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夾擊,當下這個局面,的確不好解。
換作常人,恐怕真的要頭髮也愁掉了。
可是杜英很清楚,歷史上的苻健還真的就挺過來了,關鍵還是因為他有個好兄弟苻雄,幫他頂住了司馬勳。這樣苻健才有本錢據守長安,硬是不和桓溫出城決戰,面對長安堅城,桓溫也無計可施,等到糧草耗盡,只能匆匆退軍。
不過這話他不能說。
現在還是低調比較重要。
法隨打量著自己的兩個徒弟,緩緩說道:“你們兩個在山中待著的時日也已經不短了,可曾考慮過將來?”
師傅忍不住切入正題了。
杜英和王猛下意識地交換眼神。
對於師傅來說,山下就算是洪水滔天,和他這一個心死之人也沒有什麽關系。長期以來他在山下走動,所為的實際上還是自己這兩個徒弟。山裡剩下的孩子年紀還小,但是杜英和王猛一個馬上成年,一個已經成年,自然不能總是在這深山老林裡窩著。
可以說杜英和王猛就是法隨此生希望了,只要這兩個徒弟出人頭地,他就很滿足,當然其余剩下的那些小家夥要是都能出人頭地,那當然不是什麽壞事。
不過首先肯定是杜英和王猛需要在外面闖出來一番天地,才能給他們進身的機會。
不然的話以法隨對剩下小家夥們的了解和觀察,即使是已經展露出來統領能力的孫青草,也只是仗著年歲更大、兩個師兄也很懶才能走到這一步罷了,還需要歷練,真的再過幾年直接丟出去,可能最後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杜英和王猛則不同,自己這兩個弟子,真的要論才能,即使是法隨也不敢說自己這個做師傅的就能夠勝過。王猛本來就好學,而且亂世之中從北方一路逃難,已經歷經過很多次生死,為人處世實際上更加老練深沉。
而杜英,這小子早慧,一向精明的很,法隨總覺得他平日裡在裝作很低調的樣子。到底還是年輕人,遮掩不住的。
年輕,本來就應該是鋒芒畢露的時候。
對此法隨也只能感慨,雖然感激杜明的救命之恩,但是法隨本身很清楚,杜明並不是很聰明的人,不然也不至於老爹這麽好的基業,最後混到現在的樣子。
杜英若是能夠出人頭地,杜明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錦上添花永遠難比雪中送炭,徒兒認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當擇良木,能力挽狂瀾,方才算好的選擇。”王猛見師弟遲遲沒有開口,便忍不住先說道。
法隨微微頷首。
王猛見識過了很多生離死別,所以從個人情感上他也更加期望能夠一步登天,再從基層一點點耗盡血汗往上爬,豈不是辜負了這些年的勤學苦讀?
就連法隨本身也不希望他們這麽做,不然的話自己當初辛辛苦苦搜羅來這麽多的書籍,又是為了什麽?還不是為了能夠讓這些孩子在亂世之中尋找到一方淨土,再走出大山的時候可以擺脫胡塵中草芥一樣的命運,把握住機會一飛衝天。
畢竟越是在這亂世之中、越是在這群雄割據爭霸的時候,真正有才能、有本事的人才能夠得到展現自己的機會。
不過即使是有本事,也要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並不是所有人拉起來一杆大旗、有足夠的能力就可以割據一方。
家世、出身,即使是在這亂世已經開始、無數梟雄走馬燈一樣輪換的時代,依舊是一個人想要出人頭地依舊不可或缺的東西,
尤其是對於從文從政的華夏晉人來說。 胡人的功勳往往是馬背上一刀一劍拚殺來的,但是他們往往擔任的是武職,無論他們走得有多高,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依舊需要任用大量的晉人,也就是華夏人。
在這個時代,華夏這個族群還沒有形成後世“漢人”的定位和稱呼,甚至漢人依舊還多指向前趙劉氏麾下的子民,換句話說就只是一個割據勢力下的百姓罷了,前趙劉氏雖然自稱是兩漢劉氏的血脈,但是大家公認的前趙劉氏,不過就是巧立名目的匈奴人罷了,算不得數。
因此曾經的漢人,現在應該稱呼為“晉人”,表示他們曾經是晉朝這個大一統中原王朝下的子民,尤其是現在東晉同樣坐擁九州半數,可遠遠還沒有到滅亡的時候,晉人這個概念並沒有完全被抹去,甚至很多晉人依舊以家傳的治國理政學問為依憑,在各個散亂的政權下打拚。
不管怎麽說,偌大的中原依舊還是以晉人為主,哪怕晉人的身份地位已經淪落到塵埃裡,胡人統治者也不能忽視它們的存在,甚至為了避免自己被群起而攻之,還需要好生安撫,甚至還需要有大義名分。
想那石趙為什麽著急獲得傳國玉璽之後就要在玉璽上刻下“天命石氏”?還不是因為石趙立足河北也需要獲得晉人的支持。
因為傳承下來的制度,所以晉人又往往以本地世家馬首是瞻。所以尋常寒門子弟乃至黔首百姓既沒有學習上進的機會,也沒有家世背景能夠讓他們服眾,自然也就往往選擇依附於人。
不說別的,就站在杜英面前的這位,就是很好的例子。
王猛有扶危定難之才,最終也只是以名相的身份而不是一方梟雄人物的身份名留史冊,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就是因為王猛貧寒的出身讓他根本不可能自立一方。
杜英可不覺得自己這位平日裡嘻嘻哈哈的師兄是盞省油的燈。
“何謂良木,可棲吾家鳳凰?”法隨笑吟吟問道。
王猛臉上有點掛不住。
鳳凰之稱呼,當不起。
總感覺師尊在調笑他們兩個好高騖遠、挑三揀四。
“桓溫,桓征西。”杜英這一次不等王猛回答,率先說道。
輪到法隨和王猛驚訝,桓溫固然是當世之梟雄,但是正如王猛剛才所說,而今放眼天下,桓溫大權獨握,一方霸主之勢已然形成,若是選擇桓溫,此生平安並且做出點業績能夠養家糊口自然很是輕松,可是桓溫麾下人才輩出,想要出人頭地又豈是那麽容易?
王猛忍不住吐槽一句:師尊剛剛嘲笑咱們兩個,你還真的給他整了一棵好大的梧桐樹。
杜英瞥了一眼王猛,師兄的神情有些古怪,杜英還是能夠揣測到為什麽的。
自家大腿很謙虛、很低調。
這是好事。
現在沒有出山,顯然自己這位師兄也不會料到歷史上見到桓溫的他讓堂堂桓征西也驚為天人,恨不得立即就把這個邋遢的家夥給帶走,結果還是王猛自己看不上人家。
不過想想也是,歷史上見王猛的桓溫,正處於進退兩難的地步,晉軍戰力的疲軟和桓溫對後方支援的薄弱掌控,讓很多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桓溫勢力的“外強中乾”,再加上桓溫本身逐漸年長,自然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希望,王猛最終選擇放棄成為桓溫的屬官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