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風起南海 ()”查找最新章節!
當然,要想招募到優質的騎兵,還需要讓這兩郡的百姓歸心,所以,童鐸向這兩郡派來了官吏,對當地百姓進行授田,又派船隻運來了大量糧食,救濟那些貧民,讓他們度過這段青黃不接的時期。
這些舉措讓定北郡黃巾軍很快就得到了兩郡百姓的擁護,願意參加定北騎兵的人絡繹不絕,趙雲總算是有了充足的兵源。
樂浪郡和玄菟郡都是出馬的地方,所以這裡的男丁從小就會騎馬,他們之中不乏騎術精良之輩,而在邊郡之地,男人若是不習武是很難活下去的,因此他們只要稍加訓練,就是精銳的騎兵。
而這裡招募騎兵的優越條件,讓相鄰的遼東都有不少人跑到玄菟郡來踴躍加入定北郡騎兵,甚至不少人是拖家帶口跑到玄菟郡來,要知道玄菟郡現在可是在給百姓授田呢,而且定北黃巾收的稅也低,比在遼東強多了。
這讓新任遼東郡守公孫度的嘴都要氣歪了,這定北黃巾佔據了樂浪、玄菟兩郡不說,還吸引他的遼東子民,遼東雖然有四十萬人口,可是也經不起這樣的人口流失啊。
不過公孫度現在也是束手無策,他沒本錢啊,他剛剛上任,連郡中的郡吏都沒有認全呢,手底下的兵更是大貓小貓兩三隻,黃巾軍不打過來就很好了,他有什麽能力去攻打黃巾軍?
公孫度也不敢做什麽,他只能小心翼翼,避免黃巾軍產生誤會,以為他有很大威脅,打過來把他給滅了。
公孫度也是個狠人,他知道現在遼東郡的最大問題就在豪強地主,所以首先就要滅掉這些豪強地主。
遼東郡雖然在苦寒之地,可是這裡的土地還是非常肥沃的,大部分都是肥沃的黑土平原,所以這裡的糧食產量並不低,也就造就了許多豪強地主,由於地處邊陲,民風剽悍,他們比中原的豪強地主行事更加橫行無忌,實在是遼東郡的一大害。
如果不滅掉這些豪強地主,遼東郡是不可能治理好的。
公孫度首先著手整頓郡兵,他治兵的本事還是不錯的,很快就將郡兵整頓得如臂使指。
整頓好郡兵之後,公孫度首先將遼東郡治襄平縣令公孫昭抓了起來,在襄平市中當眾鞭打而死。
公孫昭雖然跟公孫度同宗,可是他以前看不起公孫度,隻讓公孫度的兒子公孫康當了一個伍長,所以公孫度一朝得勢,便首先將他殺了,這也算是殺雞儆猴。
隨後,公孫度又找借口將郡中豪強地主田韶等人夷滅三族,雖然這些人也很剽悍,組織家中的家丁抵抗,可是又怎麽抵擋得了郡兵呢?
因此,公孫度雖然遇到了一些抵抗,卻還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將這些豪強地主給滅掉了。
說實話,公孫度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他攻滅這些豪強地主之後,也善待百姓,雖然條件沒有定北黃巾那樣優惠,可是也讓很多百姓感恩戴德,這讓郡中的民心很快就安定了下來,逃往玄菟郡的流民日益減少。
可是,咱們只能說公孫度生不逢時,讓他遇上了穿越的周曄,有周曄的存在,公孫度曾經立下的功業全都無法實現了。
在正史上,公孫度曾經東征高句麗,西征烏丸,夫余國更是主動依附公孫度,他在治理遼東郡方面也是頗有建樹,許多中原流民都逃往遼東,甚至包括管寧、邴原等名士。
可現在,他東征高句麗之路已經被黃巾軍擋得嚴嚴實實,在吸引中原流民方面,遼東郡的吸引力很顯然也不如定北郡。
現在咱們不理公孫度,
看看趙雲招募騎兵的成果吧。趙雲招募騎兵可以說是高標準、嚴要求,騎兵的騎術必須精良,武藝也必須要好,騎在馬上,在高速奔馳當中,必須要能夠準確的用長矛刺中稻草人的頭顱。
在這樣的標準之下,來投軍的騎兵淘汰率很高,可是就算是這樣,在一個月之內,趙雲還是招到了一萬名合格的騎兵,他也開始對這些騎兵進行訓練了。
樂浪郡、玄菟郡都是出馬的地方,在黃巾軍驅逐高句麗的戰爭中,他們也搶到了大批的戰馬,所以這裡的戰馬是不缺的,趙雲的這一萬騎兵,一人三馬都有富余。
而在北方的異族騎兵當中, 一人三馬基本上是標準配置,能夠讓他們保持最高的機動性,所以趙雲想要追上並且殲滅這些異族騎兵,至少要跟他們一樣,一人三馬。
當然,在裝備上,趙雲的騎兵要遠遠勝過異族騎兵的。
那些異族騎兵一個個窮得要死,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動不動就到中原來搶掠了,他們的裝備頂多就是一把馬刀,一張馬弓,稍微好一點的,可能會有一件皮甲護身。
可是南海騎兵的裝備簡直是武裝到牙齒,他們每人都有一件半身鐵甲,一頂鋼製頭盔,一把固定在馬鞍上的騎兵長矛,這種騎兵長矛能夠讓騎兵衝鋒刺中敵人身體的瞬間放開長矛,以避免巨大的反震力帶來的傷害,卻又不至於讓長矛失落,可以繼續作戰,另外還有一把小巧的連弩,一把鋒利的鋼製馬刀,一把優質的馬弓。
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甚至能夠給馬都披掛上全身鋼甲,當然,在大多數時候,為了保持機動性,是不會這樣做的。
最劃時代的裝備,就是高橋馬鞍和馬鐙,這兩種裝備讓騎兵能夠單憑雙腿就在馬上坐穩,可以解放他們的雙手,讓他們能夠更加嫻熟的作戰,甚至雙手開弓,準確的射箭。
想想吧,兩支騎兵相遇,異族騎兵首先遇到的就是連弩的飽和式覆蓋攻擊,然後要遭遇長矛的攢刺,接下來是對手揮舞的鋼刀,距離拉開之後還會受到對手馬弓的射擊,而他們的攻擊卻很難破開對手的防禦,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多麽令人崩潰的事情?
有了這些裝備,趙雲對於掃平高句麗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