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的二十八旅在泉陵城下與蔡瑁軍對峙,孫策還想重演一天拿下營浦縣的奇跡,他一到泉陵城下,安營扎寨之後,第二天便對城中的蔡瑁軍進行挑釁,想要激怒蔡瑁,派兵出城與他野戰。
孫策對於野戰有著充分的信心,特別是這一次,黃忠的大軍又帶來了一種秘密武器,讓他的信心更加充足了。
不過,蔡瑁可不是劉磐,他十分沉穩,無論孫策如何挑釁,他都無動於衷,只是緊守城池,一兵一卒都不派出城,反正城裡有好幾萬大軍,而且儲備了足夠他們吃幾個月的糧草,蔡瑁一點兒也不著急。
蔡瑁的心態很複雜,他知道劉表不是周曄的對手,可是他也不願意一仗不打就投降周曄,那樣會被周曄看輕,他至少要在戰場上有比較出色的表現,這樣才能被周曄所看重,以後投降到周曄陣營裡,才能得到重用。
不過蔡瑁自家知道自家的事,荊州軍打硬仗不行,因為荊州是一個很富足的州,也相對安定,在這個亂世中,荊州人的生活與北方諸州相比算是過得不錯的,這也是為什麽正史上很多北方人都逃到荊州的緣故。
生活比較富足,又沒有打過什麽仗,荊州兵能有多強就可以想象了,平時打打順風仗還不錯,若是與交州軍正面野戰,雖不至於一觸即潰,蔡瑁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蔡瑁絕對不敢出城野戰,他只能是死守泉陵,爭取能夠守上一兩個月,這樣的表現就算是比較亮眼了。
那個時候,蔡瑁覺得自己也算是對得起劉表了,到時候他就算投降了周曄,也是問心無愧了。
雖然孫策隻帶了三千余人,自己的兵力是他的二十多倍,可是蔡瑁依然不肯派出部隊與孫策野戰。
蔡瑁的保守戰術讓劉磐很不滿意,他剛到泉陵的時候,蔡瑁還讓他在城外的軍營中駐守,與泉陵城互成犄角,可是這兩天,蔡瑁乾脆將他也召回了城中,加強城頭上的防守力量,這就讓劉磐更加憋屈了。
不過劉磐也沒有什麽底氣反對蔡瑁的戰術,因為他曾經以超過孫策一倍還多的兵力與孫策野戰,都被打得大敗,他還能說什麽呢?
當然,劉磐自己並不認為自己比孫策差到哪裡去,他認為孫策贏就贏在虎蹲炮,若是沒有虎蹲炮,鹿死誰手,尚未可知呢。
劉磐自己不好去說,他便攛掇張允,讓他去跟蔡瑁說,出城去跟孫策打一仗,大不了多帶一些兵,怎麽也得把孫策這支軍隊給滅了,也好挽回一些面子來。
張允是劉表的外甥,所以跟劉磐也算得上是遠房表親了,兩人同為劉表效力,關系還算是不錯的。
張允打仗的本事不如劉磐,不過他自視還是甚高的,覺得自己是大將之才,甚至他將蔡瑁都不放在眼裡,認為舅舅應該讓他來擔任這一次的主帥。
劉磐給張允戴了一頂高帽子,再一攛掇,張允便去找蔡瑁,讓蔡瑁給他一萬人,他和劉磐帶兵出城去跟孫策野戰,一定將孫策軍給滅了。
看著張允拍著胸脯,唾沫橫飛的說著豪言壯語,蔡瑁很是頭疼,他一聽就知道張允這個蠢貨是受了劉磐的攛掇才來的,而對於張允出城與孫策野戰的後果,蔡瑁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必敗無疑。
可是蔡瑁還不能訓斥張允,因為他是劉表的外甥,從道理上來講,他想要出城與敵人作戰也沒啥錯,因此,蔡瑁只能是跟張允講道理,他說劉磐帶了八千人都沒打過孫策的三千人,
所以為慎重起見,只能是據城而守,等待敵軍糧盡之後,自然就會退兵了。 可是蔡瑁的話如同火上澆油,因為張允根本不認為自己比劉磐差,難道說劉磐帶八千人打不過孫策,他張允也就打不過孫策了嗎?
張允說那是劉磐中了詭計,他絕對不會中這樣的詭計,他只需要帶五千人,便能夠打敗孫策,若是他勝不了,願意受軍法從事。
蔡瑁只是不肯,可是他又不能訓斥張允,這讓張允的氣焰更加高漲,他說蔡瑁畏敵不前,膽小如鼠,還說蔡瑁只怕想要降敵。
張允的囂張讓蔡瑁大怒,既然張允想要去送死,那蔡瑁便成全他,於是,蔡瑁便讓張允自己挑選了五千兵,讓他出城去和孫策野戰去,反正就算輸了,也是張允自找的,而且對於蔡瑁的兵力來說,五千兵也不傷筋動骨。
張允得到了出戰許可,他很是洋洋得意,他便挑選了五千精銳,準備和劉磐一起出戰,還給孫策下了戰書,約在第二天在城外五裡處交戰。
劉磐暗自叫苦,因為他本來是想讓張允帶一萬兵出城與孫策交戰的,誰知道張允頭腦一發熱,少了五千兵力,五千兵力那是萬萬打不過孫策的,可是這事本來就是劉磐攛掇的,他不參加也不行,於是,他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跟張允一起出戰。
蔡瑁還算厚道,給張允的五千兵全部配備了最好的兵甲,當然,他這也是為了不落人口實,萬一張允掛了,劉表也不能說蔡瑁的不是了,我該提供的都提供了,你自己說的帶五千兵出城作戰,我也沒克扣你,你再打不過,那就只能怪你自己本事不濟了。
孫策求戰欲望十分強烈,聽到張允和劉磐要出戰,他很是興奮,第二天一早,他便出現在了約定的交戰地點。
張允雄赳赳氣昂昂的帶兵出戰了,可是這一戰不到一個時辰就分出了勝負,孫策帶領的二十八旅如出柙猛虎一般,很快就將張允軍打得全軍崩潰,張允更是被孫策給陣斬。
倒是劉磐已經有了經驗,他知道此戰多半無幸,因此,他再次逃回了城中,而且帶回了兩千多士卒,倒是讓蔡瑁的損失不是太大。
此戰之後,蔡瑁麾下將領再無一人敢於提出城野戰的事情了,於是,蔡瑁的作戰計劃沒有人再反對,大家都統一了據城死守的思想。
三國之風起南海 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