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風起南海 ()”查找最新章節!
很快,夏登便接到了周曄的密令,也拿到了徐榮的信物和親筆信,憑借這些東西,他很容易的便見到了徐榮的家人,然後將他們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徐榮的家人並不多,也就是他的妻子和一兒一女,夏登在雒陽城經營了這麽多年,在雒陽城的黑白兩道都有相當的勢力,要藏這麽三個人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藏好人之後,夏登便將消息讓進城來的山地營士兵又帶了出去,周曄收到徐榮的家人安全的消息之後,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徐榮,這讓徐榮又驚又喜。
說實話,在投降周曄的那一瞬間,徐榮已經對自己家人的安全不做什麽指望了,他知道董卓是一個殘暴的人,並不奢望他能夠放過自己的家人,徐榮已經打算以後再娶妻生子,延續香火了,誰知道周曄居然能夠這樣為他打算,將他的家人都救了下來,這讓他對周曄充滿了感激,也對周曄死心塌地了。
就在徐榮軍被周曄軍擊敗的時候,董卓軍卻取得了一場勝利。
在河內郡駐兵的王匡,派從事韓浩率領兵馬,於孟津駐守,並且派遣“泰山兵”到河陽津駐守,不過,由於董卓虛張聲勢,使王匡軍誤認敵方會從平陰縣渡河,而死守河岸,使得董卓得以用精銳部隊經小平津渡河到其後方襲擊,最後王匡軍幾乎全滅。
和王匡一起駐扎於河內郡的袁紹軍兵力遠遠強於王匡,卻逡巡不前,袁紹每日都在飲酒取樂。
可就在這時,董卓卻決定要遷都長安了。
這是因為董卓派女婿牛輔帶兵三萬攻打白波黃巾大敗,然後又接到徐榮軍被周曄軍擊敗,全軍覆沒的消息,董卓大驚失色,他生怕白波黃巾會和關東諸侯聯絡,導致雒陽城腹背受敵,於是大會群臣,商量遷都長安的事情。
可是大臣們大都不同意遷都長安,楊彪、黃琬一再勸阻,董卓以災異免去黃琬、楊彪等的職務,伍瓊、周毖仍認為不能遷都,董卓便以向敵通訊而殺死了當初舉薦袁紹、劉岱等升官的周毖與伍瓊等,但董卓又後悔殺死了二人,便重新任用黃琬、楊彪。
大臣們都被嚇壞了,所以都不敢反對遷都了,遷都長安之事就這麽定了下來。
遷都之前,董卓派李儒鴆殺了廢帝弘農王劉辯,又與眾臣議論要發大軍對抗關東諸侯軍,但被鄭泰勸阻,董卓便派劉表任荊州刺史,派公孫度任遼東太守,以此來牽製反董勢力。
董卓脅迫幼帝遷都長安,又驅趕雒陽百姓數百萬口同行,途中百姓遭軍隊抄掠踐踏,加以饑餓勞累,死者不計其數,董卓又下令將雒陽的宮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燒毀,方圓二百裡化成一片灰燼,董卓本人屯兵雒陽,與關東諸侯相對抗,幼帝至長安後,董卓又因袁紹帶頭反對自己,大殺袁氏,自袁紹叔父太傅袁隗以下,袁氏死者五十余人。
董卓要遷都的情報由夏登派人送了出來,周曄將情報告訴各諸侯之後,他們又驚又怒,於是便開始攻打虎牢關,不過虎牢關實在是太堅固了,哪怕他們用大量霹靂車發射石彈攻城,每天的進展也不是很大。
等到虎牢關被砸得差不多快要倒塌的時候,虎牢關的守軍撤退了,他們大都是騎兵,撤退的速度很快,而虎牢關下已經被石彈和關城塌下的巨石給堆滿了,徐榮的騎兵根本過不去,必須要等到這裡被清理乾淨之後才能過去。
過了幾天,等到這條通道被清理乾淨之後,周曄便欲與諸侯一同率軍進軍雒陽,不過此時除孫堅和曹操之外,
其他諸侯都不願意進軍了,因為董卓在雒陽還留下了大量兵力,甚至他自己都還留在雒陽對抗關東諸侯,這些諸侯來討董,大都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遠遠的壯一下聲勢還可以,真正讓他們進入雒陽腹地,他們就有一些怯了。再說了,袁紹的親族五十余人都被董卓殺了,袁紹自己都不進軍,他們又何必那麽積極呢?
另外,他們在虎牢關下屯軍一個多月了,糧食也不多了,袁術說是在魯陽籌集糧食,卻已經很久沒有送糧食過來了。
因此,好幾家諸侯都帶兵回自己的駐地去了,只剩下周曄、孫堅、曹操三家。
這三家的兵現在都不是太多,周曄軍加上徐榮的兩千騎兵,也只有一萬兩千余人,孫堅軍也只有一萬多人,而曹操軍只有不到五千人了,他原本就只有五千人,前段時間被徐榮騷擾,也損失了一些。
周曄將孫堅和曹操都請到了自己的大營裡,詢問他們下一步的行止。
孫堅慨然道:“自當繼續進軍雒陽,討伐董賊!”
曹操笑道:“孫太守之言,甚合吾意,文盛天下英雄,想必不會如那些碌碌之輩吧?”
周曄點頭道:“我也正是這樣想的,那就我們三家去攻打雒陽,不過如今糧食是一個大問題,若是無糧,我們也只能退軍了。”
孫堅和曹操都皺起了眉頭,糧食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他們軍中的糧食都有所不足,而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想要在地方上征糧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等到進了虎牢關,雒陽如今已經被董卓禍害得不輕,據說連許多人的墳都被挖了,老百姓也全部被遷到長安去了,他們又去哪裡找糧食?
良久之後,孫堅道:“我派人去找後將軍要糧。”
周曄和曹操一起點頭,周曄要的就是孫堅這句話,因為袁術和孫堅的關系是最好的,若要說誰能找袁術要到糧食,那就只有孫堅了。
周曄道:“虎牢關用我軍後路,必須要派軍把守,我看由我軍和孫太守各派一千人把守此地吧?”
如今三人的軍隊,只有孫堅的軍隊人數最多,其次便是周曄軍,曹操軍兵力太少,若是再分兵把守此地,那他兵力就更少了,所以周曄的提議兩人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