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劍仙》第62章 試劍大雄寶殿前
  三人來到了大雄寶殿前,在佛祖面前爭鬥雖是有些不敬,但寺裡實在是沒有更大的地方了。

  蕭九遙手持“餡餅”,橫臂且橫劍。安如玉與蕭九遙對立,雙手合十,神色祥靜。老方丈與春花也來湊熱鬧,二人坐在寶殿前台階上。

  “誰有勝算?”

  “安如玉”

  “老衲覺得也是。”

  蕭九遙率先出手,一日出劍六百次,八日便是四千八百次,熟能生巧,這一劍極快,極穩。劍身已至安如玉身前三丈,一丈,兩尺,地上數片楓葉亦被卷起,一尺,安如玉依舊不動身形,在劍身已至不到八寸之時,蕭九遙欲要收劍,這不過只是切磋,免得真傷到人了。

  安如玉動了,合十的雙手緩緩張開,微微一蕩,“餡餅”被一股極柔且重的力道猛然彈開,劍身顫鳴。

  蕭九遙後退三步,心中暗道,原來是在這兒等著呢,既然是有所準備哪他就不在客氣了。

  “劍一!”

  身形一躍而起,又是一劍遞出,劍意渾圓不斷。

  大雄寶殿台階之上春花說道:

  “這一劍,極為厲害,只是蕭公子如今無法用出其真正威勢。”

  老僧拍了拍素色僧袍,本就長的枯瘦,不笑時瘮人,笑起來更是嚇人,說道:

  “便是這創劍之人來此,第九劍不出,依舊贏不了如玉。”

  婦人笑著說道:

  “你這弟子當真這麽厲害?”

  “就是這麽厲害,三十年前老僧沒能鬥得過大宗寺那位,三十年後他未必鬥得過老衲弟子。”

  老僧看著下面的微微頷首的安如玉說道。

  “你是真不要臉,你鬥不過人家,就靠著你弟子來,如今算下來那位應是得有四十多歲了吧,你怎不再等個三十年,到時候讓你弟子去揍他,豈不是妥妥的事兒?”

  春曉笑著說道,讓人沐浴春風。如是與老僧是多年好友一般。老僧沒有接過春花的話,倒是沉默不語撚手一彈,一束金光射入蕭九遙眉心兒處的天心蓮花印中。

  蕭九遙原本極快的身形,陡然快上百倍。一個蕭九遙麽猛然變成了七個,各持“餡餅”由七個不同方向攻來,劍走偏鋒,詭異刁鑽。

  只見安如玉身形巍然不動,頷首垂眉,一尊七尺白玉菩薩自安如玉身後緩緩浮現,菩薩背生千手,千隻手年撚姿各異。不論蕭九遙劍勢如何之快,角度如何刁鑽,總有一隻芊芊玉手將其重重彈開。

  七個身形同時躍起,自安如玉身前上空合七為一,一劍批下。安如玉身後的那尊白玉菩薩探出兩掌硬生生夾住劍身,使其難進分毫。再是一隻玉手遞出自蕭九遙身前停住。

  蕭九遙依舊握劍不動,那隻玉手緩緩一推,蕭九遙連人帶著劍倒飛三丈,執劍摔在方才站立的地方。

  安如玉睜開眼睛,抬頭走過去,扶起地上的蕭九遙,輕聲說道:

  “蕭公子劍法精妙,小僧實為驚歎。”

  蕭九遙拍了拍身上塵土,驢唇不對馬嘴的說了句:

  “你們和尚都是這樣?”

  安如玉不明話中其意,蕭九遙笑著拍了拍安如玉,說道:

  “前幾日遇見一個說不懂劍法的胖和尚,結果在在下眼前來了個一劍劈江三百丈。今日遇見你這自稱只會抄書,掃地的小和尚,又在在下眼前搬出一尊白玉千手菩薩。佛門的和尚當真都是如此不講道理?”

  安如玉恍然笑道:

  “出家人不打誑語。

”  蕭九遙聽到這話,更是一股怒氣湧上胸口,甩袖而去。

  那個胖和尚也是這麽說的!

  安如玉不知蕭九遙為何生氣,看向坐在台階上的老方丈求救,老僧揮手讓他下去。安如玉疑惑朝著藏經閣走去,待走過絳珠身旁時,他突然想到,如此拂了蕭公子面子會不會讓絳珠生氣啊,他小心的微微撇頭,果然看見絳珠一臉怒意的瞪著他,小和尚敢多做逗留,一溜煙兒跑去。

  蕭九遙收起餡餅,一屁股坐在大雄寶殿台階前,擦了一把汗水問道:

  “敢問方丈那尊菩薩長了幾隻手?”

  老僧眯眼一笑,說道:

  “世間有多少道煩惱,便有多少隻手。”

  蕭九遙又不是和尚,哪裡知曉佛經裡說的那些道理。

  絳珠跑過來拽住蕭九遙袖子關心說道:

  “公子傷到了沒?”

  蕭九遙搖了搖頭示意無事,反而是對著春花說道:

  “傷勢好的差不多了,明日咱們下山吧。”

  春花算了算時日,那封信差不讀也該送回來了,是時候回來了,不總不能信送回來找不到她人了吧。

  蕭九遙讓老僧指點出方才交手時的不足之處,老僧說道:

  “老僧看來蕭公子近幾日對《庚元道文契》參悟頗深,出劍時步伐與氣息吞吐結合的極為玄妙。 短短幾日能有這般氣候實為不易,可蕭公子遞出第一劍道時怎得突然猶豫了?”

  蕭九遙想了一下,確實,在第一劍遞出時,他見安如玉身形不動,並感覺不到絲毫要動手的意思,恐是傷到了,便收回一勢。

  老僧開口徐徐說道;

  “出劍猶豫乃是兵修大忌,既猶豫為何要出劍,既出劍就不要猶豫,不管如何,一劍必須要完完整整遞出,待蕭施主劍法大成時,突然收劍可令道心動搖。”

  “蕭九遙,謹記大師教誨。”

  ......

  次日清晨,一行人乘坐著馬車下山了。從那夜來到寒山寺,到這次下山,前前後後已經在寺裡待了十天了,這十天裡收益最多的是蕭九遙,最是無聊是王念遠,最是著急是林絳珠,最是想下山時春花。

  一行人走時只有老僧一人站在寺門口兒相送,直到馬車走時,絳珠撩開簾子,也沒見到安如玉。

  馬車走過長橋,安如玉雙手合十從寺門兒裡走了出來,駐足望著遠去的馬車。

  老方丈開口問道:

  “方才怎不出來。”

  安如玉說道:

  “怕絳珠姑娘打弟子。”

  老方丈長歎一聲轉身走入寺門之中,小和尚突然開口問道:

  “師父,弟子何時能再見到她。”

  寺裡傳出老方丈蒼老的聲音:

  “待你抄完十萬本經書後。”

  怒目金剛走了十萬裡路,可在天下間暢行無阻。等你這垂眉菩薩抄完十萬本經書,亦可在天下間任意逍遙。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