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青對這個院子裡的人有些好奇,總感覺透著股說不清的怪異。
或許是因為那句詩的巧合吧。
剛吃飽飯有點撐,他忍不住想扒門縫往裡看看。
沒想到剛湊近,門就“吱呀”一聲開了,一個老頭拄著拐棍走了出來。
蘇長青像隻觸電的貓般跳到一邊。
老頭很老了,一身手工黑棉衣,戴著不知什麽毛皮的帽子,蒼白的臉皺得像盛開的菊花,至少九十歲以上。
他的瞳孔泛白發灰,是個瞎子。
老人家沒發覺門外有人,直接轉身向巷子口走去。
北京的第一場雪上個月就下了,並不用等到2002年,地上積水結了冰,這瞎子藝高人膽大,憑一根拐杖走得很穩,蘇長青卻有點擔心他滑倒。
老人走到巷口,坐在一張很老舊的小凳上,開始曬太陽。
小凳好像長期扔在那,準點在這曬太陽似乎是他生活中的固定節目。
蘇長青一直尾隨在後,走過身邊時很認真地端詳了老人。
那天晚上吟詩的,應該就是他吧?
年紀大了,有些分別是永遠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自然深有感觸。
“你看什麽?”
老人突然開口了。
蘇長青有些意外,不是瞎子?
“沒什麽,大爺的眼睛看得見?”
老人的目光仍木然看著前方:“看得見,年輕時中過毒,眼睛就這樣了。”
這是什麽神奇的毒,眼睛毒成了灰色卻沒有瞎。
蘇長青笑了笑,打算繼續往前走,老人突然問:“剛才你看什麽?”
“我只是好奇您的眼睛……”
“我是說扒門縫。”
“沒什麽,您家大門上被人寫了行字,我覺得挺有意思。”
“挺有意思就扒門縫?寫的什麽?”
“敗者無處可逃。”
“哦……”
蘇長青又想走,老人又問:“你覺得有啥意思?”
反正閑著沒事,他站住了:“也說不上,很簡單的道理,總不能說敗者通行無阻。”
老人仍然看著面前的陽光:“哦……”
“您老……”
老頭閉目養神了。
見他不再吭聲了,蘇長青走了。
這一天天都想什麽呢,重生還不夠,難道還想遇到世外高人不成?
張家口壩上草原這幾天風雪大作,戰爭戲抓緊開拍了。
狂風中幾百匹戰馬呼嘯而過,蒙古鐵騎發了狠直奔北京城。
歷史上包圍北京在深秋,這段是蘇長青設計的,風雪鐵騎的視覺衝擊力更強。
明中期開始氣候漸漸進入小冰河期,天氣的確比現在冷很多,風雪應該來得更早。
幾個工作人員拉著軌道車跟在馬隊邊上跑,李奧和助理摟著攝像機站在上面拍攝。
這其實挺危險,掉下裡非受傷不可,可這個年代條件如此也沒其他辦法。
蘇長青和杜可可穿著綠色軍大衣站在皮卡車後鬥裡也跟著馬隊,拿著喇叭指揮速度和前進方向。
“慢點,慢點!”
“散開!”
“前鋒右轉,往前直衝!”
不過現場蘇長青就去了兩次,作為策劃意思一下對得起酬金就行了,越俎代庖就惹人討厭了。
胡笳的新戲《紅白喜事》元旦公演,送了蘇長青戲票,她在劇裡確實只有幾句台詞,還都是無關緊要的。
蘇長青隻記住一句:“奶奶該吃藥了。
” 還記成了藥藥該吃奶了。
許帆也參演了,角色叫小珍,比胡笳的好些,能多說幾句話,戲份也很輕。
人藝老戲骨多的是,她們這些剛畢業一兩年的演員不跑龍套就不錯了。
因為都是贈票,蘇長青和劉倍正好坐在一起,幕間休息時聊了幾句,有個信息引起他注意。
她說某省的鄉鎮服裝企業商會打算拍一部小成本電影,聚焦時裝發展,為行業宣傳,劇本都準備好了,就等著找到合適的班底開拍,不過投資很小,只有百萬。
百萬應該去拍紀錄片,現在正規劇組哪怕拍個爛片也得一百五十萬起。
劉倍是北京本地人,生於藝術家庭,從小就學京劇,梅派大青衣,六年前才十九歲就從北京京劇院辭職了,獨自闖蕩演藝圈消息靈通,目前正在跑這事。
“這些服裝企業基本以代工為主,自有品牌很低檔,都是“芝蘭”、“雪梅”一類的審美趣味,沒有好的作品和設計師,要拍這片得請一流設計師打造大量服裝,可這麽小的投資請不到人,那就拍不出來像樣的作品,我問過幾個大工作室人家都沒興趣,小工作室又沒法保證品質。”
“不會又是那種老板和女專業人才之間的狗血故事吧?”
“正是這類的。”
蘇長青了解這類片子,一度比較泛濫,大多屬於主旋律積極向上的,沒看劇本也能猜出是某個銳意進取但缺乏時尚頭腦的鄉鎮企業家和時髦女設計師共同創業歷經曲折的故事,最後愛情事業雙豐收。
很爛的劇情。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鄉鎮企業裡其實沒有特別好的設計師,人往高處走,有些能耐的設計師都不願與低端企業合作,企業家與藝術家兩撥人仿佛活著各自的平行世界裡。
這種爛故事隻證明一件事,如果企業家們真能把設計師娶回家,那倒是能解決這個人才短缺問題。
本山子和范德彪後來拍過一個小品表達過這種不服氣:專業設計師有什麽了不起,扭扭捏捏的像個屁精,俺們自己設計的衣服、自己訓練的紅高粱模特隊照樣牛逼,勞動人民是最美的,勞動人民的勞動服裝是最美的!
不得不說本山子還是很敏銳的, 在基層摸爬滾打的時間長,了解這種供需矛盾。
蘇長青和劉倍互留了電話:“這事咱們可以從長計議,別的工作室乾不了很正常,光請設計師和模特的費用就夠喝一壺的,那點錢連劇組班底都湊不起來,可我們四維不一樣,有自己的簽約服裝設計師和模特。”
他並不是為了開工而開工,這個項目和他手頭的資源吻合,做好了相得益彰。
劉倍很奇怪:“您不是做影視麽?怎麽還簽約服裝設計師和模特?”
“我們就是拍模特起家的,四維多維度發展,目前簽約的服裝設計師在《公主的決斷》劇組,不過很快就能出來了。”
“您不是那部戲策劃麽,那戲得半年後殺青吧,忙得過來嗎?”
果然消息靈通,連蘇長青劇組內部變動的八卦也知道了。
畢竟這是個千萬投資的項目,當年並不多見,圈裡比較關注。
大幕又拉開了,蘇長青壓低聲音:“你這個戲的劇情不行,得推倒從來,要乾就得早點介入,開拍也得開春之後。”
“那咱們真得好好聊聊這事,散場了一起吃個飯?”
“沒問題,帶上人藝的朋友們吧,你看她們在台上亢奮地蹦噠一晚上了,也該餓了。”
。
。
繼續打廣告,還在推薦中,收藏數量以及推薦票多寡將決定下周是否繼續推薦,請大家幫幫忙,收藏推薦票助力,有能力的就打賞一二,也能提升本書熱度排名,真不是為了錢,之後我會將免費期延長答謝諸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