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中醫見聞錄》診脈部位精選
  診脈部位整理精選

  一.三部九候

  《素問》

  帝日:願聞天地之至數,合於人形血氣,通決死生,為之奈何?岐伯曰:天地之至數,始於一,終於九焉。一分為九野,九野為九髒。故神髒五,形髒四,合為九髒。(三部九候論篇第二十)

  上工救其萌芽,必先見三部九候之氣,盡調不敗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敗。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敗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診三部九候之病脈,處而治之,故日守其門戶焉,莫知其情而見邪形也。(八正神明論篇第二十六)

  不知三部者,陰陽不別,天地不分。地以候地,天以候天,人以候人,調之中府,以定三部,故曰刺不知三部九候,病脈之處,雖有大過且至,工不能禁也。(離合真邪論篇第二十七)

  《難經》

  脈有三部九候,各何所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頭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臍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臍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審而刺之者也。(十八難)

  《傷寒論》

  脈有三部,尺寸及關。(平脈法第二)

  《脈經》

  經言所謂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每部中有天地人也。上部主候,從胸以上至頭,中部主候,從膈以下至氣街,下部主候,從氣街以下至足。浮沉牢結,遲疾滑澀,各自異名,分理察之,勿息觀變,所以別三部九候,知病之所起,審而明之,針灸亦然也。故先候脈寸中,寸中,一作十中於九。浮在皮膚,沉細在裡。昭昭天道,可得長久。上部之候,牢結沉滑,有積氣在膀胱。微細而弱,臥引裡急,頭痛,咳嗽,逆氣上下。心膈上有熱者,口乾渴燥。病從寸口邪人上者,名曰解脈,來至狀如琴弦,苦少腹痛,女子經月不利,孔竅生瘡,男子病痔,左右脅下有瘡。上部不通者,苦少腹痛,腸鳴。寸口中虛弱者,傷氣,氣不足。大如桃李實,苦痹也。寸口直上者,逆虛也。如浮虛者,泄利也。中部脈結者,腹中積聚,若在膀胱兩脅下有熱。脈浮而大,風從胃管人,水脹乾嘔,心下澹澹,如有桃李核。胃中有寒時,苦煩痛不食,食即心痛,胃脹,支滿,膈上積。。脅下有熱,時寒熱淋露。脈橫出上者,脅氣在膀胱,病即著右橫關。人寸口中者,膈中不通,喉中咽難。刺關元人少陰。下部脈者,其脈來至浮大者,脾也。與風集合,時上頭痛引腰背;小滑者厥也。足下熱煩,滿逆,上搶心,上至喉中,狀如惡肉,脾傷也。病少腹下,在膝諸骨節間,寒清不可屈伸脈急如弦者,筋急,足攣結者,四肢重。從尺邪人陽明者,寒熱也。大風邪人少陰,女子漏白下赤,男子溺血,陰痰不起,引少腹痛。人有三百六十脈,法三百六十日,三部者,寸關尺也。尺脈為陰,陰脈常沉而遲;寸關為陽,陽脈俱浮而速,氣出為動,人為息。故陽脈六息七息十三投,陰脈八息七息十五投,此其常也。二十八脈,相逐上下,一脈不來,知疾所苦,尺勝治下,寸勝治上,尺寸俱平,治中央。臍以上陽也,法於天;臍以下陰也,法於地。臍為中關,頭為天,足為地。(卷第四.辨三部九候脈證第一)

  《備急千金要方》

  何謂三部?寸關尺也。上部為天,肺也;中部為人,脾也;下部為地,腎也。何謂九候?部各有三,合為九候。上部天,

兩額動脈,主頭角之氣也;上部地,兩頰動脈,主口齒之氣也;上部人,耳前動脈,主耳目之氣也。中部天,手太陰,肺之氣也;中部地,手陽明,胸中之氣也;中部人,手少陰,心之氣也。下部天,足厥陰,肝之氣也;下部地,足少陰,腎之氣也;下部人,足太陰,脾之氣也。合為九候。(卷第一.序例●論診候第四)  二.人迎、氣口、趺陽、太溪、太衝

  《素問》

  帝日:病熱而有所痛者何也?岐伯曰:病熱者,陽脈也,以三陽之動也,人迎一盛少陽,二盛太陽,三盛陽明,人陰也。夫陽人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嗔脹而頭痛也。(腹中論篇第四十)

  黃帝問日: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對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病能論篇第四十六)

  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余也。(奇病論篇第四十七)

  《靈樞》

  人迎一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日溢陽,溢陽為外格。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厥陰-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部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陽明主胃,大富於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髒內傷,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終始第九)

  一其形,聽其動靜者,持氣口人迎,以視其脈,堅且盛且滑者病日進,脈軟者病將下,諸經實者,病三日已。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四時氣第十九)

  熱病三日,而氣口靜、人迎躁者,取之諸陽。(熱病第二十三)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日經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髒腑之病。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變色。緊則痛痹,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絡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內關,內關者,且大且數,死不治。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髒腑之病。(禁服第四十八)

  外內皆在焉。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脈口浮滑者,病日進;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其脈口滑而沉者,病日進,在內;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在外。脈之浮沉及人迎與寸口氣小大等者,病難已。病之在髒,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五色第四十九)

  按其寸口人迎,以調陰陽。(陰陽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論疾診尺第七十四)

  《難經》

  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經雲:明知終始,陰陽定矣。何謂也?然終始者,脈之紀也。寸口、人迎,陰陽之氣通於朝使,如環無端,故日始也。終者,三陰三陽之脈絕,絕則死。死各有形,故曰終也。(二十三難)

  《傷寒論》

  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也,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牌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辨脈法第一)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醫特下之所為也。(辨脈法第一)

  趺陽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餉,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辨脈法第-)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強。持實擊強,痛還自傷,以手把刃,坐作瘡也。(平脈法第二)

  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谷不化,澀則食不得人,名曰關格。(平脈法第二)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平脈法第二)

  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谷。緊者,病難治。(平脈法第二)

  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氣虛,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氣衰微,四屬斷絕。(平脈法第二)

  趺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者厥逆。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膚硬。(平脈法第二)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難。(辨陽明病脈證並治法第八)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辨厥陰病脈證並治法第十二)

  《金匱要略》

  趺陽脈浮而滑,滑則谷氣實,浮則汗自出。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膚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以溫藥服之。(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第十)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五髒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趺陽脈浮而數,浮即為氣,數即為消谷而大堅。氣盛則溲數,溲數即堅,堅數相搏,即為消渴。(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反下之,下之即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今反數,本自有熱,消谷,小便數,今反不利,此欲作水。(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趺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騖溏,胃氣衰則身腫。(水氣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趺陽脈緊而數,數則為熱,熱則消谷,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痘。(黃疸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備急千金要方》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脾約者,其人大便堅小便利而反不渴。(卷十五.脾髒.脾髒脈論第一)

  趺陽脈浮而澀,浮即胃氣微,澀即脾氣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為脾家失度。

  趺陽脈微而澀,微即無胃氣,澀則傷脾。寒在於膈,而反下之,寒積不消,胃微脾傷,谷氣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虛下實,谷氣不通,為秘塞之病。(卷十五.脾髒.脾髒脈論第一)

  趺陽脈滑而緊,滑即胃氣實,緊即脾氣傷,得食而不消者,此脾不治也。能食而腹不滿,此為胃氣有余,腹滿而不能食,心下如饑,此為胃氣不行,心氣虛也。得食而滿者,此為脾家不治。(卷十五.脾髒.脾髒脈論第一)

  趺陽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虛煩,圊必日再行,動作頭痛重熱氣朝者屬胃。(卷十六.胃腑.胃腑脈論第一)

  《類證活人書》

  帝日:氣口何以獨為五髒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於胃以養五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髒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氣口脈:右手關前一分,氣口之位。

  人迎脈:左手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人迎在頸,法象天地要會,始終之門戶。

  人迎屬太陰肺之經,而黃帝乃雲人迎亦胃脈何也?左手關前一分者,人迎之位。挾喉嚨兩旁者,人迎之穴。人迎之位屬手太陰肺之經,人迎之穴屬足陽明胃之經,故《素問》雲人迎亦胃脈也。

  太溪脈:傷寒何以須診太溪脈耶?答曰:太溪穴是足少陰腎之經,男子以右腎為命門,女子以左腎為命門。《三十六難》日:命門者,神精所舍,原氣所系,男子藏精,女子以胞。主生死之要,病患有命門脈者活,無者死。仲景雲:少陰病手足逆冷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太溪七壯。故傷寒必診太溪以察其腎之盛衰也。太溪二穴在足內踝後跟骨上動脈陷中。衝陽脈

  傷寒何以須診衝陽脈耶?答曰:衝陽穴是足陽明胃之經。人受氣於谷,谷人於胃,乃傳與五髒六腑,髒腑皆受氣於胃。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胃為水谷之海,主稟四時,皆以胃氣為本。是謂四時之變病,死生之要會。故傷寒必診衝陽,以察其胃之有無也。衝陽二穴。一名會源,在足跗上五寸骨間動脈上去陷骨三寸。(卷第二)

  三.寸口

  1.診寸口原理

  《素問》

  帝日:氣口何以獨為五髒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人口,藏於胃以養五髒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髒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五髒別論篇第十一)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食氣人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 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髒,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經脈別論篇第二十一)

  《靈樞》

  胃為五髒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動輸第六十二)

  《難經》

  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髒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營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複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髒六腑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一難)

  《脈經》

  夫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髒六腑、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謂也?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動脈也。人-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醉時也。故五十度而複會於手太陰。太陰者,寸口也,即五髒六腑之所始終,故法取於寸口。(卷第一.辨尺寸陰陽榮衛度數第四)經言肺者,人之五髒華蓋也,上以應天,解理萬物,主行精氣,法五行四時,知五味。寸口之中,陰陽交會,中有五部。前後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為九道。浮沉結散,知邪所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