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朕隻想壽終正寢》第二十五章:春風生
  學子總算是腦袋清明了,大部分人只剩下慶幸,還好他們還活著,他們當初怎麽就昏了頭呢!跟天子去要說法,現在想想真是後怕不已。

  人往往冷靜下來了,就會發現一些自己上頭時所忽視掉的一些東西。他們這是被當成槍使了吧,絕對是吧。

  他們突然感受不到春風的溫暖了,這是寒風未散,刺骨銷魂。京都果然是風暴中心,還好聖上仁慈,他們這也算是在風暴中心存活了下來。他們至少還有機會回家過喝著小酒,聽著小曲的頹唐生活。

  這場鬧劇就這樣草草收場。主力都退散了,他們這些藏在幕後的還能在堂前繼續拚殺嗎?

  魏王的人最先發覺此事也差不多就到此為止,他們最先撤了。想給呂琤添亂的世家也陸續地撤了。

  天水嚴氏的人自然也跟著撤了,他們又不傻。

  魏忠賢的視線劃過魏王的人,劃過世家的人,最後將目光落到了天水嚴氏的人身上。

  身為一名下屬,他的察言觀色能力得過關:“督主,用不用屬下……”

  “不用,小角色罷了。”就是能力不足還在他的眼前跳來跳去著實有些可笑。

  這一場鬧劇從發生到結束不過短短幾個小時,很多人都在重新評估呂琤,也有很多人的目光落在了東緝事廠上。

  一個直屬皇帝,監察京都的衙門,有這麽個存在還真是讓人還真是讓人如鯁在喉啊!

  ……

  呂琤不過是在飛霜殿睡了個午覺,事情也便解決了。呂琤並不意外,重生那麽多回,對於文人這種生物她已經琢磨地不能再透徹了。

  呂琤有點想出宮呼吸鮮鮮空氣了,但是想了想剛結束的科舉舞弊泄題案,她還是放棄了。大明宮是無聊,但它至少安全啊。

  就在呂琤無所事事的時候,綠醫突然來報:“大家,平陽候夫人帶領著一些女眷正在永安宮跟太后哭訴呢!”

  “看來科舉舞弊泄題案只是告一段落,還沒有結束啊……這是夫人外交?”這都進了呂琤口袋一半,你還想往回拿,呂琤可不願意,“備攆,去永安宮湊湊熱鬧。”

  永安宮。

  坐在上位的高太后感覺很麻煩啊,平陽侯夫人是惠帝姬的獨生女。

  惠帝姬是景耀帝(呂琤她阿翁,景耀新政的主導者)最小的女兒,也是景耀帝晚年最為信任和疼愛的女兒。

  惠帝姬能夠在一名帝王最為多疑晚年取得他的信任,必然是聰慧極了。

  後來景耀帝決定立先帝為儲君,魏王不甘,甚至起了清君側的念頭。惠帝姬的外家何氏當年掌握著禁軍,是先帝和魏王都想要拉攏的勢力。在惠帝姬的牽線搭橋下,何氏向著先帝靠攏了。

  這也補全了先帝的武功。畢竟先帝在文臣圈子挺吃得開的,但不知為何他就是和武官走不到一塊去。

  先帝有文有武,有景耀帝的承認,基本上算是大局已定。

  魏王見清君側成功的幾率不大,謀劃進行到一半,他就當機立斷地賣了支持他的武將,所以說魏王是真的狠。

  惠帝姬和她外家何氏其實是有著從龍之功的,在整個章和一朝都是春風得意的。

  惠帝姬沒有因為從龍之功而驕縱,正相反她極其低調,只有在先帝有麻煩,需要谘詢時,她才會刷一下存在感。因此先帝也很是相信惠帝姬和她外家何氏。

  惠帝姬在不聲不響中積累了不少的人脈,在朝野中聲音不小。

  高太后一直覺得,

要不是惠帝姬生的晚了,說不定當年的京都就是三足鼎立了。  惠帝姬的獨生女求見她也不好不見,但是見了吧,她還得聽她哭訴。而且平陽侯夫人還不是一個人來的,她還帶著朝廷官員的家眷一起來,一起哭訴,高太后被煩的頭疼。

  偏偏她們求的東西高太后還滿足不了。不能輕易的打發,也不能滿足她們讓其自行離去,高太后就只能聽著,接受這摧殘。

  就在平陽侯夫人要進行又一場哭訴的時候,門外的太監突然高聲道:“陛下至——”

  高太后是喜出望外,趕緊起身。

  平陽侯夫人和官員的家眷們跟著起來福身行禮:“願聖上福祿安康!”

  “阿娘這兒竟有客?吾沒有打擾吧。”演戲跟誰不會似的,在宮裡朝廷遊走一圈,保準出來後各個都是影帝影后級人物。

  高太后笑道:“沒有,六娘來得正是時候。”

  “那就好。夫人們坐啊!”

  “諾。”

  自從呂琤來了,這永安宮的哭訴聲總算停了。家眷們都將目光投向了平陽侯夫人。

  目光裡傳遞的消息就是:怎麽辦?

  還要不要繼續?

  到底怎樣倒是給個眼神啊!

  平陽侯夫人其實也挺怵呂琤的,呂琤給她的感覺就像是她的母親。但是她的賓兒還等著她救呢,為了兒子她也得克服恐懼拚一把。

  正主來了,平陽侯夫人也就乾脆直接求呂琤了。

  “聖上,看在,母親的面子上,求您饒了賓兒吧。”平陽侯夫人當然是得扯張大旗來充充場面。

  “吾且問你,你來可是姑姑受意的?”

  惠帝姬那麽一個活得明明白白的人怎麽可能來蹚渾水呢。

  “這……”

  平陽侯夫人聽到呂琤提到母親她還有些心虛,她母親告誡過她了,這事兒她不摻合,讓她自己也不要瞎摻合。賓兒的事就按照聖上的規矩辦,賓兒自然是能平安地從黑獄出來。

  但是她家侯爺說什麽也不肯出錢撈人,跟她來的幾家夫人,情況也都差不多。

  好像是私底下達成了一些共識,想看看,不給錢,這麽多人困著,皇帝扛不扛得住壓力,最後到底放不放人。

  “吾再問你一遍,你來可是姑姑受意的?”呂琤的語氣是格外的嚴肅。

  呂琤的問話如同驚雷一般在平陽侯夫人的耳邊炸開,她可不能拿母親的名聲瞎搞,不然,她母親就饒不了她。

  “不是的,阿娘她不知情。但是賓兒他按血緣上看也是……”

  呂琤可不想聽平陽侯夫人打什麽溫情牌,她直接打斷道:“吾就知道姑姑不是這麽不明事理的人,犯錯的人當然是要受到懲罰的,夫人您說對嗎?”

  “對對,但是……”

  呂琤再次打斷道:“夫人,吾也不什麽不通情理的人,這樣吧,看在是姑姑外孫的份上,吾變給夫人打個九九折。夫人,這是吾的底線了。”

  接著呂琤懟向那些欲言又止的家眷們:“夫人們,可是看到了?吾連姑姑的外孫都最多給打個九九折,規則制定了就是要遵守的。”

  家眷們也說不出什麽了,她們還能說什麽呢?她們家裡的關系還能硬得過平陽侯夫人?

  最後呂琤下了通牒:“吾也不多為難夫人們,想必夫人們也是愛子心切,別無他法。回去告訴家裡人,朕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什麽時候贖金到了,什麽時候人就能回家!諸位請回吧,朕希望這是最後一次。吾不為難你們,你們也就不要來為難吾阿娘。”

  最後家眷們空空而歸了,她們感覺的到呂琤的決心。

  要是最後家裡人還是決定不出贖金,那她們就算算是賣了嫁妝也得救人,進黑獄的是她們親生的啊,她們怎麽能不管。

  永安宮少了哭訴的夫人們總算是安靜下來了。

  高太后如釋重負地說道:“總算是走了,她們是哭得我頭疼。六娘你真的不放人啊?再來幾次,阿娘了扛不住。”

  呂琤握住了高太后的手,用這最溫柔的語調說著最堅定的話:“阿娘,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再有人來,阿娘稱病便是。無論誰來,阿娘不想見,那就不用去見。阿娘是太后, 后宮裡面您最大。”

  “知道了,下一次,我可誰都不見了。不然又得哭的我頭疼。”高太后自然是懂得呂琤隱晦的告誡,她也就不再試探了。也不知道以後高氏的人出事,她的面子能打個幾折,反正這一次是沒高氏的人,且看看吧……

  那些家眷回家後將呂琤的話傳給了家裡人。有人慫了,繳納了贖金,有人想剛一波,拒不繳納。

  贖金到帳了的,人自然也就被放了出來,而沒到帳的自然是繼續蹲黑獄。

  呂琤並不知道她對白話的偏愛給她惹了個大麻煩

  其實會試舞弊泄題案已經不再是大人物的重點關注的了。

  那些大人物每個人的桌案前都有一封鄧錦會試的試卷。

  李鈺的桌案上就有一份:“革新,景耀新政,今上……”

  朱鴻的桌案上也有一份:“是機遇嗎?我等總算是有遇到春風了嗎……”

  謝韞的桌案上也有一份:“聖上何故肖景耀……”

  京兆尹羅遂將寫好的告老奏章拿出來看了無數遍:“再等等,等恩科結束,一切告一段落後我就告老還鄉。京都怕不是要成絞肉場嘍。師傅,我對不起您啊!但是我上有老,下有小,實在是拚不起。春風起了,總會有人繼承您老遺志的……”

  有人狂笑:“沒想到啊!章和帝的女兒?景耀帝的孫女?哈哈哈——誰又能笑到最後呢,我等終將卷土重來,輸贏未可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有人摔碎了杯子:“聖上走錯了路啊。沒關系,臣等定會幫扶聖上,走聖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