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隻想自力更生》六百六十四、造謠的就是你
最新網址: 是導演。

 陶正簡直有點哀歎:“你是大老板,也不至於來了滬海,都不到劇組看看呀,這邊很多表演專業的高職生,也算是視察你的兵啊。”

 趙德柱也莫名其妙自己有意無意躲著易菲幹嘛。

 他對姚敏都能駕輕就熟的撇清:“不是已經快殺青了麽,我以為高職生都回去了。”

 這趟幾十上百人被挑選過來滬海跑龍套,除了路費就是點生活補貼。

 充分顯示了資本家的剝削本質。

 高職生們還新鮮開心得要命。

 加上易菲的片酬是分成製,冠西哥更是聯合投資方提議就他們負擔費用。

 所以號稱一個億的拍攝成本,實際投入的一千多萬大部分都會在後期製作上。

 其他當然已經算是影業公司賺到的了。

 陶正承諾,借著這次製作,把比較先進的後期製作編輯設備完整的配給西南學院。

 這樣拍個兩三部電影,估計就能在西南學院湊一套挺不錯的機房。

 因為西南學院跟高新科技產業園,擁有大量的計算能力和廉價技術勞力,可以構建耗資不菲的影視動畫基地。

 用人力彌補設備陣列群的高昂費用。

 這個趙德柱上一世都聽說過,當冠西哥因為照相技術名聲狼藉的時候,他有位連襟卻靠著在HK投資建立了最強大的製作基地,早早的成了億萬富豪。

 所以說男人還是得管好褲襠,專心做事。

 現在趙德柱更想把這些好處收攏在西部地區,帶動大量的就業。

 留在那個白眼狼的地方有什麽用?

 他就這點認知。

 要把西南學院和產業園合作的影視動畫基地做到國內最大最強!

 以後國內大片做特效,

首選到江州。

 這得是多大野心啊。

 也就趙德柱不知道那些做特效的行業貓膩,才敢這麽乾。

 但這也不得了,幾十上百億的年產值。

 所以陶正對這種越來越大影業公司化的模式感到要抓住機會,畢竟現在越來越多影星加入,導演卻只有他一個。

 接連出了溙囧、潛伏兩部影視劇,成績都還不錯。

 更要把老板招呼好啊:“故事構思是你的,易菲和埃森演得還不錯,你好歹品評下目前粗剪的效果如何啊。”

 結果一問,陶正就在附近,趙德柱乾脆邀請他過來幫自己把把脈。

 這一帶就是戲劇學院、音樂學院比較密集的文化區域。

 不過等陶正趕過來,趙德柱已經在給中介機構刷卡付款。

 真的不貴。

 人家掛出來這個片區的三套房子被趙德柱直接買了倆。

 滬海的老洋房其實就是別墅,市中心帶花園的別墅。

 那麽著名的租界之類老洋房,全市一共就幾千套,其實九成都在政府手裡,市面流通的也就四五百套。

 永遠都這個數兒,其中大多數還都住著人。

 於是在買的一般同時期就十來套。

 大點那套五百多萬的三層老洋樓三百來平米,光是地價稅都快百萬了。

 院子也有一百多平,淡雅舒適,充滿了濃濃的海派懷舊風。

 陶正不吃驚趙德柱買樓跟吃碗面那麽輕松,主要是詫異:“我以為你現在應該買那種頂級豪宅。”

 滬海郊區也在搞了,跟宮殿似的。

 趙德柱笑:“我女兒明年就考大學了,萬一來滬海讀書,算是給她買個家,豪宅有什麽意思,就得是這種弄堂裡街道邊充滿生活氣的地方,住著才有意思。”

 陶正鼓掌都像是在拍馬屁:“可以的可以的,你這眼光和手氣都沒問題,這一帶是很有名的老宅子,出了好幾個名人故居,去年前年炒老洋房非常厲害,有價無市的那種,結果上半年出台文件降溫,正好落了點價格,你就收了。”

 是挺不錯,趙德柱都沒打算重新裝修,那帶著歲月滄桑的陳舊感,磨得露出底色的拚木地板、老樓梯和偶有剝落的紅木扶手,都顯得是那麽真實。

 另一套四百萬多小點,而且是空置的,不像這裡還隨贈了原來的老家具。

 兩個男人坐在兩把藤椅的陽台上,偶有一群灰鴿盤旋而過,便成了最典型的滬海風景。

 時光過去近百年,這裡仍是地處鬧市的高檔住宅區,所顯示與透露的氣度、氛圍,依舊令人稱道。

 陶正上上下下看了好幾圈,嘖嘖稱讚:“主要是這兩年房價波動得厲害,好多人都在說連東京的房價都在跌,這一萬多一平也到頭吧,沒什麽投資價值了,不然我也想湊湊買一套。”

 趙德柱正在看陶正帶來的筆記本電腦上粗剪樣片,聞言笑了:“聽我一句話,買,錢不夠,公司借給你都沒問題,多貴都可以買,你要相信股市不一定會漲,但房市一定會持續下去。”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 app 】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陶正下定決心:“好!那我就把那第三套給買了,一起做鄰居。”

 為了巴結好金主,他也是不遺余力。

 趙德柱嗯:“還行,就得是這種帶點很青春明亮的風格,回頭把整個顏色再P得鮮豔些,不過易菲這扮醜的樣子很勉強啊。”

 因為是要表現醜小鴨一般的蛻變,電影前半部分就得掌握好這個度。

 既不能醜到惡心趕走觀眾,又要跟後面白天鵝般的綻放拉開距離,最大的難度可能還是在於易菲這種天生麗質很難掩蓋,

 除了把臉色抹黃,戴上牙箍、眼鏡,頭髮再枯黃散亂,就沒法再更進一步了。

 這種不修邊幅的中學生,簡直不符合常理。

 陶正聞言靠在陽台門上看見,筆記本屏幕上是女主角在自己的書桌邊,芳心暗許、小鹿亂撞的糾結情節。

 正是看著鏡子裡平凡的自己,自慚形穢的覺得距離校草男主太遙遠,才萌生了改變自己的願望。

 穿著普通人家的純棉睡衣,披頭散發的在窗前遙望星空的眼鏡少女,還是有點演技的。

 趙德柱心想,這還叫醜啊,那天底下就沒有漂亮人了。

 陶正卻覺得:“哎呀,就是這幾場戲沒演好,我們找的那個弄堂外景地,是這邊一個已經上過無數次影視劇的老場地,為了避免被人認出來我拍得累死了,明天到這邊重新拍!借用下沒問題吧,我會叮囑保護好不要損壞房屋設施的。”

 趙德柱能說什麽:“我還說不住那個五星級酒店了,搬過來住呢。”

 陶正大包大攬:“你住你的,絕對不會影響,實際上就是用三樓布置個場景,拍些樓道裡的畫面,就得是這種原汁原味的老風情,才襯托出易菲的清新脫俗來。”

 趙德柱行行行,吃飯吧。

 他能提出的也就是淡化處理點女主角老爸到花旗國打工,資助女兒也到花旗國成為優秀設計師的橋段。

 趙德柱抄襲的溙國電影裡面,人家跑到花旗國打工洗盤子,仰望花旗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東南亞人民都把那裡當成天堂。

 包括2005年的國內,特別是滬海這些地方,也覺得挺合理,但趙德柱就是覺得不舒服。

 其實粵東閩建沿海很多鄉下偷渡過去的更多。

 可十多年以後的價值觀,哪怕在趙德柱身上,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必須改。

 這部電影不能放到十多年以後,讓人回看覺得卑躬屈膝,更不能成為易菲的黑料,趙德柱沒說她那花旗國護照已經夠鬧心了。

 簡直成了任何情況下都會被拿出來一擊致命的短板。

 陶正雖然有點莫名其妙,但對金主的要求都一疊聲答應下來。

 兩人在外面餐廳和保鏢們吃過飯,又在很有情調的咖啡館聊天談影視公司接下來的創作。

 趙德柱也反省了下,建議陶正好好做個《人在囧途》的春運回家故事,先貼近國內實際情況,充分發揮他和王保強的搭配喜劇效果。

 又把自己跟士兵突擊那幫人的許諾講了下,十二個人,十二部影視劇,陶正有興趣跟其中的人合作也行,總之都是在為了擴充整個德喜影業的影響力。

 趙德柱不迷信港台明星,就是要把資金全都用在發展內地影視劇上,而且不跟那些亂七八糟的潛規則摻和,盡可能的動用高職生參與跑龍套。

 陶正聽得是摩拳擦掌。

 晚上快九點,陳燕玲才打電話過來關心:“吃過飯沒?晚上還回酒店麽?”

 還很小聲,好像生怕打擾了趙德柱在幹嘛事兒。

 趙德柱就招呼她和周夢霞準備搬住處。

 小財務算得精:“今天的房費已經給錢了,不住空著多浪費呀,明天再搬過去吧?”

 也行。

 告別陶正回了酒店,陳燕玲匯報龐勇成功的把西南學院電子生產專業提供職業培訓寫進了協議,企鵝那邊還在糾纏各種版權、專利的細節,估計還要談幾天。

 住在這每天好幾萬的總統套,她也覺得可以轉移陣地了。

 第二天一早前往談判酒店之前,陳燕玲和周夢霞還好奇的跟著去看了下新買的老房子。

 有點吃驚趙德柱的喜好,但更喜歡弄堂外的早餐店,然後體驗了一把大清早高峰期打不到車的窘境。

 趙德柱自然是手一揮:“買個車!”

 他記得滬海也限牌,就像平京分公司那樣刷刷的買了六輛車, 就憑車牌未來都有價值可用。

 結果等陶正他們吭哧吭哧的帶著設備、外景車之類的聚集過來,給趙德柱科普了,滬海限牌已經有十年了!

 當然買個外地牌照開開是沒問題的。

 這時候一大群媒體記者來了,這可比江州能聚集的媒體海了去。

 陶正深耕這裡好些年,明顯都是他招來的正正頭上很有導演逼格的鴨舌帽過去字正腔圓:“我們是精益求精的在拍攝,因為覺得之前的外景地大家都去過好多次探班,沒法拍出想要的那種感覺,所以專門買下這裡,最能契合易菲的氣質跟發揮……”

 趙德柱正在悄悄把自己往院子角落躲,就看見易菲站在院子門口,聽見陶正這話,滿眼驚詫,然後用眼神到處找人。

 跟趙德柱對上眼,這貨心裡就哎喲,不是的!

 那光頭造謠,不是為你買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