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朕隻想壽終正寢》第四百三十六章:遠見
最終還是胡珍玉說服了曹成,一行人浩浩湯湯地離開了麗水縣。

 雖然在勸說麗水人離開的時候多有波折,但結果還是好的,大部分人都還算聽話,一切行動聽官府指揮。只是總有那麽一小部分人固執己見,守著一畝三分地,說什麽也不肯離開,就好像要他離開他的地就是在害他,就是讓他去死。

 對於這部分人,曹成和胡珍玉也只能選擇放棄,他們實在是沒有時間在耽擱下去了。他們也只能再三交代大水可能會到來,記得到高處避難,還有就是在他們都走了之後,城外難民有可能會闖進來的問題。該說的都說了,他們做足了準備就出發了。

 看著人們有序撤離,曾經熱鬧的麗水先縣沉寂了下去,冷清的模樣讓留下的人感到陣陣心慌,不會真的出什麽事情吧?有些人已經在暗暗後悔沒有歲隨隊伍離開了,可惜世上並沒有後悔藥賣。

 就在麗水縣成為空城不久後,距離城門最近的災民最先發現了不對勁,可是道德和對官府的懼怕還在約束著他們。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人再也忍受不了了,底線在饑餓與生死面前一文不值。此時此刻他們已經化身為披著人皮的惡鬼。

 第一個忍耐到極限的人出現了。他站在死屍上,讓自己顯得更高些。他舉起了自己的右臂,爭取變得更顯眼;“鄉親們,我們不能在這樣下去了,麗水縣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這麽多天過去了,他們就只會說些什麽沒有官家命令他們不能放糧之類的狗屁話,到現在甚至都沒人願意說這些屁話了。他們沒有施舍給我們一粒米,哪怕是一粒米都沒有!如果有著這一粒米,我們父母和妻子說不定就能活下來。”說到動情處他忍不住哭了出來。他的三子就在剛剛還拽著他的衣角,氣若遊絲地喊著餓,可是轉眼之間攥著他衣角的小手就松開了,他的三子永遠地離開了他。

 災民們沉默著沒有說話,但仔細觀察他們的神情就不難得出結論,他們也是這麽想的。如果不是麗水人自私自利,那他們的親人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死了?哪怕一粒米不過是杯水車薪,在此時卻成了一根重若千斤的稻草。

 “我們不能在這樣下去了,再這樣傻傻地等下去,我們全部,全部都會死!”他重重的揮舞了一下右臂,還在全部二字上加重讀音並重複。

 “我們必須團結起來,用我們的雙手去搶奪我們活下的希望。我們只是想活下去啊!我們有錯嗎?”

 “我們沒錯……”隨著一個應答後,越來越多的人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我得活下去,我答應了阿耶、阿娘、阿姐、阿妹……我得活下去!”

 “都怪那群自私自利的麗水人。”

 “沒錯都是他們的錯。”

 本來眼神無光的災民們,重新找回了他們的光,只不過這光發綠也發狠。

 一座沒有防守力量的縣城到底有多麽容易被攻破勿需多做贅述。而此時留在麗水縣的人看到如狼似虎的災民也懵了,災民真的攻進來了。作為仇恨轉移對象的麗水人會遭受什麽自然不言而喻。而災民們看到空空如也的麗水縣城,自然也會將搶不到足夠糧食的氣惱全部發泄給留下的麗水人。麗水縣收獲寥寥無幾,但災民們卻不在迷茫,順利攻下一座縣城助長了他們的野望。麗水縣空了,但還有下一個縣不是嗎?只不過這一次,他們可不會給那群自私自利的人逃跑的機會了。

 ……

 還在轉移路上的麗水縣眾人自然不知道麗水縣發生的慘案,他們還在迷茫著,他們的落腳點在哪裡?他們的未來又在何方?

 隊伍中自然時候不乏對提出強製遷徙的曹成和胡珍玉的怨念,好在依托曹成和胡珍玉的威望還壓的住。

 而作為遷徙的發起人曹成和胡珍玉為了落腳點有產生了分歧。曹成是想就近找個落腳點,而胡珍玉則想一步到位,直接去府城。胡珍玉認為,假如朝廷派人下來賑災,那麽府城必是第一站,越早到分到的東西才越多。而後到的能不能分到賑濟糧還兩說。曹成則是擔憂他們這麽多人能不能順利地走到府城。

 就在兩人討論地正熱烈的時候,人群裡傳出的騷亂卻打斷了他們的討論。

 曹成站起來,走出去問道:“怎麽回事?”

 看到縣尉來了,圍著的人都讓出了一條道來,但要是讓他們離開,他們可不願意,畢竟他們剛從來人口中聽到了一則駭人聽聞的消息——被團團圍住的這對兄妹是從被災民攻破的大梁縣逃出來的。

 弄明白原委的曹成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增加威信的大好機會。 “都聽到了?大梁縣,離咱們也就不足百裡的路程。他們遭了災,咱們麗水縣還能討得了好?還了樂,尤其是你,曹樹,老子簡直是三顧茅廬才請動你小子啊。”

 曹樹慚愧地撓了撓頭:“謝謝三叔,我發誓以後您讓我往西,我就絕對不會往年東。”

 還有許多也跟曹樹一樣被請動的人都羞愧的低下了頭,心裡後怕不已,這要是像那些個死倔的不是害了一家老小?到底是曹縣尉, 有遠見啊,不然人家怎麽能當上縣尉呢。

 一時間不少抖機靈的都像曹樹一樣表忠心,一時間不少溢美之言直往曹成耳朵裡鑽。

 “行了,行了,別耽誤我問正事。”直到曹成開口,源源不斷的溢美之詞才止住了。

 ……

 京都,大明宮。呂琤成功地在六部都安插下自己的人後,事情又陷入了僵局。幾乎所有的大臣都竄通一氣,說什麽也要等踏勘回來後再根據踏勘實情賑災。大臣們在大殿滯留了有兩天一夜了,甚至有整整一白天,他們都沒說話,靜坐抗議是他們的態度。就只有呂琤和少數孤臣開口,一個說累了就換下一個上。

 好在呂琤也不是全無準備。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可是李師用一樁大案教會朕的不是嗎。想當初朕可算是好好地開了回眼啊,風水輪流轉,這會朕也讓您開開眼,驗收一下學生的學習成果。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