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漢封疆》第98章 坐而論道
“這位是公孫奇先生,其先祖就是戰國時著名的公孫龍子。”這次倒是王懷古道出了一直為難霍光之人的姓名,不過經王懷古這麽一介紹,霍光對這個公孫奇到少了幾分先前的不爽。  因為按王懷古的說法,公孫奇就是先秦名家代表人物公孫龍的後代,而公孫龍就是以詭辯而聞名,要知道公孫龍就是那個提出了‘白馬非馬’說法的先秦思想家,他的後人自然傳承了這一特色。那麽他一開始就刁難霍光很大程度上是出自其學說本身的慣性思維。

  一明白公孫奇的身份,霍光就完全沒了心思和這人去辯解了。因為正常人很難和名家這些人去爭論什麽,他們會用邏輯學將你繞的雲裡霧裡,而後讓對辯者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當年公孫龍子在趙國平原君門下,一篇《白馬論》名動天下,在下也曾有幸拜讀,今日能得見公孫先生,真是三生有幸!”霍光對著公孫奇施禮一拜,他倒不是什麽斤斤計較的人,兩人又沒什麽深仇大恨,沒必要非搞的不死不休。這時候霍光故意表現出崇拜其先祖,也算給了公孫奇不小的面子。

  所謂花花轎子人抬人,公孫奇也是個要面子的人,霍光都這樣了,他也不好意思繼續刁難,那樣也就太顯得自己沒風度了,當下也換了一禮說道:“公子少年英才,如此年紀便有這等見識,也屬難得了!”

  其實霍光的表現已經讓這幾人另眼相看了,因為一般人在被公孫奇那般說了之後,還能像個沒事人一樣,又能讓兩人都有台階下,這份涵養已經讓幾人很佩服了。

  “公子與我等相遇便是有緣,老夫倒是有個問題想請教公子。”王懷古再次出聲說道,這時候不但霍光,就連其他四人都覺得王懷古今天有些異常,因為以他的身份和學識,說出有問題要請教霍光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

  霍光也覺得這王懷古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了,說起來這王懷古是王禪的後人,他這一脈也確實夠神秘的,傳言說名動戰國的孫臏龐涓,還有後來的蘇秦張儀,都是鬼谷子王禪的門生。能教導出這麽多改變時代的牛人,王禪本身也是一位不得了的牛人這確信無疑,不過偏偏這樣一個足以改變歷史的人物,卻極少出現在史書中,甚至可以說沒有明確的記載。而王禪在後世雖然被稱作縱橫家的鼻祖,可他的弟子中卻又不乏兵家之人,總之這是一個很複雜的人,就如同王懷古讓霍光感覺神秘一樣。

  “先生嚴重了,請教可不敢當,但請先生賜教!”霍光可不敢擺譜,如果是韓嚴法或者公孫奇說這話霍光還不怎麽心虛,因為法家和名家的思想主旨很明確,以霍光多出了兩千多年的認識,要回答一些問題並不難,可王懷古代表的是神秘的鬼谷子,這位聖人在後世連那些終日研究諸子百家的磚家都不敢去胡亂解讀,霍光對這方面的了解也基本上是零。

  “我等先前就在談論,這治世為人究竟該以何種學說?這世道的發展將最終依靠於何種思想?”王懷古撚須說道。

  這個問題讓霍光真的不知該從何說起了,說起來這似乎是一個永遠不知道答案的問題,因為沒人知道世道的重點在哪裡?又或者怎樣的世道才是完美的?進而以何種學說治世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

  其實這個問題從諸子百家出現開始就一直爭論不休,而春秋戰國那樣的混亂時代也給這些學說提供了一個大舞台。每一種學說都選擇各自的代理人諸侯國,開始了幾百年的爭鬥,

許多學說都曾輝煌過,而最終所有學說都沒能一直長盛下去。霍光估計王懷古等人在此坐而論道,這個問題也爭論過不知多少次了。  “先生真是太看得起在下了,不過既然先生問到了,那在下就不妨說說自己的看法。以在下拙見,治世之道應該不僅限於某一家學說。縱觀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卻無一家能取得正統,這說明各種學說單獨存在都有其局限性。在下以為,守土當行兵家之道,安民當用法家之法,只有內修黃老,外行儒道,兼合名墨,知陰陽興農商,集天下學說大乘與一體方為大道。”霍光想了一下,還是說出一番足以驚世駭俗的言語來,他這段話中幾乎將先秦主流思想都囊括其中。其實他說的這些正是經過幾千年社會演變而形成的,當然在這個時代還沒有人想到將所有學說溶於一體,或許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當時的思想和社會還沒人敢說出來。

  霍光話音落下,王懷古等五人都驚訝的看著霍光。不得不說霍光還真有些坐而論道的感覺,這些話題放在後世那就是閑的扯淡的瞎聊,不過放在這個時代,又和眼前這幾個人談論,那就是真正的論道了。

  一時間眾人皆是無語,不過大多露出思付之色,看向霍光的眼光也是怪怪的。當然霍光想要以自己幾句話就讓這些人認同自己的思想,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因為這些人無一不是研習了幾十年各自學說的大家,可以說是思想根深蒂固,如果被霍光幾句話就擺平,那先秦諸子的學說估計也在就消失了。

  “公子的想法倒有些意思,不過當今陛下都尊崇儒術,這說明儒家學說才是正統。公子觀點新奇,不過好像並不怎麽實際啊!”這次不是公孫奇說話了,而是最開始和霍光打招呼的孔安國。

  說起這人來,霍光也隱隱感覺名字有些熟悉,好像確實是孔子的後人,不過漢朝還沒有將孔子徹底捧上神壇,更加沒有加封其後人世襲爵位,而剛才公孫奇介紹,孔安國現在不過是個‘諫大夫’,好像只是個八百石的官職。

  “在下有幾個問題想問孔先生,陛下尊崇儒道,可是外禦匈奴,內平叛亂的時候,用的又可是儒家思想?以禮樂能否讓匈奴臣服?能否讓諸侯歸心?若無農商,何以讓我等有衣可衣,有食可食?”霍光這時候也舉出了反例來證明儒家思想不是萬能的,就算漢武帝尊崇儒術,那也是隻去其中有利於統治的部分,而治理一個國家,單靠一種思想是怎麽也不可能的。

  霍光這幾個問題,孔安國還真不能回答。漢武帝的實際做法也正是取各家之長,只是表面上說的尊崇儒術,甚至在這個時期,還有明顯的儒家思想法家化。

  論道就是這樣,自然有針鋒相對,倒不是說誰針對誰,只是關乎思想理念的不同。霍光其實也不是一個小孩,他同樣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而他的思想理念就是剛才說的那番話,其實這個時期的漢武帝踐行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思想。

  漢武帝窮兵黷武,又嚴於律法。他要追求的其實是一種內聖外王的至高境界,這一說法在後世被稱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但是事實上這原本是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提出的。其實不管是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罷,這是最具中國封建社會特色的一種文明模式。

  “如果人人道德高尚,那法律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大家都不犯罪,都很明理,辦事都不出規矩,法律還有什麽作用?所以問題的根本都不是用什麽法的問題,而是如何讓人道德高尚!”孔安國是堅定的儒學者,當然這裡的諸人都是各自學說的堅定追隨者。這時候孔安國自然能找到合理的論點來反擊霍光。

  霍光心中並不意外,如果三言兩語就把這些人說的啞口無言那才奇怪了。此刻聽到孔安國如此說,霍光心中反倒有些高興了。因為他原本將話題往內聖外王上靠近,是想以此來引莊青翟開口,可沒想到莊青翟還穩著,倒是孔安國上鉤了。

  不過還好不管是誰上鉤,對霍光來說都不是關鍵,關鍵是霍光要等到有人說出這樣的話,才讓霍光有機會說出接下來的話,也就是他此行翠華山的主要目的。原本霍光到翠華山目的是唯一的,不過現在他覺得和這些諸子傳人論道,倒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所以他此刻也將這番論道當成了此行的另一個目的。

  “孔先生說的好,不過我們看問題不能脫離了當前的社會情況。確實如果人人都成了聖人,那麽律法兵戈這些都沒有存在的必要的,可是在成就人人如聖的社會前,因為欲望的誘惑,依然有許多的犯罪出現,這時候不依靠法律去製裁又靠什麽?等大家都犯罪,執法的人難道就不犯罪?整個社會的道德都不好的時候,執法的人的道德就會好?當執法人的道德敗壞,貪官汙吏也就出來,幾日前在下曾到過陽陵,諸位先生猜我看到了什麽?”霍光又一番長篇大論,他現在說起話來其實和公孫奇頗有幾分相似,都是一邏輯推理為依據的。不過這段話的最後,霍光終於圖窮匕見。

  霍光特別留意了一下莊青翟的神色,見他也向自己投來好奇的目光,這時候霍光不再買關子直接說道:“在先帝陵寢的路旁,有著許多先帝賜予權貴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有著嚴格的范圍,可是在下竟然發現其中一塊地已經侵佔了先帝陵寢的道路。這塊地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丞相,安樂侯李蔡。當朝丞相尚且如此,試問大漢各級官吏又怎能保證沒有違法的事情?如果沒有律法做保障,這樣的事又將如何處理?難道僅靠道德去約束嗎?”

  這才是霍光的真實目的,他不需要刻意的告訴莊青翟什麽,只要將這個消息傳遞出去就行了。接下來該怎麽做霍光估計莊青翟心裡已經有數了,至少這件事是瞞不下去了,因為在場這麽多人都知道了。至於最後是不是又莊青翟上書告發,已經都無關緊要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