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中醫見聞錄》前言
  庚子年夏月,距放暑假不足一月之時,著手整理古今脈位考,整理數日閱覽數十本古籍,摘取數十篇文章,準備收錄整理編書之時,在本校圖書館查閱資料,偶然看到《脈學類聚》一書,翻閱之時暗歎,本書與我想整理之思路相差無幾,甚至比我整理更佳全面,於是準備放棄,就在閱覽群書之時,髓海之內信息碰撞,浮現出我想以人生經歷,尋醫道路之所見聞而著書,尤以岐黃之術,中藥治法,針灸刮痧,祝由符決,推拿正骨為首,尚有奇人異事,靈異八卦,奇門術數等之見聞,皆錄與此書。著手寫至六萬字之時,去圖書館查閱尋求靈感,恍然在書架下角窺得書名,趕緊拿來翻看,打開首頁,便見作者守真先生,自幼隨爺爺行醫耳習目染,後以埋頭苦讀古今諸書,波山涉水尋良醫,又極為善道,住寺廟之時偶遇良醫,習得針法,擅長打坐吐納,又尋其診脈醫生學習,乃評許躍遠,王光宇之詳細脈診之意與我之前所悟相差無幾,守真先生波山涉水拜訪名醫乃我之所向,寺廟閉關更為我之所向往,守真先生對醫道之窺探令我震撼,讀書之時心中驚歎,我學醫之路竟然與先生多有相似之處,對醫之領悟也甚是相近,小生今年弱冠有一,

  常常自負未曾相遇在中醫領悟之上過我之人,讀先生書時嘗嘗自愧不如,其成長軌跡我與先生甚是相近,讀起書時自歎作者強我百倍有余,無論從道之領悟,踏步足跡,學之所悟皆遠超於我,立馬購此書放於床頭。觀其著作自愧不如,先生對醫之領悟,文采之斑斕,盛我百倍有余,心中暗定,定以先生對醫之窺探,尊為我之所求。

  讀至先生爺爺去世之篇,我不禁多次落淚,有感同身受之感。

  在我的努力下聯系到了守真先生,希望以後有機會去南方尋他學習一番。

  此生定下目標,定當全力以赴悟中醫,為發揚祖國醫學而奮鬥終生。

  思慮良久,我這麽年輕的中醫能寫書嗎?思慮良久耐不住頭腦中的信息大爆炸,最終決定還是整理寫一本,把我學醫這些年遇到的各種有趣,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收錄進來,還有在暢遊古籍之間時遇到的各種困惑,爭議較大的地方與同僚共同探討,擴充知識面,希望可以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受,可以領悟一點知識。

  我出生在醫生世家,我的爺爺是以前部隊裡的衛生員,後來退役便在村裡開了診所,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自幼接受醫學的熏陶,對我此後學醫有些許幫助。

  後來長大讀了中醫藥類的大學,算是正式踏入中醫生涯,在學校周末時經常抽出一下午時間給社團講課,有一次在講脈診和針灸的時候有一個同學加了我微信,過了一個學期左右在朋友圈看到一個陌生的名字準備問她是哪位,她告訴我說她是在我上學期講脈診課時加我微信的同學,閑聊一兩句很期待我下次在講課,只是因為這半年疫情影響,在學校時間也很緊沒機會開課,問我假期的時候都在怎麽學習,我假期的時候也不怎麽休息平時在自家診所幫忙,也經常去醫院找邢老師跟診學習,晚上就讀會書,她問我平時在看醫案的時候是怎麽看出來裡面用的什麽方子進行加減,我跟她講把“中醫方劑學”背熟在背“傷寒論”基本可以看出常用的方子了,但也有很多用時方的醫生這種的話不必拘泥於藥方,主要搞明白裡面的用藥思路就好,正所謂正所謂師其法而不泥其方。

  她是入學剛接觸中醫的學生基礎肯定要薄弱一點,

我看她太早就研究醫案了確實有些為之過早,給她說了一點我自己學中醫的經驗,建議剛開始多鞏固基礎,病案的話要在有基礎之後在看,基礎就是四本書《中醫學基礎》《中藥學》《中醫診斷學》《方劑學》。  傷寒論的話沒有一定的古文和醫學基礎還有人生閱歷看起來很迷茫,她對我說:我也有點感覺,我沒事看過郝萬山老師講的傷寒,但可能我基礎太差,感覺效果不太有,感覺自己只有這方面興趣,好像沒啥天賦呢。

  我跟她講中醫學基礎和中醫診斷學需要熟看幾十遍甚至上百遍,不必死記硬背,看的熟了就會建立中醫的思維模式,只要只要掌握了中醫學基礎,學什麽都很快,在學別的中醫知識時如囊中取物般簡單,很多訴苦中醫難學的,學不好中醫的,很多都是連中醫學基礎沒看幾遍的,這幾年路上遇到很多人都說中醫難學,不好入門,我就問他們你中醫學基礎讀了幾遍,很多都是了了幾遍或者只是考試的時候背一下,坦然一看就知道他們為什麽學不好中醫了,根基都沒掌握談什麽學好中醫,掌握好中醫學基礎先熟背中藥學在背方劑學,這兩本是需要死記硬背的,掌握好前面這些,在學習中醫內外婦兒時如囊中取物般簡單。

  她給我吐槽自己沒有中醫天賦,我跟她說天賦來自於愛好,只要真正的喜歡中醫就一定會有天賦,她若有所悟般給我說:即便不行,開始我也得相信我自己呢,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呀,要先回走才能跑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