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諸天一道》第三十八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年輕的僧人渾然如玉,他看了一眼懸空寺,然後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

 便在這時,西南方向極遙遠的懸崖峭壁處,忽然垂下無數白色的晨霧,霧氣微濕,較諸空氣為重,自崖畔緩緩向著天坑底部墜落,看著就像是一道白色瀑布。

 天坑裡本來濕氣就重,自生霧瘴,此時匯入地表無數晨霧,頓時變得白茫茫一片,那座雄偉的山峰上雲霧繚繞,山腰之下完全無法看到,仿佛消失了一般。

 懸空寺在霧中時隱時現,仿似佛國仙境。

 天坑裡的雲霧流淌度很快,山峰裡的黃色寺廟時隱時現,有時候還偶爾能夠看到山腰之下的世界。

 大概有風從天坑底部向上呼嘯而起,山腰間的厚厚的雲層被吹散了很多。

 山腰之下,是層層疊疊、數不清有多少層的梯田,天坑底部有河流,還有農舍。

 天坑底部極大片的原野上有著很多人,他們膚色黝黑,衣餓襤褸。

 年輕的僧人再次看到這一幕,微微一歎。

 當年,他從懸空寺離開,看著這一幕離去。

 如今,他再次回到懸空寺,並且又看到了這一幕。

 懸空寺存在了多少年,那些凡人大概便在天坑底部生活了多少年。

 不知有多少代在不見天日的潮濕陰暗地底,辛苦的勞作,任勞任怨的生活。

 他離開時,曾經就想過,有朝一日,或許他可以將這些被懸空寺壓榨世代的農夫解放。

 但是,多年以後,他發現,他沒有那樣的力量。

 以至於,他十分沮喪。

 如今,他煥發了新生,重新擁有了力量。

 但,這力量遠遠還不夠。

 他需要更龐大的力量。

 他朝著不遠處的一棵青樹看去。

 那是一株樹乾灰白,葉若蒲團的青樹。

 那就是昔日佛祖圓寂之地。

 年輕僧人朝著那棵樹下行去。

 他有大宏願,他當普度眾生。

 但普度眾生,當從推翻懸空寺開始。

 年輕僧人朝著那棵樹下走去時,原野間便出現了一個人。

 那是一名面容黝黑蒼老,僧衣破舊,渾身灰塵的老僧。

 老僧面色如常,盤膝而坐,合什於胸前的手掌微微側翻,一道極為精純悠遠的佛息,油然而生。

 年輕僧人朝著那老僧走去。

 那老僧看到年輕僧人之後,臉上泛起了驚訝。

 “是你?”

 年輕僧人道:“是我。”

 老僧看著年輕僧人沉默不語,片刻後,他才說道:“菩提樹下,自有菩提果。”

 “我不攔你。”

 年輕僧人雙手合十,道:“多謝。”

 隨即,年輕僧人繼續朝著那棵樹走去,然後,在那棵樹下坐了下來。

 這時,藏身在地底的巨大天坑中,依然雲霧繚繞。

 巨峰間的黃色寺廟若隱若現,好一片清靜安寧,忽然其中一座廟裡響起一聲極淡然悠遠的佛號。

 過了一段時間,數十名穿著深紅色僧侶服的苦修僧人,順著懸崖間的陡峭石徑,攀到了地面之上,這些僧人的面容上沒有什麽神情,看上去就像是石頭。

 為的那名僧人,身上的僧侶服明顯與眾不同。

 他是懸空寺尊者堂首座七枚,他微微眯眼,看著眼前荒涼一片的原野,微微皺眉。

 先前那聲佛號,來自懸空寺的講經首座。

 數日之前,講經首座回到懸空寺之後,便完全不再見任何人。

 只是,從那之後懸空寺的夜裡,總是能聽到那一聲聲猶如被關在籠子當中的凶獸的吼聲。

 七枚知道,那聲音是由講經首座發出的。

 很快,七枚就看到了在原野之中坐著的老僧。

 還有在那菩提樹下坐著的年輕僧人。

 七枚認得那老僧。

 那老僧是懸空寺講經大士,因為觸犯佛門戒律,又受到不成器的私生子的拖累,於兩年多前被戒律堂判入荒原苦修,算時間已經到了苦修期滿的日子。

 當七枚看到了那在菩提樹下坐著的年輕僧人時,眼中閃過一抹驚愕。

 隨即,他忍不住低呼一聲。

 “岐山師兄……”

 沒錯,那年輕僧人便是岐山大師。

 岐山大師,在佛宗的地位很高。

 即便是講經首座也要稱他一聲師兄。

 更別提是尊者堂首座七枚。

 七枚看著年輕無比的岐山大師,眼中滿是震駭和疑惑。

 他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這件事。

 隨即,朝著樹下的岐山大師合十行禮之後,帶著一眾僧兵,返回了懸空寺。

 岐山大師就在菩提樹下坐了下來。

 他相信,既然世間曾經有過一位佛祖,那定然可以有第二位佛祖。

 ……

 南海,一艘小舟在浪間時起時伏,海面上的太陽異常熾烈,魚早已潛進了深海,海鷗自然也消失無蹤。

 一位青衣道人正坐在小舟上,承受著烈日的曝曬,臉色卻沒有變得黝黑,而是蒼白無比。

 這是南海的深處,距離陸地不知多少萬裡,早已看不到海岸線,青衣道人站在在舟頭,看著浪花翻卷,卻仿佛在看著海岸邊的潮起潮落。

 青衣道人低聲說道:“世間一切都是昊天注定,所有事物的運行都在昊天的掌握之中。”

 “可是,為什麽會有這樣的人出現呢?”

 青衣道人的目光朝著遠方看去,仿佛能看到極遠的地方。

 過了一會兒,青衣道人緩緩說道:“再等等……再等等……”

 ……

 葉千秋從知守觀出來,和葉紅魚道別,看著這個不算高大的少女。

 葉千秋突然說道:“《易經》研究的如何了?”

 葉紅魚平靜道:“還算通順。”

 葉千秋道:“若是有什麽不明白的,可以到長安去問我。”

 葉紅魚道:“您還要回長安嗎?”

 葉千秋道:“當然,長安很宜居。”

 葉紅魚頓了頓,然後說道:“寧缺他們還好吧。”

 葉千秋笑道:“放心,他們暫時無事。”

 葉紅魚道:“您打算將他們藏到什麽時候?”

 葉千秋道:“我想,他們很快就可以重新回到人家。”

 葉紅魚道:“很快是多久呢?”

 葉千秋道:“很可能是一年,也可能是兩年。”

 葉紅魚微微頷首,道:“好。”

 葉千秋看了一眼西陵神殿,道:“這地方風水不好。”

 “啊?”

 葉紅魚聽到這句話有些發愣。

 葉千秋笑了笑,道:“有時間,我教你看風水。”

 葉紅魚道:“哦……”

 葉千秋拍了拍葉紅魚的肩膀,看了一眼道觀後方遠處的那座青山。

 和葉紅魚說了一句。

 “走了。”

 隨即,葉千秋和小黑的身影消失不見。

 葉紅魚怔怔的站在原地,愣了好長時間,方才離去。

 ……

 長安。

 小院。

 葉千秋和小黑又開始了日複一日的平靜生活。

 然而,這個平靜生活也沒有平靜多久。

 這一日,夫子來到了小院,和葉千秋吃著火鍋,喝著酒,聊著天。

 夫子道:“你這個人壞的很。”

 葉千秋道:“我怎麽就壞了?”

 夫子道:“你給佛宗豎起了另一杆大旗,如果真的有新的佛祖出世。”

 “那這新佛祖是不是也得尊稱你一聲道祖?”

 葉千秋搖頭道:“我的意思其實很簡單。”

 “萬事萬物,滅之簡單,想要將其改頭換面,卻是很難。”

 “我相信世間還是美的事物多一些。”

 “所以,沒有簡單粗暴的去滅掉懸空寺。”

 “即便滅了懸空寺,天下依舊還會有很多信佛之人。”

 “如何去改變這些人。”

 “芸芸眾生,活著不易。”

 “所以,我想,與其這樣,不如再造一尊佛祖出來。”

 “讓新佛祖去改變佛宗的陳珂。”

 夫子道:“你這樣做,很省力氣。”

 “但你不怕將來有一天,世界變為佛的世界嗎?”

 葉千秋笑道:“那又如何?”

 “昊天的世界裡,道門強盛,依舊有佛的存在。”

 “在佛的世界裡,佛門強盛,但也依舊會有道的存在。”

 “水至清則無魚。”

 夫子聞言,喝了一口酒,看著蒼穹,道:“我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葉千秋笑了笑,道:“你好好想想。”

 “想不通就呆著。”

 ……

 夫子想的事情,普通人自然不會懂。

 葉千秋倒是懂,只是不想和他去深究什麽。

 畢竟,很多時候,想要想通一件事,還得靠自己。

 夫子隔三差五的來找葉千秋喝酒。

 搞得葉千秋都有些嫌棄這老小子。

 這一日。

 一個人來到小院。

 他是朝小樹。

 離開長安許久的朝小樹這一次回來,可不是一個人回來的。

 他是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回來的。

 看到朝小樹回來,小黑很開心。

 朝小樹帶著老婆孩子來拜訪葉千秋。

 順便來打聽寧缺的事。

 葉千秋隻說讓他別想太多。

 ……

 天啟十六年秋後的整整一年間,長安城生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事,但真正引世間所有人矚目的,是那一件接著一件的喪事。

 大唐朝堂之中,接二連三的有老臣逝去。

 而沒有逝去的一些人,也逐漸接近了自己生命的尾聲。

 比如,大唐國師李青山。

 小院裡。

 秋風拂著微黃的落葉在庭院間滾動,李青山把目光從落葉處抬起。

 將手中的棋子落下之後,眼睛微微眯了起來,拿出一塊白色方巾掩著嘴唇,輕輕咳了兩聲,然後仔細把方巾疊好,藏進袖中。

 這一年來,李青山看著明顯的老了,也沉默了很多。

 李青山看著葉千秋,緩緩說道:“生老病死本是自然之事。”

 “但真到了這個時候,終究還是有許多不舍。”

 “您能體會這種感覺嗎?”

 葉千秋道:“大概能體會一些。”

 李青山道:“這一年,死了不少老人。”

 “陛下的身體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我在擔心大唐的未來。”

 葉千秋笑道:“你還真是一個稱職的國師。”

 “都到了這等時候,還在擔心大唐的未來。”

 李青山道:“如果夫子一直在,那麽大唐自然沒有問題,就算有些問題,也只不過是些池塘裡的漣漪,掀不起什麽驚天駭浪,然而夫子總有離開的那一天。”

 葉千秋道:“那又如何呢?”

 “這世上本就沒有永恆的王朝。”

 “即便有一天大唐沒了,也是自然之事。”

 李青山道:“您在長安住了這麽久,應該是有感情的吧。”

 葉千秋道:“你想說什麽?”

 李青山道:“我知道,您對大唐並無惡意,而且,我還知道,您一定能比夫子活的更久。”

 “所以,我想求您,能否在將來大唐危急之時,拉大唐一把。”

 葉千秋蹙眉道:“這似乎有些不太合理。”

 李青山道:“我知道,這個請求有些唐突,大唐對於您而言,只是浮雲。”

 “但……您應該知道,在您身邊生活的這些街坊鄰居,他們都是大唐的子民。”

 “如果有一天,大唐面對危機,他們能否在危機之中存活下去呢?”

 “我想,您一定不願意看到您身邊的這些老鄰居成為那狼煙之下的亡魂吧。”

 葉千秋聞言,將手中的棋子放在棋盤上,淡淡一笑,道:“你說的話,成功打動了我。”

 “你的請求,我可以答應。”

 “不過,你也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李青山眼中湧現出一抹喜色,道:“有什麽條件,您盡管提,只要是我能辦到的。”

 葉千秋道:“明天一早去西城的胡記,給我買兩籠包子回來,要一籠肉餡的,一籠素餡的。”

 李青山聽著這個條件,微微一怔,然後一臉歡喜的點頭,道:“好,沒問題。”

 ……

 秋雨落長安。

 轉眼間,又是一年過去。

 在這一年最開始的時候,中原的局勢其實十分緊張,尤其是在那些知曉爛柯寺之變真相的大人物眼中,更是如此。

 爛柯寺之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可以認定是那個神秘的葉夫子在庇護冥王之女。

 那麽葉夫子便應該是整個天下的敵人。

 而葉夫子在大唐,在長安。

 書院沒有動他的意思,甚至還傳出了夫子和那位葉夫子整日把酒言歡的小道消息。

 這個消息無疑在表明,書院和那位葉夫子是站在同一戰壕之中的。

 這對於世上的很多大人物來說,都是一件棘手的事情。

 一個夫子就足以讓人頭疼。

 現在,又多了一位葉夫子,而這位葉夫子還被很多人稱之為葉神。

 懸空寺講經首座被暴揍的事情在很多大人物的耳中流傳著。

 講經首座回到懸空寺之後整整一年閉關不出,也在這些大人物的耳中流傳著。

 甚至有小道消息說,講經首座可能活不長了。

 小道消息還說,那位葉神在暴揍了講經首座之後,講經首座的不滅金身也受到了重創。

 很可能在不久之後離開人世。

 很多大人物都在觀望著。

 有很多人以為,西陵神殿會逼迫大唐交出那位葉夫子,甚至隨時有可能以此為借口,號召世間億萬昊天信徒,向唐國起一場聖戰。

 然而,等了一年多。

 依舊沒有等了西陵神殿的動靜。

 直到十余日前,西陵神殿正式詔告天下冥王之女的真實身份,這直接導致大唐朝野陷入數百年來最激烈的紛爭之中。

 原因在於那冥王之女的師父葉千秋一直住在長安,書院沒有絲毫阻攔的態度。

 而且書院十三先生寧缺與冥王之女的關系,書院也一直沒有明確表明過態度。

 幾乎所有官員和百姓,在這時,都對書院提出了質疑。

 傳說中的永夜將至,世界將會毀滅。

 這個傳說幾乎人人都聽說過。

 面對世界可能毀滅的結局。

 沒有人不會不在乎。

 找到冥王之女,拯救世界,拯救自己,這是如今世間所有人的想法。

 自然也包括大唐的人。

 書院面對這種情況,自然沒什麽說法。

 依舊沉默,沒有態度。

 葉千秋這裡,無人敢來打擾。

 但是,街裡街坊的人,似乎都傳開了,桑桑就是冥王之女,而葉千秋作為桑桑的師父,很可能是冥王之女的護持者,很有可能也來自冥界。

 起初,不少人對這說法嗤之以鼻。

 但是,架不住傳言越傳越厲害。

 很多街坊鄰居,也都在想,葉千秋到底是不是冥王之女的守護者,是不是來自冥界。

 於是,葉千秋的過往被翻出。

 一個沒有過去的人。

 在天啟十年出現在長安之後,就一直沒離開過。

 在此之前,找不到任何關於他的痕跡。

 而這些信息的傳出,讓更多的人恐慌起來。

 很多街坊鄰居都開始刻意躲著葉千秋。

 甚至在葉千秋這裡上課的幾個孩子都被自己的父母給困在了家裡。

 隨著日子的推移,最後只剩下虎頭和阿南來上課。

 虎頭就是面片兒館李三兒的兒子。

 阿南就是家裡賣油餅的那個。

 這一日,小黑提著一筐雞蛋回來,臉上很是鬱悶,朝著葉千秋說道:“師父。”

 “這些人怎麽這樣啊。”

 “這幾年,您對他們怎樣,免費教他們的孩子讀書。”

 “還時不時的救濟窮的沒飯吃的那些家夥,現在不過是一些謠言而已,他們就如同躲瘟神一樣的躲著咱。”

 “這人心都是肉長的,怎麽就捂不熟他們呢?”

 葉千秋坐在屋簷下,看著杏樹枯黃的落葉緩緩飄下,淡淡一笑,道:“趨利避害,畏死樂生,人之常情罷了,他們都是普通人,不必太過苛責。”

 小黑看著葉千秋氣定神閑的樣子,忍不住說道:“師父,要不我們離開長安吧。”

 葉千秋聞言,笑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小黑,屋子裡的書你該多看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