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諸天一道》第六十三章 再入北莽,去捉條龍
青城山,風景依舊。

 這一日,葉千秋來到趙玉台的居所前。

 葉千秋還是很少來趙玉台所居之地。

 所以,當看到葉千秋的時候,趙玉台顯得頗為驚訝。

 趙玉台和葉千秋行過禮後,略有好奇的問道:“掌教真人前來,可是有事?”

 葉千秋微微頷首,道:“的確有件事要讓你隨我出去一趟。”

 趙玉台也沒問什麽事,隻說道:“需要我帶上陳漁嗎?”

 葉千秋微微搖頭,道:“這一趟外出,你可能去的時間要久一點。”

 “大概需要兩三年吧,當然,也可能時間更短一些。”

 趙玉台一聽,這才問道:“去哪裡?”

 葉千秋道:“北莽那邊動兵了,很快就要打仗了。”

 “你知道吧?”

 趙玉台微微頷首,道:“知道。”

 葉千秋笑道:“那就行了,北莽和北涼戰事一起,兩邊麻煩事兒就一大堆。”

 “我怕到時候忘了。”

 “走吧,路上邊走邊說。”

 趙玉台聞言,微微頷首,關上了房門,跟著葉千秋踏劍而去。

 ……

 北莽橘子州以北,西河州以南有一座天下聞名的敦煌城。

 北莽第一大魔頭洛陽就曾經是這裡的半城之主,隨著洛陽的叛出北莽和女帝陛下的震怒,洛陽一路殺穿包圍圈進入離陽疆域,從此徹底在北莽江湖銷聲匿跡。

 但是這對於夾縫中生存的敦煌城無異於火上澆油,尤其是軍神拓跋菩薩在陛下授意下掃蕩後方,清剿所有不服管束的勢力。

 雖說西河持節令赫連威武對敦煌城一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無太多惡感,而橘子州持節令慕容寶鼎更是一向被視為敦煌城的幕後靠山。

 但是這場席卷北莽北庭的大動蕩,還是多少殃及了敦煌城的池魚,許多性格桀驁的大大小小草原之主都被迫離開轄境,躲避拓跋菩薩的鋒芒,導致他們如同蝗群肆虐。

 好在城內有新任大將軍徐撲執掌軍伍,又有敦煌大族俊彥宇文椴、端木重陽等擔任實權校尉,城內百姓都覺得只要敦煌城不舉旗造反,就算一些跨境流竄的悉剔想要鳩佔鵲巢,敦煌城也不至於不堪一擊。

 只是最讓依附敦煌城的居民感到惶恐不安的是那位大美人兒城主,在城內平定那場血腥叛亂後,便消失了,消失了大概有半年多時間,那時候不光是城內一般權貴見不著她,就算是宇文家族和端木家族這樣的“新舊兩朝老臣”的當家人物,也沒辦法見到她一面。

 直到今年入夏時分,她才悠悠然返回敦煌城的視野之中。

 這期間,議論紛紛,滿城的流言蜚語,各種傳言漫天飛,有說是這位北莽“小女帝”的女子被慕容寶鼎垂涎美色,給擄走了,也有說是被女帝陛下召入了皇帳,承認了她的親外甥女身份,反正什麽光怪陸離的說法都有。

 好在這位城主消失了大半年,又重新從落魄漢一夜變成大將軍的徐撲手中取回了權柄。

 巨仙宮內有一座並不顯眼的慶旒院,種滿芭蕉,不知為何向來是禁地,更奇怪的是這裡也稱不上戒備森嚴,相反,敦煌城的金吾衛都從不踏足此地當值巡衛。

 此時此刻,外界傳言已經與城主水火難容的大將軍徐撲就坐在院中石凳上,除了坐在對面的敦煌女主人,連一名宮女丫鬟都見不著。

 徐撲,或者說昔年與北涼王小舅子吳起一同手握騎軍大權的徐璞,正在給她詳細稟報涼莽邊境上的最新戰況。

 那女子,既是北涼王府梧桐院的一等大丫鬟,也是世子殿下身邊的死士,還是這座敦煌城的城主,更是北莽榜上有名的頂尖殺手。

 她叫紅薯。

 紅薯聽著那支打先鋒南下進攻流州的騎軍竟然不戰而退,輕聲道:“徐叔叔,大將軍生前在涼幽兩州苦心經營二十年,有老將燕文鸞把守幽州,如今褚祿山親自坐鎮涼州北關,董卓要先打流州是確認無誤的,北莽要拿流州作為突破口,咱們北涼要以此做餌,各有所求,歸根結底,似乎就是在看地利贏還是人和贏了。”

 徐璞平靜道:“北莽若是鐵了心真要死磕流州,無城可據無險可依的流州肯定守不住,關鍵就在於涼莽雙方到底會在這個屠宰場被割下多少肉。”

 “在我看來,就算北莽在流州丟掉十五萬精銳,只要我們北涼折損人數達到五萬,五萬,只要過了這條界,哪怕是隻多一兵一卒,那這場仗北涼就已經輸了。”

 “守涼州的西北和守幽州的北方,都是給離陽拖延時間而已。”

 “北涼,北莽,離陽,三足鼎立,離陽最耗得起時間和國力,北莽緊隨其後,北涼最為捉襟見肘。”

 紅薯憂心忡忡道:“三萬龍象軍全在流州啊。”

 徐璞感傷道:“這其實正是王爺在跟所有北涼百姓表態啊。戊守國門死戰邊關,到時候輸了,戰死之人,肯定會有一個姓徐的。”

 紅薯問道:“值得嗎?”

 徐璞沒有回答。

 紅薯自問自答道:“很多事,說不上值得不值得。”

 徐璞點了點頭,也感慨道:“人難稱心,事難如意。”

 紅薯看了眼天色,徐璞輕輕起身,準備離開這棟院子。

 紅薯笑問道:“徐叔叔,我這兒還有幾壇子綠蟻酒,要不你拎回去喝?”

 徐璞看了眼那緊閉的屋門,眼神欣慰,然後哈哈笑道:“心結解了,不用喝酒。”

 說著,徐璞便打算離開。

 這時,突然有一道光華從天而降,落在了小院裡。

 兩道人影突然出現在了徐璞和紅薯的面前。

 讓二人嚇了一跳。

 紅薯和徐璞面色微變,朝著那兩道突如其來的身形看去。

 待紅薯看清楚了那二人的面容身形之後,鎮定了不少。

 一男一女,男的道風仙骨,一身紫袍明顯是個道家高人。

 女的也是一身道袍,但身形碩大,面容更是猙獰恐怖。

 徐璞看向二人,眼中突然大震。

 他一臉不可思議的看向那女道,緩緩道:“是你……”

 趙玉台朝著徐璞微微頷首,悄然說道:“好久不見。”

 徐璞一臉驚愕,道:“你怎麽會到這裡來?”

 “這位又是?”

 徐璞看向葉千秋。

 趙玉台道:“這位是神霄派掌教葉真人。”

 徐璞一聽,整個人都驚呆了。

 “這……這……怎麽可能?”

 這時,趙玉台看向紅薯,道:“孩子在屋裡?”

 紅薯還沒搞清楚趙玉台的身份,但從徐璞和趙玉台的對話之中,卻是也明白眼前這個面容猙獰的胖女道,不是歹人。

 聽到趙玉台問孩子,紅薯又本能的心裡一緊,還是問道:“你是?”

 趙玉台沒說話。

 一旁的徐璞替她回道:“城主,這位就是當年北涼軍中的那位趙姓女將軍。”

 “按輩分,王爺該叫她姑姑。”

 紅薯一聽,突然想起了些什麽,她一臉震驚的看著趙玉台,腦子裡卻是想著當年在北涼王府時,好像不止一次見過這位趙姑姑,但那時的她,還帶著面具,所以,她剛剛也不敢相認。

 “趙姑姑?”

 “是王爺讓你來的?”

 “不對,王爺他還不知道孩子的事兒。”

 這時,趙玉台直接說道:“我也不拐彎抹角了。”

 “我是奉掌教真人之命,前來保護你和孩子的。”

 紅薯和徐璞都一臉驚訝的看向一旁的葉千秋。

 “您真是葉真人?”

 紅薯很驚訝。

 身為徐鳳年的女人,又豈能不知道神霄派葉千秋和北涼的關系。

 只是她沒想到葉千秋會突然出現在敦煌城。

 葉千秋微微頷首,笑道:“二位不必緊張。”

 “今日,我前來,一是送玉台過來保護你們。”

 “二也是想來收個徒弟。”

 紅薯愣了一下,錯愕的張大了嘴巴。

 “啊?”

 “您的意思是?”

 葉千秋笑著看了看那邊的一間屋子,道:“現在北涼和北莽之間的戰事一觸即發。”

 “你的身份敏感,若是一直呆在敦煌,將來必受大難。”

 “將來一旦戰事吃緊,北莽的那位女帝可不會讓你們好過。”

 “孩子還小,將來免不了得受些苦難。”

 “我看好這孩子,打算收她做個徒弟。”

 “來日,你們若是碰到難事,讓玉台傳信於我,我來接你們離開便是。”

 紅薯聞言,愣在那裡。

 這時,葉千秋笑了笑,直接朝著屋子長驅直入。

 屋內,桌椅板凳齊全,所有桌椅凳子都裹有棉布,還有一隻精致的搖籃。

 葉千秋走到搖籃前,看著還在繈褓之中的女嬰,淡淡一笑。

 隨即,抬手在空中畫下一道符籙,符籙在女嬰的身上一閃而逝。

 這時,紅薯、徐璞、趙玉台也走了進來。

 紅薯看到葉千秋站在搖籃前,搖籃裡的孩子喜笑顏開,伸著粉嫩的小手將葉千秋的一根手指緊緊的握住。

 葉千秋逗弄一番女嬰,然後哄著她睡去。

 紅薯看到忍不住驚訝,自己的女兒自己清楚,這孩子打生下起,就鬧騰,這在陌生人面前能安然入睡,還是頭一遭。

 葉千秋轉過身來,從袖中掏出一塊玉,遞給了紅薯。

 “這玉是給孩子的見面禮。”

 紅薯接過玉佩,朝著葉千秋道謝。

 葉千秋擺了擺手,然後笑道:“我先走了,來日再會。”

 說罷,葉千秋直接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了屋裡。

 留下紅薯、徐璞看著趙玉台面面相覷。

 紅薯和徐璞隻覺得葉千秋來的快去的也快,著實是讓他二人心裡有點七上八下的。

 紅薯呆滯了片刻,才朝著徐璞問道:“徐叔叔,趙姑姑怎麽安排?”

 徐璞聞言,看向趙玉台。

 趙玉台道:“外面人多眼雜,我就住在這小院裡,照顧你和孩子吧。”

 說著,趙玉台走到搖籃前,看著進入夢鄉的小女娃,扭頭朝著紅薯問道:“我的孫侄女叫什麽名字?”

 紅薯趕緊回道:“姑姑,我給孩子起了個小名,叫小地瓜。”

 ……

 葉千秋從青城山到北莽敦煌城,再從北莽敦煌城回到青城山,這一去一回,也不過就是半日光景。

 趙玉台從青城山上消失不見,倒也沒什麽人注意。

 除了陳漁問了葉千秋一句,其他人對趙玉台也沒什麽關注。

 這一年馬上就要結束了。

 但天下間的風波卻是遠遠未曾停歇,甚至是到了愈演愈烈的地步。

 葉千秋穩坐神霄閣,感知著天地間的波動。

 直到這一日,葉千秋又朝著西北方向望去。

 葉千秋淡淡一笑,把在一旁的打盹兒的李淳罡叫醒。

 李淳罡被打攪了好夢,一臉不高興的說道:“幹嘛?”

 葉千秋站起身來,笑道:“跟我出去一趟。”

 李淳罡沒精打采的說道:“去幹嘛?”

 葉千秋負手道:“去捉條龍回來守山門。”

 李淳罡聞言,立馬精神抖擻,翻起身來,道:“這沒問題!”

 ……

 北涼和北莽相交的大漠邊境之中,一襲青衣劍客,雙腳輕輕落在沙地上,拇指加重幾分力道按住劍柄,瞬間六七縷劍氣縈繞在了劍鞘之上。

 青衣劍客的身後還跟著一人,一個金黃巨人。

 這二人都是北莽五大門派之一棋劍樂府之人。

 北莽五大門派,分別是呼延大觀、道德宗、提兵山、公主墳、棋劍樂府。

 棋劍樂府算是墊底的那一門。

 但這並不意味著棋劍樂府不強。

 青衣劍客看了看他身後的這位銅人師祖。

 這位銅人師祖在棋劍樂府中比府主太平令還要高出一個輩分。

 只聽得那青衣劍客輕聲笑道:“師祖,這趟差事還是交由我來解決吧?”

 青衣劍客的腦袋甚至不到金黃巨人的肩膀,這位在北莽極少露面的武道大宗師點頭平淡道:“你先來便是。”

 青衣劍客淡淡一笑,沒有多言。

 此行,他是來殺徐龍象的。

 而他身後的這位銅人師祖,更是意在徐鳳年。

 這時,銅人師祖輕聲提醒道:“徐龍象曾經在青蒼城內破去慕容寶鼎的金剛不敗,你小心些,不貼身肉搏是最好。”

 青衣劍客氣勢已起,劍意盎然,緩緩推劍出鞘兩寸,嗯了一聲,然後笑道:“師伯祖,那我先行一步。”

 銅人師祖木然點頭道:“我且先盯著那個不肯安分的孩子。”

 青衣劍客輕輕呼出一口氣,向南方一掠而逝,劍鞘外的那幾縷劍氣在青衣劍客奔跑途中逐漸粗如陸地青虹。

 這時,一匹戰馬衝到銅人師祖身側,本想一鼓作氣擦肩而過,只是戰馬竟然如同撞到了一堵無形的南牆之上,猛然停下馬蹄,甚至往後撤退了幾步。

 戰馬之上,坐著一人。

 那人頭戴鬥笠,身披黑袍。

 只見那人伸手摸了摸身下坐騎,然後有些不悅的說道:“需要如此謹慎嗎?”

 “在劍氣近的劍氣面前,天底下根本就沒有什麽狗屁的金剛境。就算真有,那也是兩禪寺的李當心。”

 魁梧的銅人祖師雙臂環胸,神情漠然。

 黑衣人突然瘋了一般彎腰大笑起來,指了指銅人師祖,道:“我錯了,竟然把近在咫尺的你老人家給忘了。”

 “當年槍仙王繡來北莽練槍,最後還是給老祖宗你赤手空拳擋下的。”

 銅人師祖瞥了一眼那黑衣人,毫不掩飾他的憐憫眼神。

 一個見不得光的私生子,別人要忌憚幾分,他哪裡需要上心?

 哪怕是這人的老子李密弼站在這裡,也就那麽回事。

 ……

 青衣劍客帶著愈發壯大的青虹劍氣南下,終於在大漠之中看到了他此行的目標,徐龍象!

 青虹劍氣,凌然至極,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直撞而去。

 遠處。

 徐龍象和一頭黑虎站在一起。

 他沒有手持涼刀迎敵,而是將那柄戰刀插入了地面。

 放下戰刀的徐龍象和黑虎說起了話,一人一虎顯得頗為親昵。

 而那抹青虹相距一人一虎已經不足十裡路程。

 此時,徐龍象使勁吐出一口氣,望向前方,眼神堅毅,握緊雙拳在胸前重重一擊。

 千裡黃沙之上仿佛響起一聲撞鍾巨響。

 以他為圓心,無數黃沙向外迅猛滾動散開。

 與此同時,青虹未至劍氣至。

 ……

 流州青蒼城外數裡之地,有紫氣自東而來,朝西而去。

 氣勢雄壯如天庭神人的黃金銅人大步前行,將紫氣攔下。

 紫氣似乎不願與此人過多糾纏,但黃金銅人卻是得勢不饒人, 不讓紫氣離去,選擇與紫氣針尖對麥芒。

 片刻後,紫氣停下腳步,原來是一個渾身流淌紫金氣,眉心棗印如倒豎第三眼的年輕人。

 而那黃金銅人看到那年輕人之後,一隻手掌平推而出,看似輕描淡寫,但勢可斷江開山。

 年輕人驟然加速,和那手掌擦肩而過,身後黃沙大地塌陷出一隻長達十丈的五指掌印。

 ……

 青蒼城上空,一抹劍光隱沒在雲層之中。

 李淳罡踩在劍上,看著大漠黃沙之中,那身材魁梧的黃金銅人,和一旁的葉千秋說道:“龍呢?”

 葉千秋道:“著急什麽,總得讓人家先過過招。”

 李淳罡道:“這回要是逮了這條龍回去,可得在山裡挖一個大水池子,要不然,這龍非得養死了不成。”

 葉千秋則道:“以後青城山就有兩頭守山神獸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