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重生盤古左眼 ()”
混沌中的戰鬥,到底勝負如何,卻是沒有人知曉。只是鎮元子、冥河、紅雲三大聖人強者,共同迎戰冥族三大混元強者,之後六十萬年時間,再也沒有出現在洪荒大地上。
兩千多年的連綿大戰,洪荒大地滿目瘡痍,尤其是洪荒東大陸,被硬生生打掉一大塊土地,沉入東海之中,其余地方,盡是溝壑縱橫。
無數年之後,這是仍然是一處禁地。洪荒生靈們幾乎都不敢踏足這塊禁地,裡面仿佛有無窮冤魂飄蕩,到處都充滿了靈異事件。
有人看到無頭神魔在地上爬行,有的看到青面獠牙在空中飄蕩,這裡煞氣衝天,敢於走進這裡的普通生靈,幾乎都會神秘死亡。
古銘飄蕩在洪荒東大陸,看著這處曾經的戰場,無數英雄曾在這片土地上奮戰,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就算用三百萬字的篇幅,都不足以描述此戰的慘烈。
前世的古銘,也曾看過無數的網絡小說。就算不水字數,要把這一段歷史講清楚,恐怕也得是七八百萬字的巨著。
古銘哀歎一聲,洪荒大地還是不完善,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注定了這些因為戰爭,而逝去的靈魂,無處安放。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得等到後土建立六道輪回,打造幽冥地府。
洪荒大地上,冥族雖然沒有了混元強者的支撐,還在負隅頑抗。因為他們知道,冥族沒有投降這個說法,他們為天道所不容,注定要被洪荒大地清除。要想搏得那一絲生機,只能拚死一搏,逆天而行。
巫族雖然強大,但要想剿滅五十億冥族大軍,恐怕還需要很長的時日。
這一日,萬壽山上忽然有了動靜,只見靈皇白澤集結所有靈族大軍,強勢宣布加入戰場,清除洪荒毒瘤冥族!
百億靈族走出萬壽山,浩浩蕩蕩往前線開進。
幾乎是同一時間,昆侖山門大開,三清道人宣布,人教、闡教、截教三教弟子加入戰鬥,輔助巫族,清除洪荒毒瘤冥族。
重傷中的十二祖巫,卻是相對無言。靈族與三清,這分明是趁火打劫!沒有混元強者坐鎮的冥族,就像沒有牙齒的老虎一般。
等到十二祖巫元氣稍微恢復的時候,便是冥族徹底灰飛煙滅之際,根本不需靈族、三清出手。
冥族為天道不容,毀滅冥族自然是大功德一件,天道必然降下無量功德之力。
巫族拚死拚活,犧牲無數將士,才能有如此戰果,靈族與三清卻想來分這一杯羹!你們早幹嘛去了?
為何不在大戰之初就伸出援手,共抗冥族?
冥族大勢已去之時,你們就巴巴趕來,同為洪荒頂級大能的擔當呢?
不過十二祖巫也沒有任何辦法,他們重傷在身,此時自然打不過三清,畢竟三清手中,擁有非四聖不可破的都天神煞大陣。
在前往戰場前線的路上,通天道人問道:“大兄,我等此時對冥族宣戰,搶奪巫族氣運,是否太過不仁道?”
太上呵呵笑道:“三弟,你多慮了。首先,我們雖然已經斬去三屍,卻沒有成道契機,女媧師妹上次言道,我們成道契機,在於三立成聖。咱們創立三教,是為立教;咱們創立功法,給普通生靈走上強者之路搭上梯子,是為立言;至於拯厄除難,功濟於世,立功這一項,一直沒有這樣的機會。而如今,機緣擺在我們面前,縱然是冒著得罪巫族之險,咱們也要搶,因為這是我們的成聖契機。
其次,此戰靈族已經強勢宣戰,我們若是閉門不出,一點力氣都不出,將來在洪荒中吃不開,
甚至會受到其余勢力的排擠,說我們三清,失去了盤古正宗的稱號,就不為洪荒大地出力。於三教發展不利。”這時,三清道人卻碰上同趕戰場的靈皇白澤,只見白澤呵呵笑道:“原來是三清道人,爾等不在昆侖山享福,去打什麽仗啊!”
元始道人向來看不慣這些古靈精怪之輩,不由沉聲說道:“靈族一向不出世,不知此時為何這般積極,看來搶功勞,靈族卻是跑得比誰都快!”
白澤哈哈大笑:“三清道人,不過爾爾!看來你們喪失盤古烙印,失去天地正宗的名號,乃是實至名歸之事!我靈族為何出戰?冥族襲擊我紅雲師伯,師尊無奈,隻得被迫出山。我等擔心師尊安危,不得不出兵營救,師出有名,不知你三清又是為何?莫非是爭奪天地功德?”
元始被嗆得一張臉通紅,偏偏找不到理由來反駁。太上打了個哈哈道:“靈皇說笑了,冥族欲毀滅洪荒,乃是洪荒公敵!我等三清身為洪荒大陸的一份子,自然應該出一分力。”
靈皇白澤拱手說道:“太上不愧是天下有數的智者,連搶功德這種事情,都可以說得這麽冠冕堂皇。本皇佩服!告辭!”
靈皇白澤說完,便帶著大軍遠去。兩方人馬雖然都是同赴戰場,卻是各有機心,話不投機半句多,只能分道揚鑣。
元始天尊皺著眉頭,道:“大兄何必與他客氣,若是不服,做過一場,便知雌雄!”
太上呵呵笑道:“二弟不可衝動。你自想想,引走冥族三大混元強者的,都是誰?鎮元子、紅雲、冥河!他們三人有個共同特點,便是都為古銘一脈!說明他們出戰,乃是得到了古銘道尊默許。鎮元子他們雖然不在洪荒,古銘道尊卻是神出鬼沒。所以我們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輕易得罪靈族。他搶他們的功德,我找我們的成聖契機,各取所需罷了!”
戰場之上,有了三清、靈族兩股極強的勢力加入戰鬥之後,冥族潰敗之勢更快。尤其是三清道人,手中擁有誅仙劍陣,號稱洪荒三大殺陣之一的頂級殺陣,滅殺沒有混元強者坐鎮的冥族,如同切瓜砍菜。
讓所有人驚訝的是,靈族的戰力。靈族從未參與過洪荒大陸任何的戰爭,一直是最低調的存在。
剛開始的時候,還因為不熟悉戰鬥之法,吃可一些悶虧。但隨著兵力展開,他們之勇,竟然不遜色巫族!
這支隱藏了一個量劫的種族,在此次大戰之中,終於爆發出了他們強悍的底蘊和實力。讓整個洪荒都不禁側目。
可以說,若是靈族參與整個洪荒的爭霸,絕對是巫妖靈三族鼎立的架勢。
而且看靈族的架勢,他們顯得遊刃有余,顯然還隱藏了不少底蘊。
再過千年,經過巫族、靈族、三清三方勢力的聯合絞殺,終於將冥族絞殺乾淨。
當然,也有一部分漏網之魚,成功隱匿起來。這部分冥族將士,在多年之後,聖人不出的年代,終於又在洪荒大陸活躍,也稱冥族。不過那時的冥族,卻已經沒有了巫妖量劫前期冥族的那等威勢,只能成為不入流的小角色罷了。
此戰之後,無量功德之力落在巫族、妖族、三清、靈族頭上,冥族算是徹底退出洪荒歷史的舞台。三清心有所感,於是回到昆侖山繼續閉關。他們已經完成立教立言立功,又斬去三屍,自覺成聖契機已經找到,於是選擇閉死關參悟。
巫族雖然損失慘重,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過十二祖巫的精英整合,仍然是洪荒第一大勢力。甚至因為滅掉冥族,斬獲頭功,與妖族一起,獲得了最多的功德之力加持,洪荒生靈對巫族大為改觀,成為了守衛洪荒最大的功臣,比大戰之前,擁有的威勢更強。
天界之上,數千年後,帝俊終於自星空歸來。他被黃金老祖一劍斬去星空深處,身受重傷,還好有星光之力加持,不斷為他療傷,才保住了他一命。
帝俊歸來之後,重整妖族,以帝俊的雄才大略,竟然讓妖族再次崛起,大有中興之兆!不過帝俊卻是深深的憂慮!妖族失去了妖師鯤鵬,失去了羲皇伏羲,女媧受到重創,在天道空間重生,實力大不如前,況且與他帝俊有一些隔閡。妖族因此而氣運大跌。他必然尋求新的機會,補全妖族缺失的氣運。
他的目光,不由向著另外一顆星辰望去。
洪荒不計年月,六十萬年晃眼而過。這六十萬年,天地大變,冥族凋零,巫妖兩族元氣大傷。
六十萬年來,洪荒大陸難得的出現了一個休整期,大地萬物都在複蘇,世界上沒有大型戰爭,洪荒生靈得到了一個極長的喘息機會。
不過洪荒生靈們也有他們的煩惱。冥族滅亡,天道變得更加完善,他們要成為強者,條件變得更加苛刻。
以前大羅金仙滿地走,準聖強者多如狗。大戰之後,後天生靈中,連大羅金仙,都是了不得的高手。
不過那震古爍今的慘烈一戰,至今還為人們津津樂道。盡管硝煙散盡,洪荒大地已經獲得了重生。但那一個個慘烈的戰場,還是讓人不禁嗟歎。
六十萬年中,似乎所有的大能都不在顯露。只有少數的大妖或者大巫失常出現。
六十萬年,洪荒大陸不知經歷了多少人生命的更迭,一位位古老的大妖從星空降落,再次回到了他們曾經的故鄉。
巫族沒有為難他們,畢竟若是妖族不插手,巫族有可能是巫妖冥大戰首先滅亡的種族。十二祖巫終日在盤古神殿閉關,自那一戰之後,他們再也沒有顯露世間,好像憑空從世界消失了一般。
整個洪荒東北方向,地脈近乎枯竭。惡劣的生存環境,讓巫族漸漸向南方遷移。
當初毀滅的星辰,也再次凝聚起來,在星空之中熠熠生輝。
世間,再也沒有了聖地,仿佛消失在了洪荒大陸之上。原本投靠冥族的洪荒強者,選擇再次回歸巫妖二族,願意為之驅使。胸襟似海的帝俊,以海納百川的大氣魄,包容一切,既往不咎,只要願意回歸妖族,與往日一視同仁。這讓更多洪荒強者,選擇加入了巫族陣營。
妖族在此戰之中,雖然損失最為慘重,但恢復速度,卻是整個洪荒大陸最快的一個種族。
六十萬年來,妖族的底蘊越來越強。鼎盛的妖族,開始膨脹了。沒有了六陽封神幡的製約,許多遷移到洪荒大陸的妖族開始為非作歹,甚至故意去挑釁巫族。
實在是六十萬年前,妖族受到巫族的打壓,以妖族為糧食,迫使妖族不得不舉族遷入天界。這口惡氣憋了這麽久,在妖族鼎盛的時候, 自然要耀武揚威一番。
這樣日積月累,巫妖兩族的矛盾越來越大。兩族並肩作戰的戰友之情,日漸淡薄。
這一日,帝俊十分憂鬱,著急百官匯聚太陽宮,問計於百官。
“諸位愛卿,如今洪荒大陸上,巫妖兩族紛爭又起,各位有何看法!”
有一名大妖上前說道:“陛下,臣以為,六十萬年前,巫族以妖族為血食,這等仇怨不共戴天。趁著十二祖巫閉關,我妖族又在鼎盛時期,不若大舉進攻巫族,趁機稱霸洪荒!”
帝俊默然無語,心中暗歎一聲,妖族果然膨脹了啊!十二祖巫隨時有可能破關而出,妖族看似鼎盛,實則因為羲皇伏羲的隕落,妖師鯤鵬的叛逃,反而氣運大跌。
莫非妖族之中,竟然沒有一個能看清形勢的嗎?
朝會散去,帝俊鬱鬱寡歡,不知解決如今困境。妖族是想要戰勝巫族,但如今明顯還不是時機!
正在這時,忽然帳外有人來報,說妖聖鬼車求見。
帝俊連忙召進鬼車,只見鬼車道:“陛下,微臣見陛下鬱鬱寡歡,必然有難言之隱,不如說出來,或許微臣可替陛下解憂。”
帝俊眼前一亮,將妖族此時危機說了出來。問道:“愛卿有何良策,可破此局?”
鬼車呵呵一笑,道:“原來如此,陛下勿憂,微臣有一計,或可暫解妖族之急。”
帝俊急忙起身,拜道:“請先生教我!”
鬼車神秘一笑,道:“陛下已經有計,只是沒有助你施展,何必瞞著微臣。我等且將計策寫在手上,看微臣與陛下所思,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