來說,是李禕和裴旻朝著李泌吵吵。
  楊綰已經給他們換了兩次茶了,看到這三位還在爭論,就心說這兩位老將雄風不減當年啊!吵起架來還是這般中氣十足。
  這兩位老將也是拚了,他們聽李泌說放棄潼關,就在長安至潼關之間與安祿山決戰的話後,差點就暈了過去。
  只要懂點兵法的人都知道,放棄潼關,長安不保。長安丟失,大唐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亡國。
  要不是這兩人了解李泌,這兩人會認為李泌不是瘋了,就是沒安好心。
  兩人吵吵的很凶,李泌卻很冷靜,還不時地給這兩位斟茶倒水的。
  到了傍晚時分,這兩人實在是吵吵不動了,都是癱坐在坐塌上,李泌才不慌不忙的說道:“隴右、河東兩軍共六萬人馬就要來了,我就問問你二位,長安周邊可有糧草供給他們嗎?”
  裴旻到底是比李禕大幾歲,此時已經無力回話,就看向李禕。
  李禕直接搖了搖頭,裴旻不願意了,掙扎著說道:“當年,我記得還是小先生你讓裴耀卿修的倉房。此時,那些倉房裡該是存有幾十萬石糧食的,足夠兩軍所用……”
  李泌道:“你莫不是忘了嗎,那些糧食都是從洛陽那裡轉運來的。”
  裴旻道:“雖是轉運來的,當可滿足一時之需。”
  李禕一聽又是搖了搖頭,有氣無力地說道:“裴將軍,小先生的意思,你不明白。”
  李泌說到軍糧的時候,李禕已經明白他的意思了。長安這裡突然增加近十萬吃飯的人,糧食肯定要緊張。
  不是隻來六萬人馬嗎?怎麽成了十萬人?
  唐軍一旦出動,六萬人馬需要近四萬伕役。伕役運送糧草,他們自己也要吃飯。所以,這支六萬人的唐軍,消耗的糧食卻是十萬人的。
  裴旻是武將,當年也是帶兵打仗的,他怎麽會不知道這事情?答案是,他認為隴右軍和河東軍到了,這戰事也就結束了,不用準備過多的糧食。
  接下來,李泌就要讓他放棄幻想,面對現實了,“裴將軍,若我猜的不錯,既然皇帝不打算禦駕親征,那麽隴右和河東的人馬就不會來長安,而是直接轉道去往河北一地。”
  一聽這話,兩位老將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道:“抄安祿山的老窩?”
  李泌點點頭。
  兩人隨之都說道:“妙啊!妙啊!陛下此招妙啊!”
  李泌心說這一招確實很妙,既可以讓隴右和河東軍在河北一地就地求糧,也可以威脅安祿山的老窩。
  但也僅僅是威脅,要想打下幽州、營州等地,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兵馬不夠。
  安祿山苦心經營的老窩,隻憑唐軍六萬人馬就打下來了,那就太小看安祿山了。安祿山為了造反,專門修了雄武城,裡面糧草軍器應有盡有,夠用很多年的。
  而且,安祿山讓手下大將史思明負責河北防務。他是主場作戰,本身就有地利優勢。更何況安祿山的叛軍將領多是打仗不要命的胡人,手下也多是驍勇善戰的胡兵。
  要想此時打敗史思明,唐軍的力量還不夠。
  不但不夠,唐軍精銳還會被史思明拖在河北,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而長安這裡,皇宮裡那位,和楊家人都是作死的貨色,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整出一出么蛾子來。
  李泌現在擔心的不是安祿山,而是玄宗和玄宗身邊的楊氏族人。
  “我原本想著,等郭子儀和李光弼到了以後,就命哥舒翰放棄潼關。然後,唐軍在潼關至長安一線盡數展開,與安祿山決一死戰。此為背水一戰,破釜沉舟之舉。不如此,不足以消滅安祿山。”
  潼關東邊的道路十分狹窄,利於防守,根本不利於大軍出擊。倒是潼關以西,地勢開闊一些。雖然不利於防守,但有利於大軍展開作戰。
  但是,放棄潼關十分危險。自潼關向西直到長安,再無險要之地可守。一旦戰敗,長安便要易手。
  李禕倒吸一口冷氣,喃喃自語道:“置於死地而後生?”
  裴旻還是一副氣呼呼的樣子,吼道:“隴右和河東軍可出關作戰,沒必要放棄潼關。”
  李泌一瞪眼,說道:“這件事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不信就等著看,宮裡那位接著就會昏招頻出,變有利為不利。”
  李泌也想讓郭子儀和李光弼帶領唐軍,與哥舒翰一起出潼關,和安祿山好好地打一架。
  要是真有這麽一天,李泌也會在東征的大軍裡。
  可玄宗不是這樣想的,他得知河北顏真卿等人已經斷了安祿山的後勤補給,他就想著此時在洛陽的安祿山已經成了秋後的螞蚱,只要把他的老窩端了,安祿山就會不戰自敗。
  玄宗想的倒也沒錯,若是事事都和他想的那樣就好了。可現實往往是打臉的,接下來這一次,會打的格外很。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